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赵雪梅;王桂玲;费洪荣;赵莹
目的 探讨儿科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用药现状.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0 年2~10 月的门诊处方,回顾性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根据小儿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分为单一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随访患者,调查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呼吸道系统、泌尿系统和肠道感染居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前3 位;抗生素使用率为97.80%,以头孢类、罗红霉素、青霉素等为主;使用抗生素≤ 3 d 的112 例,4~7 d 的233 例,≥ 7 d 的101 例;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96.59%,高于单一用药组(x2=26.679,P=0.000).结论笔者所在医院抗生素使用率过高,应该合理应用;联合用药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效果好.
作者:郭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脂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 2011 年10 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75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83 例、肝硬化患者42 例、肝癌患者37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9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每组人员进行血脂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血脂检测内容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结果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血脂各个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脂肪肝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1 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脂肪肝组、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的血脂各个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血脂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状况和肝实质的损伤程度,操作简便、安全、准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三仁化滞汤与多潘立酮治疗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的疗效.方法 120 例复发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三仁化滞汤组)和对照组(多潘立酮组),每组60 例.试验组餐前服三仁化滞汤,每天1 剂,分3 次服用;对照组服多潘立酮,每次10 mg,1 日3 次.疗程1 个月,随访6 个月.结果两组在痊愈率和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仁化滞汤对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陈延军;王峰;杨立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类型及其如何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48 例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并诊断为心律失常的新生儿结合病史进行血液学检查,全部行X 线胸片,超声心动图,部分行头颅CT检查并进行临床分析、治疗和随访.结果 48 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中有25 例和新生儿窒息缺氧有关,4 例和宫内感染有关,9 例和先天性心脏病有关.因此新生儿心律失常主要与围产期窒息缺氧、宫内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等有关.结论预防围产期窒息缺氧,积极治疗原发病和营养心肌治疗对新生儿心律失常尤为重要.
作者:周清华;李英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推广小切口分层悬吊法治疗腹股沟斜疝.方法 选取269 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患侧经腹横纹下1 cm 小切口,分层细线悬吊法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269 例患儿手术顺利,术中出血2 mL 以内,术后住院时间2 ~ 3 d,仅1 例因扎线滑脱导致复发.结论小切口分层悬吊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切口美观等优点,比较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
作者:赵德胜;王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在药剂学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应用得以广泛认可,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引入全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点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掌握与记忆.本资料将对药剂学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途径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作者:张九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例.对照组仅行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针刺治疗后行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治疗效果,运用TCD 观察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Vs、Vd及Vm 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d、Vm 值经治疗后明显加快,接近或已经恢复到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作者:冷思宏;严国强;秦烨;陈格云;夏循富;王国英;沈莉;张冬梅;曾瑛;蔡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使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治疗PICC 置管部位皮肤过敏.方法 总结5 例肿瘤患者PICC 置管部位出现皮肤过敏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严格遵守PICC 无菌维护规程,使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治疗PICC 置管部位皮肤过敏有效,延长了PICC 留置时间.结论通过使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治疗皮肤过敏,疗效满意.
作者:李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气囊仿生助产仪在临床阴道分娩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初产妇16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气囊助产)和对照组各81 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及围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明显缩短,阴道分娩率大大提高,剖宫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会阴血肿及产后尿潴留发生,而对照组各有2 例.结论气囊助产术可缩短产程,降低软产道损伤,使自然分娩率增加,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杨贵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将医院文化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导,全面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应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紧密地结合,这样才能体现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力量.培养符合医院需要的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人才,结合医院实际,追求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佳化,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作者:张学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患者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6 月~ 2011 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8 例设为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同时选择2008 年1 月~2010 年6 月采用常规护理的58 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8 例患者发生再出血2 例,发生率为3.45%;对照组发生再出血11 例,发生率为18.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方式可明显减少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作者:林慧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家庭应用峰流速仪防治儿童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9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 例,观察组定时有规律监测呼气峰流速,对照组不做要求,比较分析哮喘临床控制结果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控制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指导家庭科学应用峰流速仪进行患儿哮喘管理,对于了解病情变化、预防发作、观察药物疗效及指导治疗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CT 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180 例接受CT 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0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常规护理以及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扫描时间、CT 图像质量、重复扫描次数、患者满意度等资料.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运动伪影发生率、重复扫描次数、CT 检查时间、CT 图像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CT 检查中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降低运动伪影的发生率,提高CT 检查的速度与质量,降低X 线的辐射危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曾彩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动态脑电分析系统的鼻祖要数英国牛津Oxford 公司于1978 年首家推出的四导24 h 磁带式动态脑电分析仪.随着集成电路、微处理控制技术和高容量存储媒介的高速发展,90 年代中期,英国牛津公司又率先推出全电脑化16 导24 ~ 72 h 动态脑电记录分析仪Medilog MR95 型,大大提高了癫痫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广泛运用于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监测和指导临床药物治疗.Medilog MR95 是一款非常经典的数字化脑电记录盒,至今仍在部分三甲医院和某些脑病专科医院服役.经过多年的使用,难免有些故障,但经过修复,品质仍然优良,仍能满足一般神经内科的临床需求.
作者:陈长松;张跃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7 月~2011年11 月确诊的髋臼双柱骨折患者82 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42 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对照组40 例行常规髂腹股沟入路或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所有患者随访2~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 和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运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万军;吴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B 超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直肠B 超检查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声像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超声图像病灶位于前列腺外周带56 例,移行带7 例,中央带5 例.其中低回声型52 例,高回声型8 例,等回声型2 例,混合回声型6 例.结论经直肠B 超是筛查和确诊前列腺癌的有价值的方法,值得在广大临床医生中推广.
作者:邹丽娴;张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为临床需进行心脏修复手术的患儿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地高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2007 ~ 2010 年213 例心脏外科小儿患者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研究其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方法、患儿年龄、体重、临床疗效及中毒量的关系.结果低于治疗范围的有27 例患者,均未出现中毒症状,13 例心衰缓解,14 例需调高剂量;在177 例有效治疗浓度内有3 例患者出现轻微中毒症状,占1.7%,5 例需调高剂量;高于治疗范围的9 例患者中有2 例出现中毒症状,占22.2% ;中毒的临床表现中2 例为房室传导阻滞,5 例均有消化道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必需与临床医师紧密配合,及时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并分析监测结果和患者临床症状,确保地高辛的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陈飞;陈景伟;钟伟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对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6 月~ 2011 年5 月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全部患者均实施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和增进护患关系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东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CAP/Cbl 通路是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分支,由胰岛素受体、原癌基因蛋白Cbl 及CAP 衔接蛋白等组成,是参与葡萄糖转运的信号途径.本研究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关于CAP/Cbl 信号通路的组成及对细胞葡萄糖摄取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糖类代谢调控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作者:钟婷婷;高士争;赵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住院阶段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48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实施家属健康教育.结果减少了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加强心理护理,预防控制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纪荣芝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