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桂琴;涂雪梅
目的 分析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尿路感染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产生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诊的80例妇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尿路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调查.结果 在尿路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7.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7.5%.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提升治疗舒适度.
作者:黄设珍;刘玉梅;林良素;陈奕芬;陈瑞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在神经内科病房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升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1~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实施品管圈活动,选取本科室的20名护士作为考核对象,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随机抽取在神经内科实施品管圈前后的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神经内科病房护士的服务意识、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性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交接班时间长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住院时间时间短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活动可增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性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240例,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为期半年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以稳定血压数值,并做高血压常识的普及.半年观察期结束后,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的各方面指标.结果 半年治疗结束后,在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水平、病情控制程度等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表明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一整套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水平,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刘争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进行外科治疗的方法探讨.方法 对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82例一期肿瘤切除后吻合49例,单纯造瘘22例,Hartmann手术1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是可行的,合理的选择术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同样重要.
作者:张京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本院临床人员将人性化管理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以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两组患者使用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组内有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以对比两组不同手术护理管理模式的差别,从中挑选更好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方案.结果 从对照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数据上看,实验组手术患者护理差错(或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手术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 人性化管理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能够明显降低护理差错、护理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和借鉴价值.
作者:陈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参照组(n=42,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和试验组(n=42,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且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腔感染率、气胸复发率、二次手术率相比,参照组均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且机体痛苦少,出血量小,恢复速度快,预后效果良好,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术式全面普及和推广.
作者:张铭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38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8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男18例,女20例,男女比为0.9:1,其中发病年龄在20~40岁的共31例,占81.6%.临床症状以腹痛(31例,占81.6%)、腹泻(12例,占31.6%)、便秘(7例,占18.4%)、腹泻与便秘交替(11例,占28.9%)、右下腹包块(7例,占18.4%)、结核毒血症状(24例,占63.2%)为主;合并肠外结核,如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21例,占55.3%;14例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38例患者,有4例大便中即找到抗酸杆菌.38例患者均行肠镜检查,7例组织活检发现干酪样坏死结节,4例找到抗酸杆菌,3例手术患者病理诊断为肠结核.结论 肠结核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但如同时伴有结核中毒症状和(或)肺部病变则强烈提示肠结核,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作者:李红纳;孙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近期收治78例ICU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ICU护理观察措施,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理工作中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帆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DHS与PFNA两种常用内固定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3年以来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其中35例使用DHS治疗为DHS组,30例使用PFNA治疗为PFNA组,对这65例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长、出血量、住院时长、并发症以及Harris评分.结果 ①PFNA组患者的切口、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DHS组,Harris评分高于DHS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HS组(P<0.05);②两组随访均超过半年,65例患者均痊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二者应首选PFNA进行治疗.
作者:陈洪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预见性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并观察2组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术后安全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赵晓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为降低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2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观察组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对照组作开腹阑尾切除术(OA),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及相关感染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甲级愈合132例,乙级愈合2例,切口感染率为1.49%,对照组甲级愈合125例,乙级愈合6例,丙级愈合3例,切口感染率为6.72%,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感染严重的阑尾炎,切口感染率下降尤为明显.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较传统开腹术式大大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率,尤其感染严重的阑尾炎切口感染率更为显著降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高朝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胆道内镜微创治疗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85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记录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取石情况.结果 8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取净61例,术后残留结石24例,术后残留率28.24%,平均手术时间(126.84±29.31)min,平均住院时间(8.52±1.84)d,术中出血量(274.15±31.86)mL,胆瘘3例(3.53%),胆道出血2例(2.35%),胆道感染1例(1.18%),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06%.结论 胆道内镜是肝内外胆管结石外科手术的好帮手,不仅能降低残石率和复发率,还能大程度的保留有功能的肝组织,实现微创治疗.
作者:于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我院药房收集的患者用药资料800份,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组,分析其中的管理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随机选择2014年1~12月我院药房收集的患者用药资料800份,作为此次实验的常规组,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医疗纠纷发生率、用药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用药顺从性、用药安全性以及用药有效率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药房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可确保安全用药,提升用药效率、患者用药顺从性,降低医疗冲突事件,于医院药房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应用循证护理对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并脑炎100例患儿予以回顾性地分析,按照护理时所用不同护理方案分成两组,将应用常规护理44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56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两组护理后脑脊液葡萄糖含量、蛋白含量与白细胞计数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均比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总体健康评分(80.35±13.60)分较对照组(64.20±13.01)分优,且总并发症率3.57%比对照组20.45%低(P<0.05).结论 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脑脊液葡萄糖含量、蛋白含量与白细胞计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0例,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包含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他巴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碘-131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2.0%;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和32.0%;其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4.0%和36.0%,其中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较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效果,且经济实惠,操作简单,是目前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理想疗法.
作者:赵新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评定综合护理措施落实至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大内科住院、接受对症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205例,予以随机分组:一般护理组有患者100例,组内落实一般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有患者105例,组内落实一般护理+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疗效.结果 综合护理组入选对象住院时长(10.24±3.68)d,一般护理组(18.03±6.27)d;综合护理组有效率97.14%,一般护理组80.00%(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措施落实至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除了操作程序有效、可行外,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长,有继续推广的意义.
作者:刘文雅;王晓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浆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和脑梗死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诊断和治疗的4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患者48例作为常规组,通过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并探讨血浆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和脑梗死之间的关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浆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患者进行多元素回顾性分析,血浆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有效的预测了脑梗死体积,二者关联性极强.结论 血浆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血浆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升高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和神经缺损程度越高,它可以有效的预测脑梗死.
作者:岑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高校作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具有人口密度大、流动性高的特点应被列为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区域.因此,加强高校传染病防控是校医院公共卫生保健的重点项目,需给予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及时发现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有效防控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高桂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找到改进措施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方法 首先总结影响消毒供应科清洗医疗器械质量的因素,然后提出解决方法,后实施改进方法并比较措施实施前后器械清洗合格率与各科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措施实施前后放大镜法与杰力试纸检测法检测下各科室医疗器械的清洗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科室工作人员对消毒供应科的工作满意程度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实施改进措施有助于消毒供应科提高再生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作者:赵凤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老年抑郁症应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1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成甲、乙两组,每组各有59例患者,甲组应用度洛西汀治疗,乙组应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痊愈率是61.0%,临床总有效率是84.7%;乙组痊愈率是40.7%,临床总有效率是83.1%,组间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甲组痊愈率要显著高于乙组.结论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均能获得较好治疗效果,但度洛西汀具有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明;刘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