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刘晓波

关键词:小儿哮喘, 射干麻黄汤,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 研究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哮喘患儿,将60例患儿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哮喘患儿为一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哮喘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哮喘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使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减轻,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艾司奥美拉唑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艾司奥美拉唑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本院收治的102例SAP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A组(肠外营养组)、B组(肠内营养组)、C组(艾司奥美拉唑钠+肠内营养组).各组入院后均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肠外营养治疗,B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质子泵抑制剂艾司奥美拉唑钠.疗程均为14 d.各组治疗前、治疗后7 d时采用比浊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采用酶学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各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继发感染率、手术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B、C组治疗后血浆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IL-6、IL-8、TNF-α、hs-CRP水平、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A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后血浆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IL-6、IL-8、TNF-α、hs-CRP水平、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B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继发感染率、手术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A、B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A、B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下调机体炎症水平,对SAP的疗效更显著、更稳定.

    作者:马忠伟;王秋玲;黄东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治疗过程中给予预见性护理.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实验组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宁利峰;赵青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心理护理对避免首次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作用和影响

    目的 观察并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避免首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选取我站560例首次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行常规献血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献血者的献血反应情况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14%,与对照组的5.71%相比发生明显下降,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首次献血者展开献血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避免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献血反应的发生,充分促进我国献血事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刘仁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8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65.91%,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淋巴结消退时间、体温下降时间、异型淋巴恢复正常时间、咽部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EB病毒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较为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胡小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94例,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中医推拿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腹泻停止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率、腹泻停止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推拿按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较好,中医推拿治疗无不良反应,能够快速止泻,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乔艳永;王春雨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延续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3.85%(占61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占5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77%,且研究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春燕;黄燕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肝脏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对肝脏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6例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肝脏恶性肿瘤术后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两组,每组13例患者.对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进行常规肝脏恶性肿瘤术后化疗的日常临床护理;对于综合护理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肝脏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临床综合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观察记录,常规护理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综合护理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综合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综合护理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结果的满意度(84.62%)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5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化疗期间,给予优质的全方位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同时可有效减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身心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方法 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挑选100例,均实施手术治疗,并根据其术后的膝关节情况制定康复方案,评定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经由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后,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后的功能优良率分别为13.0%、76.0%、84.0%.结论 临床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膝关节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作用突出,可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秦伟光;王合强;李忠华;张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分析与药学研究

    目的 研究提高药剂人员技术素质,严格全面掌握药品知识特性,因人而异提供药学服务,达到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合理用药目的.方法 药剂人员要了解熟知不同药品的性能、适应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证等,并同时掌握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征,方能合理用药.结果 加强老年人合理用药指导.结论 合理用药和药学服务密切相关.

    作者:赵新;荣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门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及有效应对

    目的 本文就门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有效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门急诊科室护理人员15名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对职业倦怠进行分析,而后将其与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对门急诊科室护理人员的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和调查可知,该科室的职业倦怠主要包括:情感枯竭、个人成就感低以及去人性化,上述现象与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门急诊科室的工作环境具有特殊性,且职业倦怠比其他科室明显较高,因此,医院结合其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其职业倦怠基本消除,并提高了护士工作质量与效率.

    作者:邱秀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探究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中使用甲硝唑与西瓜霜喷剂联合方法 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本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2例进行分组研究,应用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与实验组46例,分别应用思密达糊剂、西瓜霜与甲硝唑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时与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明显,实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6.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中使用西瓜霜喷剂与甲硝唑联合方法显著,适合在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马永清;车延梅;张光华;张蕊;褚云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帕罗西汀治疗伴情绪障碍甲亢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甲亢伴情绪障碍患者行帕罗西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甲亢伴情绪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情况评分、抑郁情况评分、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评分、抑郁情况评分、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亢伴情绪障碍患者行帕罗西汀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向臣;高洁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钛合金在口腔修复支架中的研究进展

    如何选择一种生物学特性以及机械特性均良好的口腔修复支架材料一直以来都是是医学界的难题.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通过添加锆、铌、锡等元素,改变合金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的降低钛合金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同时不改变其机械强度.

    作者:谢远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结肠络脉探析

    中医认为表络浅显,易察可见,司外可揣内.在肠镜检查中,可见络脉散于结肠各部位,其形态、散布、充盈、色泽等对诊断、治疗方面有较大意义.本文从邱幸凡提出的络脉的分布规律入手,以检索古代文献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家的经验,初步探讨结肠络脉,试从中医术语标准化角度探析结肠络脉的来源、分布、功能、诊察、病证特点和治疗特点及与十五络脉的关系.

    作者:赵彧;房斌;郭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治疗的73例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儿的治疗号尾数予以分组.尾数为奇数的36例患儿纳入甲组范畴,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另外37例患儿纳入乙组的范畴,予以常规抗炎、止咳手段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甲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乙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甲组的退热时间、咽喉疼痛消失时间等指标短于乙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儿的IL-6以及TNF-α改善结果由于乙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效果理想,能够快速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马岩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异丙酚对大鼠前扣带回突触传递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前扣带回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成年大鼠前脑前扣带回区域(ACC)脑片上观察异丙酚对ACCⅡ/Ⅲ突触传递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异丙酚能够剂量依赖性的显著增强ACCⅡ/Ⅲ层神经元GABA能微小抑制性电流(mIPSC)的幅度和半波宽,但对其频率没有显著影响.而对于微小兴奋性的突触后电流(mEPSC),异丙酚对ACCⅡ/Ⅲ层神经元mEPSC的频率,幅度半波宽都无显著影响.结论 异丙酚对ACCⅡ/Ⅲ层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却可以通过延长GABA受体的平均开放时间和增加突触后GABAA受体的数目来增强抑制性突触传递的效果.

    作者:曹青;王蕊蕊;曹永孝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术中实时神经监测技术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6年5月我院45例需甲状腺再次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实时喉返神经监测组22例(观察组),喉返神经常规手术暴露组23例(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在喉返神经识别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术后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均能顺利完成.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喉返神经平均识别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分别为(5.43±2.023、87.81±14.64)min、(87.81±14.64、106.23±13.28)min;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减少(P<0.05),分别为(25.79±6.25、34.79±7.53)mL、(15.71±4.19、17.39±4.84)mL;术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暂时性神经损伤发生率(0/22)低于对照组(2/23),具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在永久性神经损伤发生率(0/22,0/23)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可明显提高甲状腺再次手术中识别喉返神经的效率,使手术时间缩短,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赵海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采用静脉血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水平.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BC、RDW水平高于对照组、而MVC、Hb与MCH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敏感度和特异性指标较高.结论 应用血液指标检验对贫血疾病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为贫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佳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6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在对粘连性肠梗阻进行治疗时效果要优于常规肠粘连松解术,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口腔科器械的消毒灭菌与院内感染控制

    由于口腔科门诊的患者比较多,其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口腔疾病的诊疗时,需要确保器械与双手的卫生,避免出现细菌感染.尤其是在医务人员的器械与双手与患者唾液、血液接触的时候,需要注意避免出现院内感染清理.然而,目前医院口腔科随着牙钻高速涡轮机的广泛使用以及在诊疗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来执行,引起的院内感染比较常见,不断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部分器械的时候还会污染空气.需要对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与院内感染加强控制,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本文就口腔科病原体污染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并探讨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与院内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以便提高口腔科的诊疗质量与水平.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