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病房环境评分、护理服务整体质量评分、宣教质量评分和住院护理满意度、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结果 健康教育组住院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健康教育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病房环境评分、护理服务整体质量评分、宣教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不良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相似,.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不良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宣教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改善病房环境,减轻患者负性心理,减少透析并发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单丹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6例待产初产妇,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后2h、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2h、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均少于后者(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3.45%)低于对照组(15.5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开展温馨助产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出血量,降低出血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燕丽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总结无痛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无痛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归纳患者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经验,以待后续借鉴.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住院时间(5.4±0.2)d,仅1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对症治疗后好转,患者护理满意度96.7% (58例).结论 全面持续的护理对促使无痛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快速康复有重要意义,患者护理满意度极高.
作者:蒋朝红;杨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2017年2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发生9例在透患者感染乙型肝炎事件,2017年5月,国家卫计委通报了安徽省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新庄孜医院血液透析感染多例丙型肝炎事件.给全国各地的血液透析室敲响警钟,提醒大家要高度重视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我院血液透析室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做好透析区域环境和物品的管理工作,加强透析机和水处理系统的消毒工作,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认真做好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
作者:智剑涛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个体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于我院的高血压患者12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个体延续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模式下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个体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疗效.
作者:张洪云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综述板蓝根的研究概况,为板蓝根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几年来有关板蓝根的文献资料,主要从板蓝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3个方面加以综述和讨论.板蓝根化学成分复杂,缺少指标性成分;药理作用以抗菌、抗病毒为主;板蓝根制剂的总体不良反应小,其中板蓝根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较高.板蓝根及其制剂的种类多、疗效好、临床应用广、不良反应小,但缺少可以证明其内在质量的活性指标、作用机制还不够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潘慧清;朱平;魏学明;张樱山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安脑丸的合理应用以保证患者用药时的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的处方进行统计(用药科室、患者的年龄及用量、疾病类型以及合并用药情况)并分析.结果 安脑丸处方用量在4~10盒的人数多(846例,88.49%),其中4~9盒406例(42.47%),10盒440例(46.02%);每日服用1丸的人数为921例(96.34%);每张处方用药疗程多为12~30 d,870例(91.00%),并且存在我院存在着超剂量超疗程以及禁忌配伍用药的情况.结论 安脑丸在临床的使用上具有诸多不合理现象,其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使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到保障,药师和医院应建立对处方点评机制,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处方要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刘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战略措施、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医学终生教育的承前(医学院校基本教育)启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地位.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由政府出资通过专门的培训机构对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政策,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有幸成为首批培训基地.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本基地逐渐形成了以岗位胜任能力为特色的住院医师培训方案,从管理制度、培训内涵、带教老师和学员各方面进行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和社会评价.
作者:彭雯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对妇科患者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84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PDCA组和常规组,各92例.常规组行传统管理模式,PDCA组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PDCA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例(2.17%)显著低于常规组14例(15.22%),PDCA组的护理满意度83例(90.22%)显著高于常规组64例(69.57%),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妇科患者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周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本院5年间收治的68甲状腺结节病例,均经手术或组织学活检病理证实,其中甲状腺良性结节37例为良性组,恶性结节31例为恶性组,分析两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诊断准确性与超声特征,如有无钙化、边界清晰、内部回声特征与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 良性组的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恶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3.86,P<0.05);恶性组的钙化率高于良性组(x2=9.76,P<0.05);恶性组边界不清的发生率多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的低回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恶性组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可运用超声影像特征与显像技术特性结合,充分的掌握病例术前的结节变化情况与性质,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确诊进行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106例进行本次试验,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接受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53例纳入对照组中,接受优质护理的患者53例纳入研究组中,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即SDS、SAS评分.结果 护理前,对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进行对比,并未发现两组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都有所改善,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通过对比干预后两组急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23%和77.3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可以让负性情绪得到显著的缓解,并且能够让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该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凡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教学医院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的教学功能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高等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对非高校附属医院编制的教学医院管理几乎成为盲点,教学医院凭借着原有的惯性进行教学管理;临床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对实习生的临床实践造成影响;教学投入不足,医疗业务收入补贴教学建设;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实习生难以规范地完成实习计划.笔者就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作者:尤莉娜;王剑云;唐烟萍;李国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析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护理过程中施以临床路径护理模式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2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平均分配为探析组与对照组,各为100例.探析组(n=100)施以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照组(n=100)施以普通护理模式.将2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探析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护理满意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护理过程中施以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可提升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力,有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华艳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对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胃镜下注射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为优化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三联疗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增加胃镜下病灶部位注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75%,对照组患者为72.4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研究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更佳.治疗结束后12、24、48 h三个时间点研究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研究组治疗方法 止血效果比对照组更好.结论 与常规三联疗法相比,胃镜下注射治疗+常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成功率更高,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运动平板试验结合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100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对患者实施不同诊断方法,其中对照组实施动态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诊断,观察组实施运动平板试验联合超声心动图诊断,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不大,对比显示P> 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诊断阳性率明显偏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诊断中运动平板试验结合动态心电图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翟晓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的银杏黄酮类药物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药品样本量均取0.2 g,对照组给予薄层色谱(TLC)法检测,观察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对槲皮素、山萘素和异鼠李素的分离率、纯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山萘素加入样产品回收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药品检验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验可以获得很好的分离效果,增加提取物的纯度和产品的回收率,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张朔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辅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药效.方法 分析72例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如给氧、脱水、降脂和心电监护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展性脑梗死治疗疗效;平均住院时间;药物安全特点;治疗前后神经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差异,并比较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展性脑梗死治疗疗效比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治疗安全性均比较高,P> 0.05.对照组出现头晕4例,呕吐3例,皮下淤血2例.观察组出现头晕4例,呕吐2例,皮下淤血2例.干预前神经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相似,P> 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阿司匹林辅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药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曾慧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对经胃管和鼻肠管喂养的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影响和常见并发症护理效果进行研讨.方法 随机将进行住院医治的5种病种的68例外科重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鼻胃管的营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鼻胃管的基础上给予鼻肠管的营养疗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并发症的护理,将两组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伤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胃管和鼻肠管的营养疗法对外科重症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在临床疗效中起显著作用.
作者:王新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流产后关爱服务中,B超引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接收的20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为研究对象,经抽签随机确定分组.给予观察组B超引导下人工流产+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关爱服务护理,给予对照组人工流产+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随访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短、月经复潮情况好,重复清宫率低,节育器异位等并发症少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B超引导在流产后关爱服务(PAC)应用中,能够减少术后出血,月经复潮情况好,降低重复清宫率,减少节育器异位等并发症发生,有效保障女性的生殖健康.
作者:李小芬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作用,讨论综合干预护理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方法 以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的64例产妇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综合干预护理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产时及产后出血量和安全分娩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时、产后以及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孕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妇产时和产后的出血量,大大增加的护理满意率和分娩安全性.
作者:王彩娜 刊期: 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