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玉
笔者所在学校作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如何对医学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对高素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本专业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将传统的单一理论考试方式改革为含理论、实验技能和论文(综述)答辩等3 部分内容组成的考核模式.
作者:马列;陈欢;王梁华;焦炳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多西他赛75 mg/m2,第1 天静滴,维持1 h;顺铂25 ~ 30 mg/m2,静脉滴入,第1 ~ 3 天.第1 天先用多西他赛,再用顺铂.每间隔3 ~ 4 周重复1 次,2 ~ 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137 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 例,部分缓解81 例,总有效率为60.6%.初治者有效率为64.6%(31/48),复治者有效率为58.4%(52/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不论初治或复治均有较高疗效,毒副作用相对较低.
作者:徐昭;王海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醋酸曲谱瑞林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株HEC-1-B 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HEC-1-B 细胞注入裸鼠右下肢近腹股沟处皮下,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模型建立后将24 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 组,即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6 只/ 组,造模3 d 后,开始应用醋酸曲普瑞林进行干预,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1 次/d,连续4 周.干预期间定期观察肿瘤的生长抑制情况.第31 天后处死动物,称取瘤重,比较干预后各组移植瘤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PCNA 的活性变化.结果病理学观察对照组细胞密集,呈片状,有局灶性坏死,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大深染,可见核固缩、核溶解、核碎裂,染色质成团块状.GnRHa对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各组的抑瘤率分别为高剂量组51%,中剂量组28.3%,低剂量组19.4%,与对照组相比,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各组肿瘤生长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PCNA 的表达降低,且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醋酸曲普瑞林能抑制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CNA 的表达有关系.
作者:兰素伟;张三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卫生系统的内在目标划分为人群健康水平和公平性、卫生系统反应性及其公平性、卫生筹资的公平性5 大部分,并以此为框架评价了各成员国和地区的卫生系统绩效[1].在评价不同人群的健康水平、卫生系统反应性时,往往涉及到一些复杂的、难以量化的而研究者又特别关心的概念.例如个体真实的健康水平、真实的卫生系统反应性等概念,这些概念都具有理论上或客观存在、研究者关心、难以直接测量、结果带有主观性和一定的敏感性、通常以有序尺度来测量等共同的特点.
作者:张雪莉;刘亨辉;王建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临床上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现象的分析,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同种类的胰岛素间的关系,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临床上280 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记录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组、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分别为:低血糖48 例(17.1%)、过敏反应5 例(1.8%)、体重增加19 例(6.8%)、脂肪组织增生3 例(1.1%).单独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不良反应以低血糖为常见,且其发生率与临床上胰岛素的品种和用法有密切关系,治疗时选择有效的用药方法尤为重要,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残余胆囊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 年1 月~ 2012 年1 月胆囊切除术后6 例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 例患者均二次手术得到痊愈.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技术,术中注意距胆总管0.3 ~ 0.5 cm 处切断结扎胆囊管,以减少残余胆囊发生.
作者:焦亮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B 超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直肠B 超检查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声像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超声图像病灶位于前列腺外周带56 例,移行带7 例,中央带5 例.其中低回声型52 例,高回声型8 例,等回声型2 例,混合回声型6 例.结论经直肠B 超是筛查和确诊前列腺癌的有价值的方法,值得在广大临床医生中推广.
作者:邹丽娴;张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脂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 2011 年10 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75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83 例、肝硬化患者42 例、肝癌患者37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9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每组人员进行血脂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血脂检测内容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结果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血脂各个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脂肪肝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1 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脂肪肝组、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的血脂各个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血脂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状况和肝实质的损伤程度,操作简便、安全、准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牵引复位联合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体会.方法 对2001 年6月~ 2010 年8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骶髂关节脱位16 例患者进行C 臂X 线机透视,应用牵引复位联合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复位满意后用空心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结果术后进行8 ~ 22 个月的随访,16 例患者均复位满意,术后固定良好无一例发生再移位,疗效满意.结论牵引复位联合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骶髂关节脱位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具有切口小、卧床时间短、康复快、方法简单易行的优点,是目前理想的微创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CT 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180 例接受CT 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0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常规护理以及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扫描时间、CT 图像质量、重复扫描次数、患者满意度等资料.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运动伪影发生率、重复扫描次数、CT 检查时间、CT 图像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CT 检查中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降低运动伪影的发生率,提高CT 检查的速度与质量,降低X 线的辐射危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曾彩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赤豆中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对赤豆总黄酮在6 种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的比较,筛选佳树脂,并对该树脂对赤豆总黄酮吸附与解析特性及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以确定佳分离条件.结果以HPD100 大孔吸附树脂为分离载体,用40% 乙醇解吸,所得产品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60% 以上.结论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操作简便、有效,适于赤豆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作者:杨华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硫酸依替米星联合大观霉素治疗淋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防治所收治的128 例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68 例、对照组60 例.观察组采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大观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97.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且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对照组治愈率为90.3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硫酸依替米星联合大观霉素治疗淋病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光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57Kip2 在完全性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57Kip2 在32 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26 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和9 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的表达.结果 p57Kip2 蛋白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的绒毛细胞滋养细胞、绒毛合体滋养细胞、绒毛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57Kip2 蛋白在水泡状胎块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型显著相关,其免疫组化分析有助于水泡状胎块的诊断分类.
作者:陆爱权;覃宗升;吴海清;谢丽娟;刘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 年10 月~ 2010 年6 月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2 例ICM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 例)采用PCI 和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36 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和12 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LVEF和LVEDd 以及出院1 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LVEF 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1 年内急性左心衰、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PCI 治疗ICM 有不错的疗效,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PCI 和药物联合治疗能更好的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的功能,同时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李松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儿科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用药现状.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0 年2~10 月的门诊处方,回顾性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根据小儿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分为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随访患者,调查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呼吸道系统、泌尿系统和肠道感染居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前3 位;抗生素使用率为97.80%,以头孢类、罗红霉素、青霉素等为主;使用抗生素≤ 3 d 的112 例,4~7 d 的233 例,≥ 7 d 的101 例;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96.59%,高于单一用药组(x2=26.679,P=0.000).结论笔者所在医院抗生素使用率过高,应该合理应用;联合用药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效果好.
作者:郭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舒利迭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5 月~2011 年5 月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120 例,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沐舒坦30 mg,每日3次,同时给予缓释茶碱0.1 g 口服,每日2 次.观察组给予沐舒坦30 mg,每日3 次,同时给予舒利迭(50μg /250μg)吸入,早晚各吸入1 次.两组患者均治疗半年.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6 min 步行实验;肺功能测定,主要测定FEV1 和FEV1/FVC.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 min 步行实验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 和FEV1/FVC 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舒利迭长期吸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40 例乳腺增生患者采用辨证分型给予内服中药、TDP 治疗器理疗、自我按摩综合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结论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纯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适应医药行业人才需求,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笔者所在医院药学专业开展了实习前实验技能培训考核.本文总结了学院药学专业实习前技能培训考核活动,并对开展培训考核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张立明;张彩芳;徐立生;张霞;樊艳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ESC 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6 名护理本科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3 例采用传统护理见习和ESC 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23 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调查、理论及实践考核的方法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将ESC 模拟教学方法应用在内科护理学见习教学中,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结论 ESC 模拟教学可以作为<内科护理学>临床见习的有效补充,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作者:张雪林;刘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浆细胞恶性肿瘤,重要的染色体与基因异常导致疾病的进展,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具有独立的预后判断价值.随着检测方法的更新及技术的进步,异常染色体与基因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主要包括13 号染色体全部或部分缺失伴或不伴14q32/IGH 的重排等染色体异常.异常染色体与基因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可完善MM预后评估体系,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并为新药开发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聂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