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沟通在住院患儿静脉输液中的作用

陈光

关键词:沟通, 患儿, 静脉输液
摘要: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在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作用,以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方法 针对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住院静脉输液患儿500例进行统计问卷调查.结果 经过护士良好的沟通,患者家属满意率由80%上升到99%,患儿合作性加强,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结论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良好的沟通方式减少了护理中的机械操作,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减少了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增加患儿合作性,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避免了医患矛盾,促进医护关系和谐发展,提高了护理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6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评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作用明显,可有效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促使患者病情快速康复.

    作者:颜倩;齐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应用主动输液模式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应用主动输液实践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40例危重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输液模式,观察组采取主动输液实践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均穿刺数、静脉输液方式、输液费用、输液并发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采取中心静脉置管的比例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输液费用、人均穿刺数、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呼吸内科危重患者应用主动输液实践模式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手法催乳及乳房穴位按摩对促进母乳喂养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乳房护理对促进母乳喂养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市妇婴医院产科住院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配合乳房护理.比较两组乳头皲裂及乳腺炎的发生率、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出院后1个月,试验组乳头皴裂及乳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手法催乳配合乳房穴位按摩,可有效降低乳腺炎和乳头皴裂的发生率,促进母乳喂养.

    作者:李青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柴胡生化汤治疗产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柴胡生化汤治疗产后发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产科收治100例产后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及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柴胡生化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生化汤治疗产后发热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朱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价

    目的 评价在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给予饮食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3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选取时段为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以不同护理方法 为分组依据,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而采用常规护理与饮食护理干预的5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经不同护理,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白蛋白、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P值<0.05,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 在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可对营养状况进行改善,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齐跃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PDCA循环理论在病案工作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进行病案工作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分析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应用PDCA循环理论的病案资料120份作为此次研究观察组.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未应用PDCA循环理论的病案资料120份作为此次研究对照组.针对两组病案质量评判得分进行观察对比,对返修构成比率以及病案等级分布情况进行准确筛查.结果 在病案质量评判得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对比病案筛查返修构成比率发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在进行病案工作持续改进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体现出显著的组织性以及计划性,终将患者的病案质量加以显著改善,针对医疗业务的发展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高血压并发冠心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并发冠心病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取循证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120例患者在接受循证护理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脏指数分别为(131.02±12.23)mm Hg、(85.46±6.31)mm Hg、(3.51±0.50)L/(min?m2);对照组120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心脏指数分别为(165.48±21.40)mm Hg、(117.37±9.26)mm Hg、(2.45±0.35)L/(min?m2).观察组120例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84.17%(101/120);对照组120例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72.50%(87/120).结论 在高血压并发冠心病中引入循证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与改善心脏指数,此外,还能够提高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夏萍;曾雯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性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增加术后并发症针对性预防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77%)显著低于对照组(53.85%),组间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TACE围术期及时采取并发症预防性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作者:李风雷;姚绍鑫;刘福军;张春芳;张贵松;张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生存率及治疗经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生存率、治疗效果及治疗经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1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3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常规治疗和护理如预防、吸氧、抗感染、调节酸碱平衡和控制心律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专业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生存率、治疗效果、治疗经济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咯痰、咳嗽、气短等病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得到明显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生存率为92.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4%(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经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者通过专业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肺功能,增强其耐受性,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病痛带来的危害,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作者:李敬;孟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研究

    目的 探讨总结儿童MS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措施,提高临床儿童MS诊疗水平.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60例患儿临床症状表现、检查结果 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患儿多表现为视神经障碍、头痛、无力行为异常、意识障碍、发热、惊厥等症状;脑脊液OB检查阳性率为28.33%,MOG抗体检查阳性率为31.67%,病灶多位于额、顶、颞、脑枕叶皮质下白质脱髓鞘,多表现为脑室旁白质、小脑、脑干、基底节、丘脑以及胼胝体、视神经、脑脊髓异常,急性发作期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病情得到显著缓解,5例患者接受干扰素-β治疗1年,随访发现2~4个月复发1次,复发时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症状才能得以缓解.结论 在儿童MS诊疗过程中,因其临床症状表现并不典型,脑脊液OB检查与磁共振检查在临床MS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临床症状与相关临床检查结果 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提高临床确诊率,对急性发作期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少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在脑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深入探讨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作用于脑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接受脑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奥瑞姆自我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估,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结论 在脑瘤术后对患者实施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值得借鉴.

    作者:葛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关于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90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并比较NOSIE评分.结果 当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治疗后比较NOSIE评分,发现观察组的积极因素(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能力)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社会兴趣的差距明显(25.69±3.78 vs 11.34±2.45).在消极因素方面,其中激惹和精神病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的激惹评分要高于对照组,精神病的评分两组患者分数相似.在迟滞、抑郁两个评分上两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在迟滞评分上观察组(9.21±2.38)的数值高于对照组(5.4±2.31),而观察组在抑郁方面的数值(3.56±2.9)要显著低于对照组(4.07±1.9).结论 心理护理对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柳贵芳;宋彩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尾端退化综合征合并神经源性膀胱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通过患者资料分析诊断CRS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方法 ,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CR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例CRS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病史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与查阅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诊断和治疗要点.结果 1例患者行泌尿系B超,尿流动力学检查后未确诊,结合尿流量检测、腰椎3D-CT、脊髓MRI检查后明确诊断.结论 CRS因为脊柱和脊髓的发育不良可以并发神经源性膀胱,及早行3D-CT、脊髓MRI及尿流量测定可以明确诊断.

    作者:许咏青;韩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临床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1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存在不良反应,症状均明显缓解,观察组仅有3%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症状缓解率87%,较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显著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效率,有效促进健康知识水平,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梅娟;王荣华;韩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HACCP在预防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指的是针对食品安全的一种管理系统,主要为预防,将食品质量管理的核心从以往的终产品转为生产管理,将不合格的产品在生产期间给予彻底消灭,使生产以及销售风险明显降低,同时也是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定的能够控制因食品造成疾病为有效的措施.近几年,在预防医学领域当中也开始广泛应用,运用HACCP管理模式对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关键控制点(CCP),提出相应的工作程序,归纳总结出预防措施和纠偏对策,摸索并完善卫生安全管理体系.

    作者:石国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治疗时使用询证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需使用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使用随机方法 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以及询证护理的方法 进行临床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治疗时,使用询证护理模式可取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邢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3例,全部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12.5mg/d)用药,持续治疗3个月,重点观察患者治疗前与用药之后子宫瘤体面积变化,记录用药不良反应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均通过持续3个月的用药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2.68%(114/123),其中显效62例(50.41%),有效52例(42.28%),无效9例(7.32%);仅统计,79例单发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疗效略优于多发肌瘤;9例用药治疗肌瘤未改善者仅持续监测半年,未发生瘤体增大现象;患者用药治疗期间13例出现恶心感,14例伴有头痛,9例伴有腹部疼痛,上述症状均属于轻度,经暂停用药之后症状自行缓解消散.结论 米非司酮用药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遏制肌瘤的发育,促进患者提前闭经,改善盆腔组织血流状态,为患者手术创造价值,减少手术风险.

    作者:冯晓晨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为后期控制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计410例,收集相关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医院感染情况和临床相关特征情况.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的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透析导管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胃肠道系统.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18(OR=2.56)、患有糖尿病肾病(OR=2.05)、透析时间>1年(OR=3.58)、血清白蛋白≤30 g/L(OR=1.54)以及血红蛋白≤9 g/L(OR=3.79)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综上所述,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医院感染可能性较高,同时BMI≤18、患有糖尿病肾病、透析时间>1年、血清白蛋白≤30 g/L以及血红蛋白≤9 g/L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有京;薛痕;陈茂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

    退变性脊柱侧弯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本病是引起老年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本病的致病原因较多,但主要与脊柱的老年性退变有关.为了进一步规范临床治疗方案,学者们对本病进行了分型,但并没有一种分型能够很好的区分患者的不同种类而且能提高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本病逐渐得到重视,手术目的 主要是消除或缓解症状、矫正畸形及大限度的重建脊柱矢状面、冠状面的稳定性,手术方案主要有单纯椎管减压术、椎管减压+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椎管减压+前后路融合后路内固定术.对于融合节段的选择,目前仍有争议,分析表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曹富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诊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诊疗措施,而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日均用量(36.37±3.84)U/d显著低于对照组(48.13±4.07)U/d;治疗期间,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18%(18/100)显著高于观察组4%(4/100);较对照组(15.74±4.43),观察组血糖复常时间短(7.56±2.21),两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血糖水平尽早复常,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刘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