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萍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以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观察组(40例)和采用常规根管治疗的对照组(40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 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治疗有效率和远期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牙髓炎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恢复速度快,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军杰;徐幸;郭睿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神经毡蛋白-2(Npn-2)是轴索引导中介脑信号蛋白3F(SEMA3F)的受体,Npn-2基因突变会造成发育中的脑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失衡,改变突触的可塑性,Npn-2的基因突变与孤独症、癫痫、恶性胶质瘤相关.Npn-2在儿童癫痫、儿童智力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以及上述3种疾病的合并症中已被识别.有关Npn-2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的基因、分子、细胞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探索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彩霞;杨光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它脂溶性高,镇痛效应强,适用于人工呼吸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及重症监护室内的镇静、镇痛都有广泛的应用,它起效迅速,半衰期短,并且对心血管、胃肠道、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广泛应用于患儿的镇痛治疗.本文就芬太尼的药理学特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在PICU的应用.
作者:吕晓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继发龋为发生于充填体外缘的龋损,是更换充填体常见、重要的原因之一,它伴随充填技术产生而产生并与其同步发展.临床上,不论采用何种材料作为填充体都不能避免继发龋的发生,且不论是乳牙还是恒牙的填充都会存在较高的继发龋发生率.但根据不同龋损的位置及范围等方面合理选取充填方法 能够较为有效的控制继发龋的发生.本文主要对继发龋的概念、诱因和不同充填方法 在预防继发龋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琳;黄明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脑室镜结合脑室外引流术共同医治脑室出血的疗效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脑室出血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单纯采用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64例为引流术组,脑室镜下施行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63例为脑室镜组.为期1个月,评测两组病患血肿清除率、GOS评分、平均引流时间及GCS评分.结果 经GOS、GCS评测,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神志均好转,相比引流术组,脑室镜组病患在躯体残疾改善幅度、感官认知的恢复、生活自立能力的加强、言语表达能力改观幅度较大,(P<0.05).另外,脑室镜组血肿清除率大幅高于引流术组,不仅手术疗效更佳,引流用时方面脑室镜组也更佳快捷有效,(P<0.05).结论 脑室镜的应用,为传统脑室外引流术医治脑室出血的成效提供了飞跃性进展,是目前临床上医治脑室出血病死率较低,病患意识恢复大幅度转好,缩短手术用时,降低血肿量的可行方案.
作者:于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银杏达莫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各有30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肌力恢复情况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潘俊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收集高血压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强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平均血压值、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血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血压得到更佳控制,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翠平;孙巽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析深Ⅱ、Ⅲ度烧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的80例深Ⅱ、Ⅲ度烧伤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4.0±1.1)分,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0±1.8)分、20.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深Ⅱ、Ⅲ度烧伤患者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的护理方式.
作者:韩素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个性化护理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盲选120例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进行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盲选60例为对照组选择常规骨科护理,其余60例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管理、出院指导等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Harris评分的改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从个性化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来看,实验组患者存在的问题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个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度和生活水平,因此临床上应大力推广个性化护理.
作者:符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sCys-C、uNGAL、uKIM-1及uIL-18联合检测在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共256例,以急性肾损伤的评比标准为诊断标准,将256例患者分为AKI组(包括1期、2期以及3期)和非AKI组,然后对各组患者的sCys-C、uNGAL、uKIM-1及uIL-18水平进行检测并作出比较,并绘制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来评价sCys-C、uNGAL、uKIM-1及uIL-18单独寄联合检测对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非AKI组患者的sCys-C(1.13 mg/L)、uNGAL(82 mg/L)、uKIM-1(0.67 mg/L)及uIL-18(103 mg/L)水平明显要低于AKI组患者sCys-C(1.90 mg/L)、uNGAL(174 mg/L)、uKIM-1(1.63 mg/L)及uIL-18(158 mg/L),二者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Cys-C、uNGAL、uKIM-1及uIL-18是诊断早期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其特异性与敏感性优于传统标志物,四项生物标志物检测在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及价值.
作者:倪咏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如何提高采供血工作的护理质量展开探讨,以期为血站的护理安全提供充分保障.方法 我站于2014年7月开始组建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并对组员进行系统培训.各小组成员则严格履行自身职责,坚持每日对工作进行自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整改.结果 与组建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之前相比,组建后的献血者满意度、用血医院满意度、一针穿刺成功率均发生显著升高,采供血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则明显下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可充分促进血站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的增强,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全面促进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仁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IL-23是主要由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主要能促进CD4 T细胞增殖,促进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可以调节树突状细胞的共刺激功能.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IL-23参与许多炎症、肿瘤及自身免疫病.本文主要综述IL-23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鑫;官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死亡、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4.2%、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22.9%,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7.3±4.2)d,少于对照组的(27.4±3.5)d,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37/48),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萍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荟萃分析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万方等数据库,纳入晚期卵巢癌治疗过程中应用新辅助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软件对相关结局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6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654例患者被纳入此项研究.Meta结果 显示:采用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提高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比例[OR=0.25,95%CI(0.15,0.41)];采用新辅助化疗组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病死率明显降低[OR=6.99,95%CI(2.07,23.59)];采用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OR=2.71,95%CI(1.98,3.70)];新辅助化疗组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OR=0.46,95%CI(0.28,0.74)].而在2、3、4、5、6年生存率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晚期的卵巢癌患者,术前辅助化疗可以增加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概率,明显降低术后28 d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提高1年生存率,而在远期生存率方面未见改善.
作者:郑祥钦;张宇龙;宋建榕;林园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方法 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39例)中,综合护理应用在实验组(39例)中,对两种护理方法 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护理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总有效率为79.49%,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中采用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病情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金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出87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将其按护理方法 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改善预后,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于晓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针对胎盘前置孕妇减少其术中出血量的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以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所接收的胎盘前置孕妇中任选32例,其中16例按照常规方式促子宫收缩药物治疗,配合宫腔填塞纱布进行预防出血治疗,为对照组,而另外16例,则使用卡孕栓以及欣母沛联合术中缝合进行预防出血处理,为观察组.针对预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与本次与研究中,观察组在术中以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卡孕栓、欣母沛联合缝合的方式对前置胎盘孕妇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可在该类患者中运用.
作者:李桂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延续护理模式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骨科中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的患者中随机性的选择120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延续护理,对两组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应用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明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王忠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小剂量低分子肝素作用于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抽签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静脉补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入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AFI、S/D比值比较、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剖宫产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在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入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方法 值得借鉴.
作者:李嫣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