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片有关物质

李群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醋酸地塞米松片, 有关物质
摘要:目的 建立 HPLC 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片中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 HPLC 法,C18 柱(250 mm×4.6 mm,5 μm);流 动相:乙腈 - 水(40:6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 240 nm.结果 有关物质的浓度在 0.50 ~ 12.56 μ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醋酸地塞米松与其有关物质能有效分离,有关物质的低检出限(S/N=3)为 10 ng/mL.结论 采用 HPLC 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片的准确率高、专属性强,可用于该药有关物质的检查.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循环理论在护理专科学生实习前岗前培训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 PDCA 循环理论的应用对临床实习前的岗前培训过程中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影响.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 医院护专 1 班学生 48 名设为对照组,护专 2 班 50 名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演示学生看,学生 练习老师看,考试考核分数达标算过关.实验组学生采取 PDCA 循环教学方法(计划 P- 实施 D- 检查 C- 处理 A).并 分别于岗前培训第 4 周进行技能操作考核,第 8 周进行理论与技能操作综合考核,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所需时间短,熟练程度高,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将 PDCA 循环理论应用于护 理实训课教学过程,符合 21 世纪的临床护理教学目的 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综合能力方向发展的趋势,对护理教学改 革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余利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9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治疗痛经与不孕的效果.方法 对于 968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痛经和不孕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968 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痛经占 55.58%,不孕占 28.20%.621 例为随访对象,501 例完成随访,随访率 80.67%.术后痛经症状缓解率 85.03%.术后妊娠 率 60%.结论 手术治疗可明显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痛经,可增加不孕者术后妊娠率.

    作者:陈能;杨新;康佳丽;高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68 例慢性胃炎患者给予西药和自拟中药汤剂疏肝健脾 养胃汤治疗,1 个月后复查胃镜及检测 Hp,观察患者 Hp 根除效果、胃黏膜组织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68 例患 者中显效 30 例,有效 34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为 94.1%.Hp 根除 61 例,有效率为 89.7%.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慢性胃炎,可较好地根除 Hp,消除胃内炎症,修复胃黏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颜花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氯胺酮不同联合用药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氯胺酮联合配伍不同的镇静麻醉药用于小儿中小手术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 90 例择期手术 的患儿,随机分成3组,各30例,分别为氯胺酮加依托咪酯组(A组)、氯胺酮加咪唑安定组(B组)、氯胺酮加丙泊酚组(C组).观察麻醉前后及术中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氯胺酮加丙泊酚组在呼吸、循环方面显得更加平稳,苏醒时间也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明显 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虽然 3 组都能很好的满足手术的需要,但是氯胺酮加丙泊酚组在呼吸、循环方面显得更加平稳,苏醒 时间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是比较合理的配伍组合.

    作者:何日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一次性输注泵持续静脉输注5-氟尿嘧啶的护理

    目的 总结一次性输注泵在持续静脉输注 5-Fu 的护理经验.方法 94 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使用一次性输注泵持续 静脉输注 5-Fu 44 ~ 48 h.结果 85 例患者圆满完成化疗,不良反应小,效果满意.结论 持续 5-Fu 泵入,可减少患者一 次性输注的反应,患者可维持正常的活动,减少卧床时间,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提高了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疗 效;同时避免了护士反复配药,换瓶、随时调整输液滴数及排除输液泵电脑故障的时间,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魏芦梅;徐星;李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脑梗死预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脑梗死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 性脑梗死患者共 90 例,同时选择同期在门诊进行体检的本院健康体检人群 90 例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检查.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斑块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脑梗死组中、重型患者软斑检出率显 著高于轻型患者.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可提供比 较可靠的资料,颈动脉超声检查价格比较低,且快速无创.

    作者:田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89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 890 例腹腔镜手术 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卵巢囊肿、异位妊娠等良性肿瘤手术 治疗.手术方式有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剔除术及异位妊娠手术.结论 腹腔镜手术 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手术方式,但需要把握好手术指证及操作医生良好的技能.

    作者:费雅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52 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瑞格列奈单独用 药组)22 例,对照组(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组)30 例.治疗组给予瑞格列奈 1.5 mg/d,,对照在治疗组的基础上 再给予二甲双胍 7.5 mg/d,连续治疗 12 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变化,并记录 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 FBG、2hPBG、HbAlc 等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未 观察到药物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瑞格列奈无论单独应用还是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效 果理想.

    作者:宫英;刘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食管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的对比分析

    目的 通过食管癌 X 线片与 CT 的对比研究,探讨诊断食管癌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 50 例,其中 43 例行 X 线气钡双重造影,39 例行 CT 检查.结果 食管癌的主要 X 线表现为管壁僵硬、充盈缺损、龛影及 黏膜中断、破坏;主要 CT 表现为管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周围组织器官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X 线气钡双重造影是 诊断食管癌的首选方法,CT 检查可明确病变侵犯的程度、浸润的方式和部位及纵隔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治疗方法的选 择有重大参考价值.

    作者:刘元芬;段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的护理

    目的 讨论整体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笔者所在科室 89 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 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组(研究组),观察整体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中的作用.结果 对照组 44 例,共血液透析 1 013 次,其中发生低血压 155 次(占对照组的 15.30%);研究组 45 例,共血液透析 961 次,其中发生低血 压 109 次(占研究组的 11.3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8).结论 整体的心理护理、透析护 理以及科学膳食能够明显降低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使患者透析充分,提高了透析的质量和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

    作者:阚艳玲;李均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结直肠癌手术不预防性腹腔引流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限期结直肠癌手术不预防性腹腔引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 2005 年 6 月~ 2011 年 6 月实施的 210 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引流组 120 例,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无腹腔引流组 90 例,不放置腹腔引流管.两组均使用相同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引流组和未引流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分别为2例、7例、2 例和1例、5例、3 例,再手术各 1 例,住院时间分别为(11.8±2.8)d 和(10.7±2.7)d,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8,t=1.428,P > 0.05).结论 限期结直肠癌手术不常规预防性腹腔引流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操海洲;王文江;李少伟;江莉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个体化护理对咳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咳血患者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借鉴.方法 将 笔者所在医院 2009 年 10 月~ 2011 年 8 月收治的咳血患者 92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 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经过个体化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更低,其生存质量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个体 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咳血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东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四逆汤对离体蛙心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鼠灌胃给予四逆汤后,其含药血清对离体蛙心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方法 大鼠每日 2 次灌胃给予四 逆汤(1 mL/ 次),给药 1 d 后,分别在末次给药 30、60、90、120 min 取血,分离血清.将含药血清加入离体蛙心的灌流液中,观察四逆汤对离体蛙心心肌收缩力的影响.结果 灌胃给予四逆汤后,含药血清均能显著增强离体蛙心的心肌收缩力.其中末次给药后 90 min 采血分离的血清对离体蛙心的作用强.结论 四逆汤能增强离体蛙心的心肌收缩力.

    作者:倪建新;林跃虹;陈妙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药物警戒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药物警戒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的意义、途径,促进药事风险防范体系的完善.方法 总结医院药剂科 提取药物警戒信号与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结果 药剂科主要通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总结分析药物不良事件信息、审 核医嘱或处方、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等途径提取药物警戒信号,防范药物风险.结论 医院药事工作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程 度的药事风险,提取药物警戒信号是加强药事管理的重要环节,应当注重提高药物警戒应用与风险识别的能力,从而确 保安全用药.

    作者:何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乳头溢液导管系统切除4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5 年 3 月~ 2008 年 10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 46 例 行导管系统切除术的乳头溢液患者资料.结果 46 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左乳腺导管原位癌(早期浸润)1 例,占 2.2%(1/46); 大导管乳头状瘤 4 例,占 8.7%(4/46);中小导管乳头状瘤病 12 例,占 26.1%(12/46);导管扩张症和(或)伴浆细胞性 乳腺炎 4 例,占 8.7%(4/46);腺纤维瘤 12 例,占 26.1%(12/46);囊性增生症 38 例,占 82.6%(38/46);无明确诊断 1 例.结论 乳头溢液病因中,良性乳腺病常见,乳头溢液导管系统的切除,对早期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福兴;田丽华;牛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痛风患者饮食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痛风患者饮食依从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当面询问和填写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痛风患 者饮食依从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被调查的 45 例痛风患者中,不能规范日常饮食行为或膳食结构不合理 28 例,不依从率为 62.2%,能规范日常饮食行为或膳食结构合理 17 例,依从率为 37.8%,依从率低.结论 饮食治疗是 痛风综合治疗的基础,只有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才能有效减少痛风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产生,提高痛风患者的生 存质量.

    作者:魏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肿瘤生物标志物在肿瘤个性化治疗中的意义

    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肿瘤生物标志物在个性化治疗过程中可用于肿瘤早期筛查,临床分期与肿瘤诊断,判断 预后、治疗监测和疗效判断,也可作为治疗预测及肿瘤治疗的靶点,提高治疗针对性从而提高肿瘤治愈率,减少患者不必 要的痛苦.本研究主要对肿瘤生物标志物的分类、主要检测方法及其在肿瘤个性化治疗和肿瘤靶向性治疗中的作用进 行综述.

    作者:张晓鸽;陈思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 60 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 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组)30 例和治疗Ⅱ组(手法复位治疗组)30 例.结果 治疗 I 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治疗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 明显,预后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统计胆总管多发结石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统计胆总管多发结石中的应用.方法 统计和分析笔者所在医院 2007 年 9 月~ 2011 年 9 月临床手术胆总管多发结石患者 78 例,将 B 超、普通断层 CT 及螺旋 CT 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 计学处理.结果 胆总管上段 B 超、普通 CT 及螺旋 CT 检出结石分别为 75 枚、72 枚、83 枚;胆总管下段 B 超、普通 CT 及螺旋 CT 检出结石分别为 76 枚、89 枚、98 枚.B 超与普通断层 CT 在胆总管上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 超与普通断层 CT 在胆总管下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胆管上段及胆总管下段与 B 超及普通断层 CT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 CT 对微创胆总管取石术手术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文琪;邓少兵;江玉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5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 2009 年 2 月~ 2011 年 2 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100 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情况下给予尤瑞克林和 巴曲酶治疗.采用 NIHSS 评分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显著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 28 d 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同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能够显著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 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穆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