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危机管理理论的应用

杨璐璐;薛晓莹;陈海玲

关键词:呼吸科, 安全管理, 危机管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对呼吸科安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呼吸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在其中应用危机管理理论,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 通过在本科室应用危机管理理论,科室中护理危机事件出现的次数和没用上实施危机管理的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呼吸科护理的整体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科室护理的满意度也极大程度的得到了提升.结论 通过将危机管理理论应用在呼吸科的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使得科室中的不良事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促进了呼吸科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麻醉状态下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护理配合研究

    目的 探析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接受麻醉状态下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50例,利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配合,观察组50例,通过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检查中与检查前比较心率、呼吸、收缩压、舒张压、氧饱和度均差异不大,对照组除氧饱和度变化不大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出现明显波动;观察组胃镜、结肠镜检查及检查后清醒用时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麻醉状态下接受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中能够保证检查顺利、有效进行,提升患者接受检查中的舒适度,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审核通过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芬太尼麻醉,实验组采取靶控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插管1 min、手术开始、术后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患者插管1 min、手术开始、术后5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对照组更加稳定(P<0.05);实验组患者拔管时间、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手术中采取靶控瑞芬太尼麻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术后清醒快,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彦轩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误服断针导致胃穿孔1例报道

    消化道异物在急诊较为常见,大部分消化道异物会随粪便排除,少数需要内镜或者手术治疗.而误服金属缝纫针导致消化道穿孔报道较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误服缝衣针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袁佳;樊锐;杨晓英;朱玉琴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给予单纯阿托伐他汀的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的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通过不同方法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有所改善,B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各种不良反应,A组高于B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可取的较高的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心功能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PI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PI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女性盆腔炎(PID)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5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治疗有效率及疾病复发率)及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242,P=0.0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2%)要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χ2=6.253,P=0.026);在半年的随访调查中,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3.64%,对照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20.00%,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χ2=16.327,P=0.000).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女性盆腔炎疾病疗效满意,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高,短期疗效好,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金英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胃肠炎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014年~2015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应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则在观察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观察组患者,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临床疗效明显,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尽早摆脱疾病的干扰恢复健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明显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滕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杨璐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曲马多的药理学特点及其依赖性调研

    曲马多是临床上较为广泛应用的中枢作用镇痛药,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且依赖性较弱,国际上对曲马多滥用及不良反应的监测表明,滥用曲马多的发生率较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曲马多滥用的情况逐渐增多,本文对曲马多的药理学特点进行分析,调研其产生的依赖性.

    作者:张志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的临床影响.方法 此研究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挑选法,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中,抽取160例患者纳入到讨论中,此160例患者均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方式治疗,在护理方式上有所差异,按护理方式分对照组80例(常规护理)和80例研究组(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状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6.25%比对照组23.75%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引流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每日引流量,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疾病者相应护理干预,可保证置管引流可行性,确保有效性,引流时间得到缩短,可减少其费用支出,降低患者疼痛度,对患者康复存在较大的有利作用.

    作者:苏婷婷;吴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冲任失调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育龄期女性痤疮患者共7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予以患者治疗,对照组使用西药盐酸米诺环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在进行研究之前,统计患者基本资料,如年龄,患病周期等.结果 在治疗开始至一段时间内,对照组治疗患者的有效率高于观察组,随着治疗进行,在治疗中期及后期,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产生的概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体温指导下,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女性冲任失调性痤疮,能够长期、有效的治疗患者皮疹症状,且该治疗方法能彻底根除皮疹症状,兼顾指标又治本的目的.其不良反应远比盐酸米诺环素小.

    作者:李晓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究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方法 选择本院不同时间段的护理人员划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一组为观察组,时间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并对对照组护理人员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于2015年9月开始对护患纠纷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工作责任心.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张剑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情况的调查.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正患者(总计914颗牙齿),对患者总体与不同牙位牙釉质脱矿情况予以调查.结果 40例患者(总计914颗牙)中,有18例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脱矿率45%;914颗牙齿中86颗牙出现牙釉质脱矿,占9.41%;914颗牙中0级脱矿、1级脱矿、2级脱矿、3级脱矿分别占87.64%、6.89%、4.60%、0.87%;脱矿发生率前三位为上侧切牙、上中切牙、下侧切牙;治疗前两组软垢指数的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软垢指数均有一定下降,但每天刷牙频率超过三次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脱矿指数的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脱矿指数均有一定上升,但每天刷牙频率不足三次组患者的上升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 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正会提高牙釉质脱矿发生率,需要对其给予及时的处理与有效防治.

    作者:索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儿62例,依据患儿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每组患儿比例各31例.接受西替利嗪滴剂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接受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高,复发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检验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慢性荨麻疹予以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效果理想,不仅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可以使复发率进行降低,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作者:高瑾;王婧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重症H7N9病毒感染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5例诊治分析

    目的 提高临床工作者对重症H7N9病毒感染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认识水平.方法 对入住我科11例重症H7N9病毒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重症H7N9病毒感染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acut kidney injury,AKI),其中女2例,男3例,年龄在28~74岁.入住ICU时1例出现肌酐升高,2例尿素氮升高,4例肌酸激酶增高.入住ICU 24 h后2例少尿,4例肌酐升高.5例均出现镜下血尿,但无肉眼血尿,4例出现蛋白尿,1例高比重尿,2例低比重尿.1例血BUN/血Scr>20,所有患者均使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其中1例肾功能恢复,其余4例肾功能未恢复.5例患者均并发有ARDS,其中4例合并感染性休克,1例合并心源性休克.5例患者出院1例,死亡4例.结论 AKI在重症H7N9患者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因素的.H7N9病毒感染合并AKI的患者病死率高,需加强H7N9病毒感染患者肾功能的监管.

    作者:朱烽烽;沈兴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颌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讨论研究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其恢复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骨伤科颌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提供常规日常护理干预;B组在此基础上提供完善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时间等指标.结果 完善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A组的90.0%(P<0.05);术后恢复时间B组(8.1±3.8)d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11.2±5.2)d(P<0.05).结论 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完善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既能够在术前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术后缩短恢复时间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王聪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建立泰乐(盐酸特拉唑嗪胶囊)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

    目的 建立泰乐(盐酸特拉唑嗪胶囊)1 mg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新方法.方法 参考《中国药典》2015版,采用平皿法以及薄膜过滤法(冲洗量300 mL),接种6种试验菌测定其回收率.结果 适用性试验中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均在0.5~2.结论 该方法可行有效,能用于泰乐(盐酸特拉唑嗪胶囊)1 mg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周蓉;陈小燕;余晓燕;刘卫;叶红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传染病病房护理质量中的效果

    目的 分析传染病病房中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50例传染病病房中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以及分层次护理管理.结果 两组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染病病房中实施护理管理时,通过分层次护理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李宁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教学模式的探讨

    调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培训的现状,探讨改进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教学模式.结合我院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技能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不断调整培养模式,加强培养过程监管,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机制,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的培养质量.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新模式的开展,有效改善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教学质量,提高了住培生临床操作技能水平.探索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技能培训的教学新模式,为提高住培生综合素质、持续改进培训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连鸿凯;谢攀攀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呼吸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危机管理理论的应用

    目的 对呼吸科安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呼吸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在其中应用危机管理理论,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 通过在本科室应用危机管理理论,科室中护理危机事件出现的次数和没用上实施危机管理的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呼吸科护理的整体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科室护理的满意度也极大程度的得到了提升.结论 通过将危机管理理论应用在呼吸科的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使得科室中的不良事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促进了呼吸科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

    作者:杨璐璐;薛晓莹;陈海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开腹手术和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上明显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应用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可起到更加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王雪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