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利迭吸入剂治疗COPD稳定期60例临床效果分析

王晓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稳定期, 舒利迭, 氨茶碱
摘要:目的 探讨舒利迭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5 月~2011 年5 月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120 例,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沐舒坦30 mg,每日3次,同时给予缓释茶碱0.1 g 口服,每日2 次.观察组给予沐舒坦30 mg,每日3 次,同时给予舒利迭(50μg /250μg)吸入,早晚各吸入1 次.两组患者均治疗半年.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6 min 步行实验;肺功能测定,主要测定FEV1 和FEV1/FVC.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 min 步行实验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 和FEV1/FVC 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舒利迭长期吸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分析与改善措施

    目的 调查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制定改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病区各科退药处方,结合微机程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3 位退药原因中,调整医嘱占58.1%,患者出院转科转院占16.4%,电脑输入错误占8.5%;前3 位退药品种中,抗生素类占26.39%,心血管系统用药占16.67%,维生素类、营养类、酶制剂类、调节电解质平衡药占13.89%;前3 位退药科室中,呼吸内分泌科占16.92%,心血管肾病内科占15.26%,神经内科13.33%.结论 加强退药管理,减少退药频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姬利红;李红;李福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神经肽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中隔软骨中的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肽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中隔软骨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 2011年收治的30 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5 例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患者鼻中隔软骨进行P 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检测,了解鼻中隔软骨中神经肽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鼻中隔软骨P 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神经肽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中隔软骨中高表达,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诊治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观察指标.

    作者:施典羽;敬光怀;杨凯;罗辉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171例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和总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1 月~ 2011 年3 月收治的171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171 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和护理3 个疗程后有156 例患者治愈成功,15 例患者失败,治愈率为91.23%.1 年后进行复查,有4 例复发,复发率为2.34%.结论除了用药治疗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卫生护理也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珂萌;杜芳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137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多西他赛75 mg/m2,第1 天静滴,维持1 h;顺铂25 ~ 30 mg/m2,静脉滴入,第1 ~ 3 天.第1 天先用多西他赛,再用顺铂.每间隔3 ~ 4 周重复1 次,2 ~ 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137 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 例,部分缓解81 例,总有效率为60.6%.初治者有效率为64.6%(31/48),复治者有效率为58.4%(52/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不论初治或复治均有较高疗效,毒副作用相对较低.

    作者:徐昭;王海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妇产科护生实习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医学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临床实习带教则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是培养优秀护理人员的重要环节.分析影响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妇产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质量.

    作者:徐贵红;徐桂梅;潘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心外科小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研究

    目的 为临床需进行心脏修复手术的患儿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地高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2007 ~ 2010 年213 例心脏外科小儿患者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研究其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方法、患儿年龄、体重、临床疗效及中毒量的关系.结果低于治疗范围的有27 例患者,均未出现中毒症状,13 例心衰缓解,14 例需调高剂量;在177 例有效治疗浓度内有3 例患者出现轻微中毒症状,占1.7%,5 例需调高剂量;高于治疗范围的9 例患者中有2 例出现中毒症状,占22.2% ;中毒的临床表现中2 例为房室传导阻滞,5 例均有消化道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必需与临床医师紧密配合,及时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并分析监测结果和患者临床症状,确保地高辛的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陈飞;陈景伟;钟伟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脂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脂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 2011 年10 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75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83 例、肝硬化患者42 例、肝癌患者37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9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每组人员进行血脂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血脂检测内容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结果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血脂各个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脂肪肝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1 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脂肪肝组、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的血脂各个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血脂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状况和肝实质的损伤程度,操作简便、安全、准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浆细胞恶性肿瘤,重要的染色体与基因异常导致疾病的进展,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具有独立的预后判断价值.随着检测方法的更新及技术的进步,异常染色体与基因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主要包括13 号染色体全部或部分缺失伴或不伴14q32/IGH 的重排等染色体异常.异常染色体与基因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可完善MM预后评估体系,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并为新药开发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聂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FDG PET及PET/CT评估淋巴瘤疗效的价值

    PET 和PET/CT 是一种以全身、功能性扫描为特征的显像技术,对大多数肿瘤而言,18F-FDG PET 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及功能显像的优势,可用作全身代谢功能异常的无创性检查,而PET/CT 融合了解剖和功能显像,进一步提高了优越性.在全身性疾病--淋巴瘤的诊治中,PET 和PET/ CT 对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瘤的诊断检出率、淋巴瘤分期和再分期、疗效预测和评估、检测微小残留病灶、监测复发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均优于CT 等传统影像技术,因而PET 和PET/ CT在恶性淋巴瘤的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并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姚稚明;李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心电图ST段压低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心电图ST 段低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 月~ 2010 年12 月行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ST 段压低患者114 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伴随症状、临床诊断、其他心电图改变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114 例患者中以伴发胸痛(闷)者多,占76.3%;临床诊断为心脏病患者72 例,占63.2%.结论 ST 段压低对冠心病,尤其对心肌缺血等心肌损伤的程度及部位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缺乏特异性,需要结合临床及心电图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作者:李映霞;周茁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p57Kip2对完全性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p57Kip2 在完全性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57Kip2 在32 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26 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和9 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的表达.结果 p57Kip2 蛋白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的绒毛细胞滋养细胞、绒毛合体滋养细胞、绒毛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57Kip2 蛋白在水泡状胎块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型显著相关,其免疫组化分析有助于水泡状胎块的诊断分类.

    作者:陆爱权;覃宗升;吴海清;谢丽娟;刘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硫酸依替米星联合大观霉素治疗淋病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硫酸依替米星联合大观霉素治疗淋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防治所收治的128 例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68 例、对照组60 例.观察组采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大观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97.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且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对照组治愈率为90.3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硫酸依替米星联合大观霉素治疗淋病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光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药学教育满足社会需要

    随着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具有高素质的药学人才处于严重缺乏中,我国药学教育面临着新的课题.我国药学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去完善教育机制,怎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我国的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文章就此阐述了几点看法.

    作者:刘飞;赵雪梅;王桂玲;费洪荣;赵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心律失常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类型及其如何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48 例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并诊断为心律失常的新生儿结合病史进行血液学检查,全部行X 线胸片,超声心动图,部分行头颅CT检查并进行临床分析、治疗和随访.结果 48 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中有25 例和新生儿窒息缺氧有关,4 例和宫内感染有关,9 例和先天性心脏病有关.因此新生儿心律失常主要与围产期窒息缺氧、宫内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等有关.结论预防围产期窒息缺氧,积极治疗原发病和营养心肌治疗对新生儿心律失常尤为重要.

    作者:周清华;李英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116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鼻腔综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根据适应证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术后短期服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及局部应用氟替卡松.结果对合并有鼻腔解剖变异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行相应手术+ 常规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鼻腔综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肯定.

    作者:覃启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药剂学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途径

    在药剂学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应用得以广泛认可,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引入全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点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掌握与记忆.本资料将对药剂学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途径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作者:张九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患者前列腺增生症105例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高龄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经验.方法 选取2010 年10 月~ 2011 年10 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分为高龄组和对照组各105 例.治疗首以内科为主,待病情平稳后进行手术,术后置22F 40 mL 三腔气囊导尿管,气囊注水量30 ~ 40 mL,每天定时膀胱冲洗,导尿管保留5 ~ 6 d 观察排尿情况.结果高龄组手术时间平均(45±8)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30±10) g,术后血钠浓度平均(132.6±4.9) mmol/L.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50±9)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35±9) g,术后血钠浓度平均(136.9±4.3) mmol/L.结论高龄组经手术前完全检查、治疗、术后密切观察,可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因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高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术后血钠浓度下降,需注意电切综合征发生的可能.

    作者:吕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 年10 月~ 2010 年6 月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2 例ICM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 例)采用PCI 和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36 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和12 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LVEF和LVEDd 以及出院1 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LVEF 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1 年内急性左心衰、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PCI 治疗ICM 有不错的疗效,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PCI 和药物联合治疗能更好的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的功能,同时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李松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 探讨PKEP 术的疗效.方法 将BPH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PKEP 术及TURP 术,对术后一般指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PKEP 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晋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例.对照组仅行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针刺治疗后行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治疗效果,运用TCD 观察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Vs、Vd及Vm 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d、Vm 值经治疗后明显加快,接近或已经恢复到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作者:冷思宏;严国强;秦烨;陈格云;夏循富;王国英;沈莉;张冬梅;曾瑛;蔡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