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剖宫产是提高孕产妇安全分娩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由于孕产妇对于产程过程的不理性担心,以及社会对于剖宫产安全不合理偏好,导致我国剖宫产率迅速上升。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二胎政策放开,剖宫产后再次怀孕生产孕产妇急剧增多。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局部愈合形成子宫瘢痕,可能影响孕产妇再次妊娠分娩安全性。研究表明[1-3]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较首次阴道顺产者带来围生期相关妊娠并发症风险增加。研究资料表明[2]围生期孕产妇前置胎盘、瘢痕妊娠、胎盘粘连植入、产前、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等风险增加,术后粘连也增加了再次手术时周围脏器损伤风险[4-7]。如何降低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孕期风险,获得安全的再次妊娠,需要医护与患者的共同努力。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再次妊娠瘢痕子宫下段肌壁厚度与分娩时机相关问题。
作者:高凤春;王翠丽;王雁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采用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26例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无明显不良反应现象,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有推广价值。
作者:彭文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需求,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另外30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相应护理干预,并对统计分析2组的疗效、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在2组的治愈率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P<0.05),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利于后续康复中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使得预后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显著提高治愈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应当推广使用。
作者:尹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治疗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各种阴道成形术的利弊,以寻求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共18例,均采用人工造穴,用不同覆盖物覆盖。腹膜代阴道成形术11例,阴股沟带蒂皮瓣阴道成形术3例,全厚游离皮片阴道成形术4例。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人工阴道的满意程度。结果①术后并发症:阴股沟带蒂皮瓣手术患者的术后切口疼痛明显,患者较痛苦,活动受影响;各种成形术都有覆盖阴道壁组织脱落的情况发生。②腹膜成形阴道质地硬,定制的模具常难以置入,需改用小模具逐步扩张。带蒂皮瓣阴道成者及全厚皮片阴道成形者人工阴道均能容两指,顺利置入定制的模具,且人工阴道壁柔软,有近似于正常阴道黏膜的弹性。结论经过我们几种阴道成形术方法的对比,认为中厚皮片阴道成形术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肖卫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介入术联合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两组均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替罗非班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0 minTIMI血流分级为Ⅲ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未出现明显差异, 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关脉注射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情况,同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患者良好预后奠定基础。
作者:牛进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视力指的是视网膜辨别光影的能力,视力的好坏,主要也是由视网膜辨别光影能力的大小决定的。当眼睛的屈光介质变得浑浊时,视力就会下降。而立体视觉是一类高级的视力,主要来自人类视觉的深度感。生活视力和立体视的发育,都是随着眼睛的发育而发育的,并且是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逐渐完善的。本文对生活视力与立体视发育情况进行了探究,做出以下分析。
作者:吴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甲乐治疗围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300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0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的治疗措施,治疗组给予口服优甲乐进行治疗,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TSH、FT4水平以及新生儿神经智力发育情况。结果新生儿年龄在14~30个月时检测神经智力发育情况,治疗组孕妇TSH、FT4水平恢复正常,MDI与PD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甲乐治疗围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兰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腕关节病变诊断中X线、CT以及MRI的诊断结果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实施诊断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CT以及MRI诊断,并对患者腕关节实施CT和MRI扫描。结果诊断结果两两对比均差异显著,P均<0.05;其中MRI的临床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式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腕关节病变诊断中,X线、CT以及MRI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其中MRI的临床应用价值要高于其他两种。
作者:李真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率,为加强医院合理用药的管理,更好的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指明方向。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按照给药途径、药品类型、患者年龄等进行分析。结果在180例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占30%,心血管系统药占23.89%,中成药例占23.33%位居前三位。ADR多发于60岁以上患者,占53.89%。结论在重视ADR监测上报工作的同时,要同步加强临床药学其他方面的工作,要深入临床深入患者,规范临床合理用药,预防并减少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李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操作,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34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实施,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同时在围手术期给予了科学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病发症状。结论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后实施科学护理操作,能够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铁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结果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时间:生后10 min~6 h。②男女比率2.63∶1。③本组29例患儿,病死率20.69%,未愈占13.79%,好转及治愈率65.52%。④死亡患者死亡时间:生后3 d内。5.29例患儿中20例孕母合并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等妊娠期并发症;29例患儿中早产24例;体质量<2500 g 21例;剖宫产18例。⑤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PaO2、OI值明显升高,PaCO2、FiO2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时间窗窄,临床症状重,辅助通气时间长,并发症及合并症发生率高。早期发现,经及时、合理的辅助通气治疗、及早使用固尔苏(猪肺磷脂注射液),多数患儿预后良好。②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母亲妊娠期并发症等为本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继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早期临床诊治进行探究。方法择选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40例胎膜早剥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有15例并发胎膜早破,27例未出现胎盘早剥,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发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胎盘早剥,其次是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8.02%。结论在临床上,胎膜早破是诱发胎盘早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密切患者的临床表现,且加强胎心监护与B超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继而保障母婴的生命健康。
作者:朱永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白蛋白尿在SLE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诊断为SLE的患者,共计8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血尿素氮、尿肌酐。②研究组和对照组24 h尿白蛋白。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血尿素氮、尿肌酐分别为[(5.4±1.2)mmol/L、(12.4±3.5)mmol/d]、[(4.9±1.1)mmol/L、(12.1±4.2) mmol/d)],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24 h尿白蛋白分别为[(59.6±12.5)mg/L、(13.4±6.7)mg/L],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24 h尿白蛋白的测定有助于了解SLE患者是否有早期肾功能损害,从而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
作者:杨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治疗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卵巢成熟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宫内膜囊肿、妊娠黄素瘤的发生率分别是41.67%、25%、16.7%、4.17%、4.17%,全部给予手术治疗。结论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患有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孕妇,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周倩;郝烁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Cys C(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检验在诊断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9例原发性高血压疑似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99mTc-DTPA(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清除率为标准,将1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肾损伤组与对照组,肾损伤组63例,对照组96例,均进行Cys C检测,分析Cys C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肾损伤组患者血清Cys 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早期肾损伤组血清Cys C>1.26 mg/L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检验在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书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率降低值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LVD、LVS、LVEDV和LVES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SV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快和平均心率降低值均大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报告1例高血压和1例心功能不全,不良反应总率为3.92%(2/51);对照组报告2例水肿,1例乏力,不良反应总率为5.17%(3/51);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既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率水平,又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并推广意义。
作者:陈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通过总结近3年我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卫生项目实施成效,分析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项目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促进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牟淑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合并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96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抗生素—头孢替安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血糖水平不存在较大波动。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2.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好转时间、肺外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及X线胸片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不会对患者血糖水平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效果显著,具有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志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镇痛治疗在目前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药物治疗中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使用多是各自应用,没有一个相应的临床路径相对应。这就导致了目前应用的混乱。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特提出笔者的一些体会和观点。
作者:李永胜;孙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高位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80例临床资料。结果显示:一次性治愈77例,占96.2%;住院时间7~25 d,平均16 d;随访2~3年,无复发;后遗肛瘘3例,占3.8%,3~6个月后再次复发形成肛瘘,行二次手术治愈。结果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手术一次成功,避免了切开引流后遗肛瘘。结论该术式操作简便,疗程短,疗效可靠。
作者:刘喜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