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莉;刘亨辉;王建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7 月~2011年11 月确诊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82 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42 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对照组40 例行常规髂腹股沟入路或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所有患者随访2~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 和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运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万军;吴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微卡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14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 例和对照组52 例,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HBeAg 及HBV-DNA 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肝功能复常率、HBeAg 以及HBV-DNA 的阴转率均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微卡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肝能提高细胞免疫应答能力,促进肝功能恢复及HBeAg、HBV-DNA 的阴转,二者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雷雨;董薇;郭利琴;赵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57Kip2 在完全性和部分性水泡状胎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57Kip2 在32 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26 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和9 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的表达.结果 p57Kip2 蛋白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的绒毛细胞滋养细胞、绒毛合体滋养细胞、绒毛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57Kip2 蛋白在水泡状胎块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型显著相关,其免疫组化分析有助于水泡状胎块的诊断分类.
作者:陆爱权;覃宗升;吴海清;谢丽娟;刘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检测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方法,测定76 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中T3、T4、rT3 及TSH 的含量水平,并与60 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在病情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血清T3 下降,rT3 增高,而T4、TSH 含量测定结果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病情的变化会影响上述血清的变化,病情越重,血清变化越明显.糖尿病的空腹血糖与血清T3 呈负相关,由此可见,T3、rT3 可用作判断糖尿病病情轻重辅助标准之一.
作者:刘芯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残余胆囊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 年1 月~ 2012 年1 月胆囊切除术后6 例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 例患者均二次手术得到痊愈.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技术,术中注意距胆总管0.3 ~ 0.5 cm 处切断结扎胆囊管,以减少残余胆囊发生.
作者:焦亮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赤豆中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对赤豆总黄酮在6 种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的比较,筛选佳树脂,并对该树脂对赤豆总黄酮吸附与解析特性及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以确定佳分离条件.结果以HPD100 大孔吸附树脂为分离载体,用40% 乙醇解吸,所得产品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60% 以上.结论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操作简便、有效,适于赤豆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作者:杨华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再次出血的治疗,分析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取2003 年9 月~ 2011年3 月采用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的4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再次手术清理血肿,观察疗效分析原因.结果 48 例再出血患者经过治疗,37 例止血效果良好,7 例效果一般,4例效果较差.术后随访半年,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评估:1 级 5 例,2 级 14 例,3 级11 例,4 级10 例,5 级3 例.2 例3 月后死于MODS.结论围手术期基础疾病治疗,术中和术后血压控制是减少和治疗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关键.
作者:赵长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舒利迭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5 月~2011 年5 月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120 例,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沐舒坦30 mg,每日3次,同时给予缓释茶碱0.1 g 口服,每日2 次.观察组给予沐舒坦30 mg,每日3 次,同时给予舒利迭(50μg /250μg)吸入,早晚各吸入1 次.两组患者均治疗半年.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6 min 步行实验;肺功能测定,主要测定FEV1 和FEV1/FVC.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 min 步行实验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 和FEV1/FVC 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舒利迭长期吸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6 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得到准确的诊断,1 例误诊为心肌梗死.4 例行食管破裂修补术治疗,其中3 例治愈,1 例延期愈合;保守治疗2 例,全部治愈,无死亡患者.结论早期诊断、及时而正确治疗是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治愈率的关键,外科治疗是好的救治方法.
作者:王中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血必净与胸腺肽α1 联合治疗烧伤后脓毒症患者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3 月~2011 年3 月63 例烧伤后脓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组,各21 例,A 组采用血必净与胸腺肽α1 联合治疗,B 组单纯使用血必净治疗,C 组单纯使用胸腺肽α1 治疗,比较3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 组患者治疗后TNF-a、LPS、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心率均有明显下降,其中A 组的下降幅度大,其次为B 组,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血必净与胸腺肽α1 联合治疗烧伤后脓毒症患者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血必净或胸腺肽α1 治疗,能显著改善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端粒、端粒酶在维持生命遗传信息稳定、调控细胞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端粒酶通过维持端粒的长度,使细胞永生化,为抗衰老提供了光明前景,同时也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研究端粒、端粒酶在肿瘤监测中的作用及研发端粒酶抑制剂作为治疗肿瘤的创新药物已成为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端粒、端粒酶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朱军;丁建强;冯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临床上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现象的分析,探讨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同种类的胰岛素间的关系,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临床上280 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记录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组、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分别为:低血糖48 例(17.1%)、过敏反应5 例(1.8%)、体重增加19 例(6.8%)、脂肪组织增生3 例(1.1%).单独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不良反应以低血糖为常见,且其发生率与临床上胰岛素的品种和用法有密切关系,治疗时选择有效的用药方法尤为重要,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笔者所在学校作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如何对医学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对高素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本专业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将传统的单一理论考试方式改革为含理论、实验技能和论文(综述)答辩等3 部分内容组成的考核模式.
作者:马列;陈欢;王梁华;焦炳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天气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关系,根据天气变化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发生发展.方法 根据青田县人民医院2006 年1 月~ 2010 年12 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而住院的病例,对照同期的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全部病例按年龄分组,分别统计各年龄组发病人次及比例,分别统计不同月份、季节发病人次构成比.结果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 50 岁发病人次较少,51~ 岁组开始发病人次明显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比例逐步增高;71~ 岁组发病人次达高峰,81~ 岁组及以上发病人次又开始减少;11 月~ 次年4 月份为发病高峰,盛夏6~8 月份发病低.月平均气温、水汽压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人数呈反相关,而月平均气压与发病数呈正相关,受冷空气影响气温骤降时,发病人次明显增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与季节及气象因子密切相关,中老年人群是预防的重点,气温骤降是重要诱因之一.
作者:陈惠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苯酚对实验红鲫肝脏中SOD 和GSH-Px 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40 尾实验红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16mg/L、4.31 mg/L、8.60 mg/L、17.24 mg/L 苯酚组,每组8 尾.在染毒的24、48、72、96 h 各组分别取2 尾红鲫的肝脏制成匀浆,检测肝脏SOD 和GSH-Px 活性.结果苯酚对实验红鲫的96 h LC50 为34.48 mg/L;随着染毒浓度的增高和染毒时间延长,各染毒组红鲫的SOD 和GSH-Px 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实验红鲫肝脏SOD 和GSH-Px 的活性与有机污染物苯酚之间存在剂量- 反应和时间- 效应关系.SOD 和GSH-Px 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苯酚等有机污染物的监测.
作者:梁仕杰;高丽君;董先辉;姚峰;吴端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结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 年2 月~ 2011 年10 月来笔者所在科室门诊收治的牙周病患者80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2 周、4 周时分别检测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牙周状况指标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 周、4 周,两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均呈下降趋势,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5).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牙周病可弥补西医的治疗缺陷,疗效显著.
作者:胡运苑;谢明峰;黎惠如;林汉武;吴詹强;廖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将92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BI 指数变化组内比较均明显改善(P < 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BI 指数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银杏达莫治疗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世欣;张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卫生系统的内在目标划分为人群健康水平和公平性、卫生系统反应性及其公平性、卫生筹资的公平性5 大部分,并以此为框架评价了各成员国和地区的卫生系统绩效[1].在评价不同人群的健康水平、卫生系统反应性时,往往涉及到一些复杂的、难以量化的而研究者又特别关心的概念.例如个体真实的健康水平、真实的卫生系统反应性等概念,这些概念都具有理论上或客观存在、研究者关心、难以直接测量、结果带有主观性和一定的敏感性、通常以有序尺度来测量等共同的特点.
作者:张雪莉;刘亨辉;王建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术后6 个月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很高.本研究通过中医对再狭窄的病因病机分析,结合中药预防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总结了中药在预防再狭窄方面,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减轻血管重塑的作用,还具有益气活血化瘀作用.治疗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作用而起效,所以采用中医药预防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具有很大优势.
作者:聂恒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作为生物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笔者结合当前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与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实验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作者:袁树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