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陈颖;王立媛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妊娠期糖尿病,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验组)以及57例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孕妇(对照组)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两组孕妇均实施空腹血糖、餐后1h、餐后2h血糖以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检测,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孕妇均实施空腹血糖、餐后1 h、餐后2 h血糖以及血清总胆固醇检测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值以及总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为保证母婴安全,降低孕妇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应对其加强妊娠期健康体检,严格控制血糖代谢。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析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于本院体检且结果正常的7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BNP、hs-CRP和LVEF水平及观察组NYHY不同级别患者的BNP、hs-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BNP、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其心功能状态显著相关。

    作者:杨华芝;丁娅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针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倍他乐克与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针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倍他乐克与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6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倍他乐克组和依那普利组,倍他乐克组采取倍他乐克治疗,依那普利组采取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晚期和早期流速峰值比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那普利组的总有效率93.94%,倍他乐克组的总有效率72.73%,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高于倍他乐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效果优于倍他乐克,是一种心力衰竭的一线治疗药物。

    作者:努尔巴努木?沙吾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

    目的:探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过程中的效果和适应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治疗的患者12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修复的适应证状进行分析和总结,观察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效果。结果本次实验研究共有12例患者,其术后移位皮瓣均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的情况发生,创面均得到了Ⅰ期愈合,随访6~12个月后发现患者手功能丧失均<60%,供区下肢的功能正常。结论在对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运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供区创面供皮量大,不用吻合血管等特点和优势,手术的成功率和皮瓣成活率均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王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影响社区儿童预防接种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接种疫苗主要是指使用疫苗制剂直接在人体中进行接种的技术,接种疫苗能给人体提供抵抗相应病原体或者相似病原体的免疫能力,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辨认外来的病原体,通过筛选制造出能对病原体或者相似病原体产生抵抗的抗体,避免人体受到病原体的影响,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但是由于卫生中心自身的原因以及外界的干扰,使得社区儿童预防接种质量受到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提高预防接种质量,提高社区儿童的免疫能力。

    作者:彭应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医护理改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下尿路症候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改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下尿路症候群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收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随机性抽取40例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40例患者在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实施中医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的数据比对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在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给予中医护理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尿路症候群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韩旭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干预大便失禁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对干预大便失禁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ICU重症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策略,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干预大便失禁的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对干预大便失禁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效果显著,有效减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纪明哲;王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颗粒口服治疗,连续服用8周后停药。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停药后3个月随访观察,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gA、IgG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相比均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IgA、IgG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可显著增强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观察中药熏蒸与康复护理相联合用于骨折术后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与康复护理联合用于骨折术后的疗效。方法800例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与康复护理相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2个月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5%和75.00%,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治疗时,中药熏蒸与康复护理相联合的方法可以起到明显且迅速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李爱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升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对提升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活动,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情况、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施行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的落实率、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依托考昔治疗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依托考昔对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36例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依托考昔进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9.4%)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95.6%);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数为3例,对照组为9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托考昔进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病症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潘奇;陈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护理程序在术前心理护理中的实施要点解析

    目的:分析护理程序在术前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其实施要点。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于术前心理护理中采取护理程序,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中采取护理程序,可明显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兰朋霞;高淑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增加使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7.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发热、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的时间,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1例患者轻微腹泻;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1例腹泻,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使用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小儿肺炎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症状消失较快,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周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推拿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12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62例,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方法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给予合理的针灸配合推拿方法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减轻其痛苦,促进其身体康复,并且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讨论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和探索。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践进行探索总结。按照儿科病房相关特征,采取优质护理方法,提升护理理念,落实护士责任制,扩展健康教育模式等。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升,开展前(74.73%),开展后(91.57%);综合管理合格率提高,开展前(77.89%),开展后(95.79%),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护患矛盾缓解。

    作者:张九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分级康复护理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级康复护理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1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给予分级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半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半年生存率、未控率、复发率分别为94.00%、6.00%及2.00%,对照组分别为76.00%、24.00%、2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级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

    作者:荆冬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清癣外洗方联合克霉唑乳膏治疗手足癣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对手足癣患者采取清癣外洗方与克霉唑乳膏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在本院治疗的手足癣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清癣外洗方与克霉唑乳膏联合用药、克霉唑乳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与真菌学消除率。结果停药时两组的总有效率以及停药8周时两组的真菌学清除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停药8周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足癣患者采取清癣外洗方与克霉唑乳膏联合用药是可行的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姜洪起;于延;刘毓姿;王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是目前常用的元素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测量线性范围宽等优点,可进行血液、尿液中多元素同时分析。本文主要综述了ICP-MS的常见样品前处理方法(直接稀释法和微波消解法)、对于质谱干扰和非质谱干扰的校正、影响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并对ICP-MS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姜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实施康复训练护理的价值探析

    目的:探析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实施康复训练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另外25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6%,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作为1个疗程。结论应用康复训练护理可以明显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尽快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替吉奥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替吉奥单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一步研究肺癌患者替吉奥代谢相关酶表达水平与替吉奥疗效及毒性反应相关性。方法搜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共60例经病理学或组织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为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患者,既往患者接受过含铂类化疗方案(不包含分子靶向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患者据体表面积接受替吉奥胶囊口服,即BS<1.25 m2予80 mg/d,1.25 m2≤BS<1.5 m2时予100 mg/d,BS≥1.5 m2时予120 mg/d,分2次口服,d1~14,每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抽外周血检测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活性,胸苷磷酸化酶(TP)及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情况,均接受佳的支持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只接受佳的支持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控制率(CR+PR+SD)为26.67%(8/3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2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5个月。单纯支持治疗组mPFS和MST分别为1个月、3个月。两组比较实验组MST较对照组延长2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mPFS较对照组延长0.5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替吉奥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及血液学毒性,所有不良反应均无Ⅳ度情况发生。血DPD活性与实验组不良反应无明显相关性(P>0.05)。实验组TP(+)者总生存时间(OS)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均优于TS(-)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S(+)者总生存时间(OS)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优于TS(-)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治疗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TP、TS检测对预测替吉奥用于肺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翁洁;胡建兵;文芳;沈二冻;周强;谢王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时期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对卒中偏瘫患者早、晚期康复训练进行比较,判断何时进行康复训练效果佳。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共50例被确诊的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介入康复训练分为早期组(病程1个月)与晚期组(病程在3~6个月),康复训练过程中对2组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运动、协调能力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偏瘫患者实施康复训练,2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都有不同程度提升,同时,早期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后各指标表现明显优于晚期患者,2组存在显著差距(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具有应用价值,早期治疗能有效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陆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