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手术行泌尿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伟

关键词:膀胱肿瘤, 泌尿造口, 综合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手术行泌尿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膀胱肿瘤手术行泌尿造口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 EORTC QLQ-C30)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功能量表评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均显著增加(均P<0.05),症状量表评分(疲乏、恶心呕吐、疼痛)、单项评分(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均显著下降(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症状量表评分、单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膀胱肿瘤手术行泌尿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陪伴式情感干预对甲亢所致精神障碍矫治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亢所致精神障碍采用陪伴式情感干预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甲亢致精神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陪伴式情感干预,并预后观察,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与陪伴者关系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甲亢所致精神障碍陪伴式情感干预,可优化患者与陪伴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海滨;张赛春;曾婷;刘宏珍;安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2013年8月9日至2014年8月9日,我院骨科接收8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随机将8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分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法基础上行分阶段的精心护理。结果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组的整体护理有效率(100.00%)要高于对照组(73.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并发症出现率,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4.76%)低于对照组(14.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精心护理的胸腰椎结核患者,不仅护理效果好,少有并发症,且依从性高,为了保证胸腰椎结核患者的手术效果,必须给予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措施。

    作者:曹艳华;雷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程舒适护理在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全程舒适护理在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泌尿外科收治的合并糖尿病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全程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切口愈合情况、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焦虑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前空腹血糖为(7.51±2.17)mmol/L,对照组为(7.62±2.09)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空腹血糖为(7.82±2.21)mmol/L,对照组为(8.54±1.79) 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切口一期愈合占84%,对照组占66.67%;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为5.33%,对照组为17.33%;实验组住院时间(11.48±4.75)d,对照组为(14.09±5.0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时焦虑得分(61.08±4.32)分,对照组得分(60.97±4.5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出院时焦虑得分(47.63±2.95)分,对照组得分(49.08±3.12)分;实验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94.22±8.65)分,对照组得分(88.79±9.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程舒适护理有助于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减轻不良情绪,维持良好心态,使术前、术后血糖水平维持在平稳状态,从而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促进患者的恢复,并使护理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班彩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术后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和功能锻炼措施。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康复情况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相关知识的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肢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西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在急诊外科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急诊外科施行清创缝合病人的应激反应、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法将我院急诊外科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施行清创缝合术的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肾上腺激素水平( E)、血压、心率的变化,比较术中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术后血压、心率、E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但对照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升高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中度、重度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968,P=0.007);护理满意度93.18%高于对照组78.57%(χ2=4.835,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清创缝合急诊病人负性情绪应激反应,使患者术中血压、心率保持平稳,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对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Clinic Pathway,CP)对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前与实施电子化临床路径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文书质量、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书质量、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有利于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体现优质护理的内涵,达到优质护理的工作目标。

    作者:田萍;张颖;王淼;李星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疲劳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的疲劳程度、个体特征对其疲劳的影响,为手术室护理管理,缓解护士职业疲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方式,调查长春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护士279人,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疲劳评定量表收集资料。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疲劳程度处于高水平。不同性别、收入、婚姻状况、受教育情况、学历、年龄的护士所经历的疲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是易感疲劳的群体,应根据其个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员管理,缓解职业疲劳。

    作者:牛亮;梅松丽;张立新;李世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复合组织缺损的护理

    目的:总结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复合组织缺损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2例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复合组织缺损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供受区皮肤准备等。术后详细了解手术经过,特别强调该骨皮瓣血供观察与普通皮瓣观察的区别,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张力﹑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卧位适当,病室环境适宜,保持患者良好心情,后期加强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本组患者中仅1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经护士及时观察发现,汇报医生拆除部分缝线加强换药积极处理后皮瓣成活,其余11例逆行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均顺利成活。所有患者均为Ⅰ期愈合,未见皮肤溃疡、磨损等情况,拇指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依据拇桡侧指背动脉筋膜蒂掌骨皮瓣血运的特点开展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判断血管危象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而提高骨皮瓣移植成活率,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脑梗死并发精神障碍患者自我认知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我认知状况,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TSCS)对65例脑梗死并发精神障碍患者和65例健康人群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脑梗死并发精神障碍患者TSCS总分及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各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而自我批评因子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1)。结论脑梗死并发精神障碍患者自我评价较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应引起临床医护工作者的注意。

    作者:杨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进行比较,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合理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表对早产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表对早产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儿使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表,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进行量化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胎龄、出生体质量、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原发肺部疾病、是否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结果实验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康复时间短(P<0.05)。两组中患VAP患者的病原菌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表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中的应用,能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马喜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诊疗效果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心脏介入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按照实施护理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一般护理及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术前、术中、术后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合作程度、心理焦虑状态、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出院前的满意程度,合作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焦虑自评量表(S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治疗中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合作程度,缓解患者焦虑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减少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芳蓉;肖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氧疗联合使用造口粉及安普贴治疗失禁性皮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氧疗联合使用造口粉及安普贴治疗失禁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收治的失禁性皮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25例。 B组患者给予尿管留置、局部清洁、鞣酸软膏涂抹患处等传统治疗方案,A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使用氧疗联合造口粉及安普贴方案。治疗结束后行为期3~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皮损愈合时间,会阴部位皮肤状况与皮炎愈合后再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PAT评估得分明显低于B组( P<0.05),皮损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 P<0.05)。随访期内,A组患者总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IA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疗联合造口粉与安普贴方案,疗效显著,皮炎愈合后再复发风险较低。

    作者:陈文姿;云燕;李琳;赵晗;魏晓微;王金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 APACHEⅡ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减少并发症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ICU收治的28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及ICU治疗期间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入院7 d后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Brussel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的时间、ICU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排痰量多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感染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ICU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

    作者:刘桂兰;周静;马利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股骨远端 C型骨折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对股骨远端C型骨折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的手术措施及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两组患者均采用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进行手术治疗,然后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采用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病情观察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并发症防控等护理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总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股骨远端C型骨折髁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患者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疗效和护理质量,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渐进式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渐进式雾化吸入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渐进式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喘憋缓解率(88.89%)高于对照组(86.67%),且观察组患者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渐进性雾化吸入治疗能明显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时出现的支气管痉挛、胸闷、憋气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作者:杨华;孙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加用全面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值和SDS评分值均显著改善(均P<0.05),患者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型等因子的评分值均明显降低( 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专科护理指导对患者自护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理指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专科干预小组进行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自护水平、健康信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在疾病的重视程度、了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及信任医护人员的健康信念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专科护理指导使糖尿病健康宣教更具专科特色和规范性,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蔡津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前手术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并分析心理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前手术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手术前的SAS评分结果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科显著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前手术应激及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温娟;倪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肥胖妇女孕期及分娩过程中的护理研究

    目的:孕妇肥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作威胁孕妇及胎儿健康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身体质量指数( BMI)超过40的肥胖孕妇如何进行保健及围产期护理人们知之甚少,本研究探讨肥胖妇女孕期及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妇产科且BMI≥40的孕妇153例为研究对象,临床研究其孕期护理及分娩的相关情况。结果 BMI≥40的孕妇孕期享受到的护理服务有限,护理人员经验也不丰富,大多数妇女怀孕正常,无任何并发症,几乎有一半的女性后需要剖腹产( n=74,48.4%)。结论临床研究表明当前产科护理服务并不能完全满足此类妇女的护理需求,针对此类人群急需开展有效而有针对性的护理研究。

    作者:单卫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