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目的 观察护理业务查房方法用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效果,评价护理业务查房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9 名护士,按照年龄、护龄、技术职称、学历等方面纳入研究对象,按照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业务查房模式并实施,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一年的护理业务查房,全员护士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能熟练操作护理程序、简明清晰地与医生及患者沟通,同时提高了工作热情及学习动力,开阔了护理视野.结论护理业务查房充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护理效能,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1 月~ 2011 年3 月收治的171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171 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和护理3 个疗程后有156 例患者治愈成功,15 例患者失败,治愈率为91.23%.1 年后进行复查,有4 例复发,复发率为2.34%.结论除了用药治疗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卫生护理也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珂萌;杜芳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对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6 月~ 2011 年5 月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全部患者均实施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和增进护患关系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东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菏泽市2011 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菏泽市2011 年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 年菏泽市各疫苗总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为 3.52/10 万剂次.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共383 例.其中一般反应364 例,异常反应17 例,偶合症1 例,待定1 例;发生AEFI 的疫苗共有27 种,其中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发生数多;全市8 县1 区均有AEFI 报告,病例中0~1 岁组239 例(62.4%)、1~2 岁组58 例(15.1%).临床症状以发热/ 红肿/ 硬结(316 例)和过敏性皮疹(1 例)为主.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在0~1 d 的288 例(75.2%).结论菏泽市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在全国试点估算报告发生率范围内,AEFI 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较高,应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门诊与操作,选用免疫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疫苗,加强疑似异常反应监测,从而减少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侯敏;刘景顺;于民;袁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PET 和PET/CT 是一种以全身、功能性扫描为特征的显像技术,对大多数肿瘤而言,18F-FDG PET 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及功能显像的优势,可用作全身代谢功能异常的无创性检查,而PET/CT 融合了解剖和功能显像,进一步提高了优越性.在全身性疾病--淋巴瘤的诊治中,PET 和PET/ CT 对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瘤的诊断检出率、淋巴瘤分期和再分期、疗效预测和评估、检测微小残留病灶、监测复发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均优于CT 等传统影像技术,因而PET 和PET/ CT在恶性淋巴瘤的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并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姚稚明;李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患者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6 月~ 2011 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8 例设为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同时选择2008 年1 月~2010 年6 月采用常规护理的58 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8 例患者发生再出血2 例,发生率为3.45%;对照组发生再出血11 例,发生率为18.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方式可明显减少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作者:林慧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腔综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根据适应证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术后短期服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及局部应用氟替卡松.结果对合并有鼻腔解剖变异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行相应手术+ 常规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鼻腔综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肯定.
作者:覃启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 ~ 2011 年收治的12 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超声诊断的正确率及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 12 例患者中,终止妊娠成功9 例,成功率为75%,1 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 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均治愈.术后2 例患者出现停经,2 例患者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首选方法,对有子宫手术史的孕妇要结合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早期确诊.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早期子宫瘢痕妊娠,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天气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关系,根据天气变化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发生发展.方法 根据青田县人民医院2006 年1 月~ 2010 年12 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而住院的病例,对照同期的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全部病例按年龄分组,分别统计各年龄组发病人次及比例,分别统计不同月份、季节发病人次构成比.结果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 50 岁发病人次较少,51~ 岁组开始发病人次明显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比例逐步增高;71~ 岁组发病人次达高峰,81~ 岁组及以上发病人次又开始减少;11 月~ 次年4 月份为发病高峰,盛夏6~8 月份发病低.月平均气温、水汽压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人数呈反相关,而月平均气压与发病数呈正相关,受冷空气影响气温骤降时,发病人次明显增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与季节及气象因子密切相关,中老年人群是预防的重点,气温骤降是重要诱因之一.
作者:陈惠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本实验室两套血细胞分析系统进行方法对比和偏倚评估,探讨迈瑞BC3000 与雅培1700 血细胞分析系统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以雅培1700 血细胞分析系统为目标系统,迈瑞BC3000 为检测系统,每天取8 份新鲜全血样本,分别用两套检测系统测定样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4 项参数,共测定5 d.记录结果,计算检测系统和目标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并判断两检测系统间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检测系统WBC 在极低值医学决定水平处的SE% > 1/2 CLIA'88TEa,与目标系统不具有可比性,其它比对项目在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检测结果与目标系统均具有可比性.结论迈瑞BC3000 检测系统WBC 在极低值医学决定水平处与雅培1700 检测系统不具有可比性,其它比对项目的 检测结果与雅培1700 检测系统均具有可比性.
作者:曾令恒;赵艳华;谭雪莲;倪永圣;蔡银凤;何锋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耳源性脑脓肿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医师对耳源性脑脓肿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3 年1 月~2011 年1 月收治18 例耳源性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 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治愈17 例,治愈率为94.4%;死亡1 例,死亡率为5.6%,死亡原因为脑疝形成;对17 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1 ~ 7 d,均未复发或出现严重的后遗症.结论对于耳源性脑脓肿患者应当做到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充分引流.
作者:张小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微泵泵入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的护理方法,并分析其效果.方法 总结30 例使用微泵泵入硝酸甘油治疗患者(观察组)的护理经验,并与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出现低血压和高血压的次数.结果观察组发生低血压、高血压的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使用微泵泵入硝酸甘油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避免低血压和高血压发生的比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蒋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赤豆中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对赤豆总黄酮在6 种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的比较,筛选佳树脂,并对该树脂对赤豆总黄酮吸附与解析特性及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以确定佳分离条件.结果以HPD100 大孔吸附树脂为分离载体,用40% 乙醇解吸,所得产品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60% 以上.结论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操作简便、有效,适于赤豆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作者:杨华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脂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 2011 年10 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75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83 例、肝硬化患者42 例、肝癌患者37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9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每组人员进行血脂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血脂检测内容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结果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血脂各个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脂肪肝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1 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脂肪肝组、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的血脂各个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血脂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状况和肝实质的损伤程度,操作简便、安全、准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舒利迭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5 月~2011 年5 月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120 例,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沐舒坦30 mg,每日3次,同时给予缓释茶碱0.1 g 口服,每日2 次.观察组给予沐舒坦30 mg,每日3 次,同时给予舒利迭(50μg /250μg)吸入,早晚各吸入1 次.两组患者均治疗半年.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6 min 步行实验;肺功能测定,主要测定FEV1 和FEV1/FVC.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 min 步行实验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 和FEV1/FVC 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舒利迭长期吸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信息公平评估指标体系,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信息透明化建设.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各地实践,参考财务公开等相关内容建立指标体系.结果 提出了药品使用信息公开状况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信息公开评估指标体系,明确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信息需公开的内容及评价方法.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信息公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信息透明化进程,但尚需结合各地实际,多维度考虑.
作者:熊玉琦;张小鹏;张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CT 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180 例接受CT 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0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常规护理以及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扫描时间、CT 图像质量、重复扫描次数、患者满意度等资料.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运动伪影发生率、重复扫描次数、CT 检查时间、CT 图像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CT 检查中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降低运动伪影的发生率,提高CT 检查的速度与质量,降低X 线的辐射危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曾彩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ESC 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6 名护理本科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3 例采用传统护理见习和ESC 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23 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调查、理论及实践考核的方法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将ESC 模拟教学方法应用在内科护理学见习教学中,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结论 ESC 模拟教学可以作为<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的有效补充,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作者:张雪林;刘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选择好的预处理方法减轻绝经期妇女取环的困难度.方法 将要求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51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 例和观察组95 例,术前检查均无异常,对照组术前未给予药物预处理,观察组术前给予戊酸雌二醇及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后进行取环手术,记录取环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良好者70.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一次性取环成功率为80%,高于对照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723,P=0.000).手术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颈扩张良好者一次性取环成功者占97.6%.结论取环前药物预处理,可使宫颈软化扩张,能增加绝经妇女一次性顺利取环的成功率.
作者:古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再次出血的治疗,分析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取2003 年9 月~ 2011年3 月采用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的4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再次手术清理血肿,观察疗效分析原因.结果 48 例再出血患者经过治疗,37 例止血效果良好,7 例效果一般,4例效果较差.术后随访半年,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评估:1 级 5 例,2 级 14 例,3 级11 例,4 级10 例,5 级3 例.2 例3 月后死于MODS.结论围手术期基础疾病治疗,术中和术后血压控制是减少和治疗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关键.
作者:赵长锁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