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嫦颖
目的 研究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的疗效作用,探讨其治疗总有效率.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我院前来就诊的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其中40例为实验组,剩下的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稳心颗粒治疗,实验组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有显效患者14例,无效患者4例;对照组有显效患者的9例,无效患者11例,两组患者经对比证实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结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具有积极的效果,可以有效减少室性早搏次数,改善心律失常症状,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分析丹东市无偿献血工作现状,发现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推进丹东市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 分析丹东市2011年~2015年的无偿献血情况,围绕献血趋势、献血量、二次献血比例、献血人群职业及文化程度等展开分析.结果 丹东市无偿献血呈逐年上升趋势;400 mL比例较高,5年平均达到82.7%;二次献血人数比例稳定,均保持在50%以上.献血人群中干部献血比例低,献血主力为中低教育程度者.结论 根据分析结果 ,明确干部为重点宣教人群,农民是重点壮大人群,合理调整献血者队伍结构,保证血液供应.
作者:李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讨论延续护理对糖尿病院外使用胰岛素泵患者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40例院外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教育,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院外的血糖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续护理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对糖尿病院外使用胰岛素泵患者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
作者:曹玉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死亡、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4.2%、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22.9%,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3±4.2)d,少于对照组的(27.4±3.5)d,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37/48),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萍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参芪癌克胶囊急性毒性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给药剂量分别为6 g/kg、30 g/kg、60 g/kg 3个剂量(分别相当于人用量的1、5、10倍),观察给药后1周内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结果 给药后1周内小鼠无死亡并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 参芪癌克胶囊LD50>60 g/kg,临床上用药相对安全.
作者:党明安;孟晓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抽取85例作研究对象并遵照随机抽样法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n=43)进行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n=42)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复发率是2.33%(1/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36/42),复发率是9.52%(4/42);上述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6.98%(3/43)、4.76%(2/42),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王天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对精神障碍患者围术期实行风险识别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与B组,各15例.对A组患者实行风险识别护理,对B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A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3.33%)高于B组患者(6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精神障碍患者实行风险识别护理,可提升患者围术期治疗依从性,促使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奕含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个性化护理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盲选120例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进行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盲选60例为对照组选择常规骨科护理,其余60例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管理、出院指导等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Harris评分的改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从个性化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来看,实验组患者存在的问题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个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度和生活水平,因此临床上应大力推广个性化护理.
作者:符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延长比阿培南输液时间治疗ICU患者重症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临床判断需要接受比阿培南输液治疗ICU重症感染患者70例,依据给药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30 min输注用药,观察组40例延长3 h输注用药,对比两组用药效果.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用药输注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 延长比阿培南输液时间治疗ICU重症感染患者,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短期输注.
作者:李慧;周曙俊;王大明;刘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我市死因监测工作的漏报情况,从而准确的估计我市的人群病死率;找出我市死因监测工作漏报的原因,以便于进一步完善死因监测工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我市21个乡镇中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3个行政村开展2012年~2014年的死因漏报调查工作.通过村委会、殡葬部门、户籍管理部门等多个途径收集居民死亡数据,与死因监测常规报告系统里的数据核对,确定漏报名单,统计漏报率.结果 被抽中三个乡镇的9个行政村2012年共漏报4例,漏报率4.82%;2013年共漏报8例,漏报率7.34%;2014年共漏报6例,漏报率5.61%.结论 凤城市死因监测工作虽然已经纳入规范化管理多年并且是国家的死因监测点,但是仍然存在漏报现象.应该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工作,加大对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防保医师以及各村医师的督导、培训力度,杜绝漏报现象的发生,不断的完善死因监测工作.
作者:孙秋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脑室镜结合脑室外引流术共同医治脑室出血的疗效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脑室出血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单纯采用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64例为引流术组,脑室镜下施行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63例为脑室镜组.为期1个月,评测两组病患血肿清除率、GOS评分、平均引流时间及GCS评分.结果 经GOS、GCS评测,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神志均好转,相比引流术组,脑室镜组病患在躯体残疾改善幅度、感官认知的恢复、生活自立能力的加强、言语表达能力改观幅度较大,(P<0.05).另外,脑室镜组血肿清除率大幅高于引流术组,不仅手术疗效更佳,引流用时方面脑室镜组也更佳快捷有效,(P<0.05).结论 脑室镜的应用,为传统脑室外引流术医治脑室出血的成效提供了飞跃性进展,是目前临床上医治脑室出血病死率较低,病患意识恢复大幅度转好,缩短手术用时,降低血肿量的可行方案.
作者: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影响免疫组化染色质量的因素,总结提高染色质量.方法 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标本及时充分的固定、组织的正确处理、合适的抗原修复和合理运用缓冲液和稀释液,保证染色试剂的有效浓度和有效期,合适的烤片温度和时间,正确的制片方法 等.结果 保存了组织抗原的免疫活性,极少出现非物异性背景染色和假阳性反应.结论 认真对待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避免不良现象发生,可获得满意的染色结果 .
作者:阮顺爱;蔡爱英;林秀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深入探讨观察风险意识作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以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行风险意识管理.结果 统计结果 显示,两组患者在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占优(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将风险管理作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不仅能够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值得借鉴.
作者:孙岳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比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经两种钢板固定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经皮微创钢板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方面,两组患者的术后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适应证一样的基础上,在对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和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相比,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手术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优势更加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钱鹍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探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通过对其报告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各科室从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收集到的抗菌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有无过敏史)、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药物类别、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累及组织器官、不良反应的表现等).结果 18岁及以下、5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患者,有既往过敏史,给药类别为头孢类、青霉素类以及氟喹诺酮类,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其不良反应发生位置主要位于皮肤及附件.结论 抗菌药物药物使用过程中,年龄、既往过敏史、药物类别、给药途径等都会对不良反应的发生造成影响,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累及多系统、结构,要把握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
作者:黄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延续护理模式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骨科中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的患者中随机性的选择120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延续护理,对两组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应用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明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方法 与治疗措施.方法 在统计学原理指导下选取某段时间内收治的原发性胆汁肝硬化患者84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并在随机数表法原理的指导下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显著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 基础上予以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过程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异甘草酸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分析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颈介入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全身化疗方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菌阴转率、空洞必合率以及病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以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观察组(40例)和采用常规根管治疗的对照组(40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 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治疗有效率和远期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牙髓炎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恢复速度快,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军杰;徐幸;郭睿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对喉源性咳嗽患者使用中医证候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4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中医证候分型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均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喉源性咳嗽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中医证候分型的方法 治疗能够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其安全性也能够得到保证,有着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董国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