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寇菊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心肌缺血,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心肌缺血患者,观察选择中西医结合方法 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心肌缺血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心肌缺血患者的随机分组.A1组(观察组60例):临床选择中药+硝酸甘油的方法 进行治疗;A2组(对照组60例):临床选择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心肌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临床出现不良反应概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 两组心肌缺血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A1组明显高于A2组心肌缺血患者(P<0.05);在住院时间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A1组表现明显优于A2组心肌缺血患者(P<0.05).结论 针对心肌缺血患者,临床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进行治疗,能够将心肌缺血患者的预后质量有效改善,从而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患者表现出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以及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析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变.方法 入选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0例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列为A组,检测肺功能,并与50例肺结核(B组)及50例COPD(C组)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结果 A组肺功能异常发生率60.0%(18/30)显著高于B组22.0%(11/50)和C组32.0%(16/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和C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较差.

    作者:陈丽敏;张鑫;康书慧;李坤玲;齐花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防御素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广泛存在于生物物种中,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及免疫学活性,在先天免疫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防御素(defensins)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组内源性抗菌肽,其中,人类β-防御素(HBD)具有诱导表达特性,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1],现对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于堂;王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脑梗死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35)与实验组(3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以及肢体神经功能.结果 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以及肢体神经功能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管理,能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与肢体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预后满意.

    作者:冯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导乐陪伴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新生儿先天性斜颈发病率的影响,为新生儿先天性斜颈的产科护理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分娩的产妇共6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 分为两组,干预组300例实施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常规组300例实施传统方法 分娩.结果 干预组、常规组转为剖宫产产妇分别为87例(29.00%),125例(41.67%),干预组转为破宫产的比例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出现瘤样改变、肥厚及总发生率分别为1(0.33%)、15(5.00%)、16(5.33%),常规组出现瘤样改变、肥厚及总发生率分别为12(4.00%)、26(8.67%)、38(12.67%),干预组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过导乐陪伴的干预,不仅仅降低了剖宫产的概率,而且有效降低了先天性斜颈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荆冬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改良中药滴注灌肠装置对急性结肠炎大鼠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改良灌肠装置对急性结肠炎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改良组、传统组和模型组各10只,雌雄各半.30只大鼠均进行结肠炎造模,三组采用同样的中药进行灌肠,改良组采用改良灌肠设备进行给药,传统组采用传统的灌肠设备给药,模型组不干预.观察三组大鼠7 d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改良组7例痊愈,3例好转.改良组药物温度控制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改良后的灌肠设备对提高大鼠急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红石;孟晴;纪静;崔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析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析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再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是否有不良反应即安全性检查,HAMD评分,SDS评分等.结果 经过治疗后的观察对比,观察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HAMD评分,SDS评分和总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魏春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64层螺旋CT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64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分析重建成像结果 .结果 156条冠状动脉314个节段,发现不同程度狭窄、钙化、软斑块、肌桥.结论 心脏冠状动脉CTA作为一种评价冠心病的无创性的检查手段方便、快捷、准确性高,可以作为冠心病诊断和筛查的主要检查方法 .

    作者:张喜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品管圈对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的提升作用及实施要点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的提升作用和具体实施对策.方法 选取7名急诊手术室护士成立品管圈,在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实行的326次急诊手术中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成功率和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率为96.6%,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率为83.7%,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3%,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5%,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士急诊手术配合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护士急诊手术配合成功率,护士急诊手术配合能力得到很大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实施效果显著.

    作者:曹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分析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环节的控制与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手术室是医院发生感染严重的地方之一,也是医院控制感染的重要区域之一,现代医学技术领域里,洁净手术室是该领域的标志,也是现代化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走向成熟的重要依据.洁净手术室的净化空调系统对于降低手术感染率、尘埃数量、控制手术室细菌浓度以及温度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洁净手术室只能将细菌降低到一定程度,并不能消灭存在于物体表面或手术室里的病原微生物.因此,洁净手术室的消毒和清洁工作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中重要的,应实施正确有效地方法 对洁净手术室进行严格管理,运行洁净手术室的净化系统,在大程度上将手术中的医源性感染降低.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生物敷料A在大比例网状植皮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生物敷料A在大比例网状植皮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后的第1次四肢切削痂手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应用网状皮片移植+生物敷料A覆盖(拉网比例1:4);B组(10例)应用网状皮片移植加用油纱覆盖.结果 ①植皮成活率:A组明显优于B组;残创发生率:A组为1.5%,B组为8.6%(P<0.05);②愈合时间A组为(16±5)d,B组为(19±6)d(P<0.05);③远期观察瘢痕增生差异存在显著性(A组明显好于B组).结论 在烧伤早期手术中采用大比例网状皮片移植加生物敷料A覆盖,能很好的节省皮源,明显提高植皮成活率,加快创面愈合,创面愈合后瘢痕明显减轻.

    作者:王新波;赵春萍;刘付存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关于加强幼儿园营养膳食管理的意见

    幼儿园营养膳食管理是幼儿园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幼儿园营养膳食管理中,要对幼儿营养膳食的重要性有充分了解,并根据幼儿园营养膳食的重要性,制定幼儿合理的日常饮食食谱,和家长一起解决儿童在饮食方面的问题,共同管理好幼儿膳食.

    作者:李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跟骨骨折并发症护理65例

    目的 分析跟骨骨折并发症护理要点,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跟骨骨折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优质护理,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足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组足部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对跟骨骨折患者并发症的综合优质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足部功能恢复的关键所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申海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经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妇产科腹症急诊的诊断与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 总结62例急腹症患者的超声检查报告.结果 急腹症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相契合率可以达到93.5%.异位妊娠30例,其中28例被超声检查出;卵巢囊肿蒂扭转8例,全部检验出;黄体破裂8例,7例被检查出;急性盆腔炎10例,9例被检查出,流产6例,全部被检查出.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的检验具有准确高,速度快,方便,诊断契合率高的优点,一般可以作为临床上妇科急腹症诊断与检查的首选方法 .

    作者:高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206例分析

    目的 对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0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3例.对照组实施宫腔镜刮宫术,研究组实施宫腔镜电切术,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湘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干预、治疗方式对网络成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网络成瘾患者100例,按照干预、治疗方式的差异对其做分组处理,并分为心理治疗组、行为治疗组、家庭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20例.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P<0.05);经方差分析,网络成瘾评分与总体表现测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网络成瘾患者,以综合治疗效果佳,临床上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贝那普利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和探讨贝那普利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体会与效果.方法 将160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肾病综合支持治疗的同时再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28 d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检查均有所好转(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贝那普利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培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循证医学理念在药剂师临床用药指导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总结循证医学理念在药剂师临床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药物干预过程中循证医学的实施方法 与进展.结果 循证医学作为一种科学思想和工作方法 ,现已成为临床疾病诊断、药物干预的重要思想指南和实践工具.结论 如何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如何保证系统评价结果 的可靠性是今后努力的方向,统计方法 的改进、信息检索整合技术的完善仍是今后循证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作者:张凌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纵隔肿瘤患者,数量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纵隔肿瘤患者实施胸腔镜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超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剂量与接种成功率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剂量与接种成功率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至10月703例完成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患者相关接种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成人华北生物CHO乙型肝炎疫苗20μg全程接种的成功率89.09%明显高于成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μg全程接种的成功率84.49%.对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失败者进行二次接种,成人华北生物CHO乙型肝炎疫苗20μg全程接种的成功率93.65%明显高于成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μg全程接种的成功率55.17%.结论 建议成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应该首选华北生物CHO乙型肝炎疫苗20μg接种,对于首选10μg接种失败者,建议选择华北生物CHO乙型肝炎疫苗20μg接种.

    作者:张兴桂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对肺心病患者采取临床人性化护理模式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由我院门诊收入我科进行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75%较对照组的68.75%高,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的比较上t=7.5427(P=0.0000),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上χ2=6.4615(P=0.0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促进患者康复,有效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苏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