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李勇;杨瑞

关键词:淋巴瘤, 病理, B 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 SP 染色方法。结果光镜下观察组织学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得出病理诊断结果及确切分型。结论通过对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及病理相关特征分析,采用正确及时的治疗,提高 PCNSL 的确诊率,并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长管理干预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护士长管理干预在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收治的住院患者15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为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75例则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护士长管理干预,评价分析不同护理实施后护理质量水平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护士长充分发挥其管理干预职能,可有效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实施效果显著。

    作者:徐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奥曲肽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及观察奥曲肽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组)24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奥曲肽组)24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 ACTH、Gas、SS 及 IL-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 ACTH 及 Gas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 SS 及 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奥曲肽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更为积极,对患者的疾病状态改善作用更为明显。

    作者:习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胆肠内引流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胆肠内引流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112例行胆肠内引流术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其经过胆肠内引流术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11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经过胆肠内引流术治疗后,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其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对手术后15 d 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有部分患者存在手术无法完全取出结石的情况。结论在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胆肠内引流术,是较为常规且有效的方式之一,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作者:白殿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内科实验员素质与能力的新探

    内科实验室是临床教学、科研及实验的重要场所,内科实验员工作责任大、节奏快,且处于高危区。如在临床实验中稍有疏忽,很容易发生差错及事故,所以要求内科实验员必须具有高度的爱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及敬业的精神,才能更好地为医学生服务。同时在临床实验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实验室各项工作制度及标准化操作规程,要赢得临床师生的信赖与尊重。为此,本文仅就内科实验员的素质及能力略做探讨,简要阐述。

    作者:李英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肛周湿疹的中西医外治进展

    肛周湿疹的治疗正逐渐朝着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方向发展,所以临床上应在不互相影响疗效及产生不良反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法治疗。

    作者:陈俊宇(综述);王鸿(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方式对盆腹腔粘连的影响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手术方式对盆腔粘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4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1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和对照组21例(斯塔克剖宫产手术),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及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子宫破裂、产后出血、胎盘前置、胎盘植入、盆腹腔粘连方面相比差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行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手术中应选择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还能够降低盆腹腔粘连情况,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肖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纳络酮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肺炎患儿采用纳络酮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纳络酮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症状缓解、惊厥消失、住院病程等方面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获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上采用纳络酮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药物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在常规基础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泮托拉唑静脉滴注)和对照组(采用解痉、抗感染等基础综合治疗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病(HP)清除率、临床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 HP 清除率(90.2%)明显高于对照组(77.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8/4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29/40),治疗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出现恶心、口干、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2.2%)相对于对照组(20%)明显偏低(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辛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并探讨护理对策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支气管肺炎患者74例,进行治疗方法选择、护理措施应用、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的实施和临床护理对策的应用,经统计,显效45例(60.81%),总有效率90.54%。结论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一致努力,使疾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沐舒坦雾化吸入对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显著,得到了预期的效果,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宁;杨继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胰腺癌多种治疗模式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系恶性肿瘤,多数胰腺癌是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由于胰腺癌的发病部位及病理特征导致其诊断及治疗难度极大,由于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转变导致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临床调查数据显示胰腺癌是预后效果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胰腺癌以中老年男性为主,而绝经后女性发病率与男性比较无显著差异,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1%,表明胰腺癌患者5年内几乎无生存机会。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难度较大,误诊、漏诊率极高,传统胰腺癌治疗方式为单纯手术切除联合辅助治疗,手术病死率较高而治愈率低下,随着现代医学的研究与进展,对于胰腺癌的临床治疗呈现出多样化治疗方法,可不同程度提高患者治愈率与生存率。本文就近年来胰腺癌的治疗模式进展展开综述。

    作者:谭启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10例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小儿脑积水临床治疗中,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脑积水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予以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评价治疗的效果。结果进行 CT 复查,显示患儿的双侧脑室额角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轻度脑积水患儿术后症状、双侧脑室额角宽改善显著,与中度与重度脑积水患儿相比,效果明显著(P<0.05)。结论小儿脑积水的治疗中,应及早的进行手术治疗,而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王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筛选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8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皮椎体形成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安全性及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所有86例患者在术后5~42 h 内,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其中75例患者腰背疼痛基本消失,另11例患者腰背疼痛得到中度减轻,患者并未有并发症发生。对所有86例患者进行3~5个月时间的随访,患者均未有新骨折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可增强椎体稳定性,恢复伤椎高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源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19例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19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持患者正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大限度的延缓疾病的发展。方法根据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结果老年痴呆患者较入院前各症状发展速度得到明显控制。结论系统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延缓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孙雪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尿病不同阶段胃运动功能的变化及其血糖对胃运动的影响

    目的:探究糖尿病不同阶段胃运动功能的变化以及患者血糖对胃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4例,分为 A 组(具有胃肠症状和并发症)患者32例和 B 组(无胃肠症状)患者22例,另选 C 组(健康志愿者)25例,利用核素法(核素胃排空检查和放射性核素分析等)观察糖尿病患者不同阶段胃运动功能的变化,并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研究血糖对胃运动的影响。结果 A 组患者全胃和近端胃 T1/2时间长于 C 组(P <0.05),2 h 近端胃存留率和远端胃存留率高于 C 组(P <0.05),远端胃排空速率低于 C 组(P<0.05);B 组患者全胃 T1/2时间长于 C 组(P <0.05),2 h 近端胃存留率低于 C 组(P <0.05),全胃和近端胃排空速率高于 C 组(P <0.05);A 组患者远端胃放射性计数较 B 组和 C 组显著增加(P <0.05),胃内食物分布异常;血糖检测结果显示,A 组患者血糖与各项胃排空指标无相关,B 组患者餐后2 h 血糖与全胃、近端胃和远端胃2 h 存留率呈负相关。结论不同时期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各不相同,早期多表现为胃排空正常,可伴有胃排空加速,晚期多表现为胃排空延迟;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肠症状的主要原因在于胃内食物异常,且早期患者血糖与胃排空率呈负相关,可加速胃排空。

    作者:张雷;宋利华;曹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改良根治术和传统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改良根治术和传统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年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清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为显著差异(P <0.05)同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相比传统根治术有着更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郝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与研究

    目的:研究并构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延续护理方案,为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本研究以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且处于康复期的6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康复期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康复期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受到延期护理干预。患者出院1年后,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回访调查,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语言功能恢复、脑出血复发、并发症发生、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肢体语言功能恢复率和护理满意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脑出血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康复期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依从性,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因而,延续护理模式应成为医院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并进一步规范完善,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作者:付春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眼肌麻痹38例病因探讨

    目的:了解眼肌麻痹的常见病因,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结果38例患者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3例,痛性眼肌麻痹3例,脑干梗死8例,脑干出血2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甲亢性眼肌麻痹2例,鼻咽癌1例,重症肌无力6例。结论眼肌麻痹病因复杂,临床确诊需谨慎,以免误诊、漏诊。

    作者:洪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诊疗工作有了新的突破,诊断正确率和治疗成功率均得到明显提高。本文基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疗现状,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对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苏一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价值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价值。方法将146例住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 SAS(焦虑自评量表)和 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和干预后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前 SAS 和 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 SAS 和 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常规护理前、常规护理后 SAS 和 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作用。可显著缓解或消除负性情绪,对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垂体瘤患者通过鼻蝶窦入路方式进行切除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状况的观察以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对于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24例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方式进行垂体瘤切除,且在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有关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垂体瘤经鼻蝶窦入路方式切除后,关于脑脊液漏情况的护理体会。结果手术后对于脑脊液漏情况的观察以及护理,患者的体位护理以及下床之前的三步法训练,以及健康教育等五方面,在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对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对脑脊液漏的情况重点关注,一旦发生相关情况,需要及时向医师进行汇报,并对治疗以及护理的方式进行合适的调整。结论对于采用经鼻蝶窦途径进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需要结合上述五方面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合适的护理。

    作者:张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