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护生实习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徐贵红;徐桂梅;潘莹

关键词:妇产科, 护生, 带教
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临床实习带教则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是培养优秀护理人员的重要环节.分析影响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妇产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质量.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TGF-β1在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检测MHV-3 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肝脏和外周血中的TGF-β1 表达水平,探讨该疾病模型中TGF-β1 的变化及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MHV-3 感染BALB/cJ 小鼠诱导暴发型肝炎,采用ELISA检测血清TGF-β1 表达水平改变,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脏组织TGF-β1 水平变化.结果BALB/cJ 小鼠感染MHV-3 后,小鼠血清TGF-β1 表达水平于感染72 h 显著升高,与之相应的是小鼠肝脏内TGF-β1 水平于感染72 h 显著升高.结论 MHV-3 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TGF-β1 的表达在血清和肝脏中均显著升高,提示TGF-β1 可能参与免疫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病理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小鼠暴发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基础.

    作者:吴迪;王洪武;宁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浆细胞恶性肿瘤,重要的染色体与基因异常导致疾病的进展,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具有独立的预后判断价值.随着检测方法的更新及技术的进步,异常染色体与基因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主要包括13 号染色体全部或部分缺失伴或不伴14q32/IGH 的重排等染色体异常.异常染色体与基因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可完善MM预后评估体系,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并为新药开发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聂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PCR扩增试剂盒检验血样DNA的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检验血样DNA 时选用不同的PCR 扩增试剂盒的结果对比.方法 在检验490 例血样DNA 时选用不同的试剂盒(Powerplex@16、Profiler Plus),并对检验数据进行标记,分别为A 类、B 类,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相同样本存在检验差异的百分比为1.224%(6/490),A 类与B 类均存在等位基因缺失,异常基因位置分别为FGA 和D13,缺失百分比均为0.408%;B 类中存在扩增不平衡,异常基因位置为D8,不平衡百分比为0.612%,在此相同的基因位置A类表示为正常杂合子.结论在检验血样DNA 时选用不同的试剂盒会出现不同位置的异常基因,表现为基因缺失或扩增不平衡,相较之下,Profiler Plus 出现异常的百分比更高.

    作者:周翼;吴林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结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 年2 月~ 2011 年10 月来笔者所在科室门诊收治的牙周病患者80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2 周、4 周时分别检测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牙周状况指标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 周、4 周,两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均呈下降趋势,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5).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牙周病可弥补西医的治疗缺陷,疗效显著.

    作者:胡运苑;谢明峰;黎惠如;林汉武;吴詹强;廖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大孔树脂对赤豆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研究

    目的 研究赤豆中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对赤豆总黄酮在6 种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的比较,筛选佳树脂,并对该树脂对赤豆总黄酮吸附与解析特性及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以确定佳分离条件.结果以HPD100 大孔吸附树脂为分离载体,用40% 乙醇解吸,所得产品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60% 以上.结论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操作简便、有效,适于赤豆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作者:杨华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道2cm以上狭窄段21例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2 cm 以上狭窄段的效果.方法 男性前尿道狭窄患者21 例,术前尿道造影显示前尿道呈细线样或串珠样,狭窄段长2 ~ 10 cm,平均(4.7±2.1)cm,狭窄段之后尿道明显扩张;行经直视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和术后均留置尿管3 个月的治疗.通过定期复查和电话询问随访预后.结果21 例术毕留置18F ~ 20F 尿管,术后5 例出现急性附睾炎,3 个月时拔除尿管.4 个月时复查:尿道造影显示前尿道充盈较好、无明显狭窄,后尿道无扩张;大尿流率16.6 ~ 23.5 mL/s,平均尿流率10.4 ~ 17.2 mL/s,平均(14.1±2.9)mL/s.12个月时大尿流率13.5 ~ 19.4 mL/s,平均尿流率9.1 ~ 13.2 mL/s.21例随访5 ~ 60 月,平均(37.2±20.3)月,均对排尿通畅状况满意.结论 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2 cm 以上狭窄段的效果持久,无需尿道扩张,创伤小、并发症较少.

    作者:潘东亮;刘鲁东;晋连超;杨冰;张祥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对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6 月~ 2011 年5 月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全部患者均实施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和增进护患关系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东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6例分析

    目的 分析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残余胆囊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 年1 月~ 2012 年1 月胆囊切除术后6 例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 例患者均二次手术得到痊愈.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技术,术中注意距胆总管0.3 ~ 0.5 cm 处切断结扎胆囊管,以减少残余胆囊发生.

    作者:焦亮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UF-100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RBC、WBC的评价

    目的 比较UF-100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测定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与显微镜检查结果,对比两者符合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UF-100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笔者所在医院300 例患者尿液标本,对红细胞和白细胞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金标准显微镜检测相比较,UF-100 对RBC 的分辨率很高,灵敏度达89.6%,特异度为89.9%,假阳性率14.2%,假阴性率为1.98%,尤登指数0.879;UF-100 对WBC 的分辨率也很高,灵敏度为97.2%,特异度为93.2%,假阳性率为9.9%,假阴性率为1.1%,尤登指数0.935.两种方法检测RBC、WBC 的阳性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尿液中有形成分复杂,UF-100 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镜检,只能作为一种过筛手段,若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翟瑞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妇产科护生实习带教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医学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临床实习带教则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是培养优秀护理人员的重要环节.分析影响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妇产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质量.

    作者:徐贵红;徐桂梅;潘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盐酸丙卡特罗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丙卡特罗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86 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 例,治疗组口服盐酸丙卡特罗和酮替芬片,对照组口服沙丁胺醇片,同时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综合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46.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盐酸丙卡特罗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

    作者:雷衍蔚;成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例.对照组仅行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针刺治疗后行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治疗效果,运用TCD 观察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Vs、Vd及Vm 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d、Vm 值经治疗后明显加快,接近或已经恢复到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作者:冷思宏;严国强;秦烨;陈格云;夏循富;王国英;沈莉;张冬梅;曾瑛;蔡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116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鼻腔综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根据适应证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术后短期服用小剂量克拉霉素及局部应用氟替卡松.结果对合并有鼻腔解剖变异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行相应手术+ 常规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鼻腔综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肯定.

    作者:覃启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三仁化滞汤与多潘立酮治疗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三仁化滞汤与多潘立酮治疗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的疗效.方法 120 例复发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三仁化滞汤组)和对照组(多潘立酮组),每组60 例.试验组餐前服三仁化滞汤,每天1 剂,分3 次服用;对照组服多潘立酮,每次10 mg,1 日3 次.疗程1 个月,随访6 个月.结果两组在痊愈率和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仁化滞汤对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陈延军;王峰;杨立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CT增强检查中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CT 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180 例接受CT 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0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常规护理以及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扫描时间、CT 图像质量、重复扫描次数、患者满意度等资料.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运动伪影发生率、重复扫描次数、CT 检查时间、CT 图像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CT 检查中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降低运动伪影的发生率,提高CT 检查的速度与质量,降低X 线的辐射危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曾彩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运用护理业务查房方法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水平

    目的 观察护理业务查房方法用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效果,评价护理业务查房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9 名护士,按照年龄、护龄、技术职称、学历等方面纳入研究对象,按照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业务查房模式并实施,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一年的护理业务查房,全员护士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能熟练操作护理程序、简明清晰地与医生及患者沟通,同时提高了工作热情及学习动力,开阔了护理视野.结论护理业务查房充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护理效能,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儿科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儿科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用药现状.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0 年2~10 月的门诊处方,回顾性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根据小儿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分为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随访患者,调查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呼吸道系统、泌尿系统和肠道感染居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前3 位;抗生素使用率为97.80%,以头孢类、罗红霉素、青霉素等为主;使用抗生素≤ 3 d 的112 例,4~7 d 的233 例,≥ 7 d 的101 例;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96.59%,高于单一用药组(x2=26.679,P=0.000).结论笔者所在医院抗生素使用率过高,应该合理应用;联合用药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效果好.

    作者:郭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85例

    目的 探讨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3月~ 2011 年3 月收治的85 例结核病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肝脏功能受损的临床资料,并对肝功能损害情况与患者年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应用抗结核药物时间以及结核病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应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时间多发生于用药2 ~ 6 周;60 岁以上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几率明显高于60 岁以下(P < 0.05);有既往病史、嗜酒和粟粒型肺结核的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几率较高(P < 0.05).结论用药强化期内、老年患者、有既往病史、嗜酒习惯以及患粟粒型肺结核的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时易发生肝功能损害,因此应针对患者的年龄及个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开革;黎石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现状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临床上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现象的分析,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同种类的胰岛素间的关系,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临床上280 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记录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组、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分别为:低血糖48 例(17.1%)、过敏反应5 例(1.8%)、体重增加19 例(6.8%)、脂肪组织增生3 例(1.1%).单独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不良反应以低血糖为常见,且其发生率与临床上胰岛素的品种和用法有密切关系,治疗时选择有效的用药方法尤为重要,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7 月~2011年11 月确诊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82 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42 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对照组40 例行常规髂腹股沟入路或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所有患者随访2~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 和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运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万军;吴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