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速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患者所起到的临床作用

赵芳

关键词:加速外科护理, 胃大部切除, 临床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外科护理的方法对于外大部切除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需要使用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数量为50例。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加速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进行护理完成后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效果,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需要使用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加速外科护理的方法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在临床对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来本院就医的患者中选76例眼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眼科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贺作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ICU压疮高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36例ICU压疮高危患者中医特色护理的一般资料,分析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患者仅有1例发生院内难免压疮。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作者:樊娇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性指标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及分析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性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治疗组)23例和观察组(术后常规治疗加痰热清注射液组)2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及7 d的炎性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相关血清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术后3 d及7 d观察组的血清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炎性指标表达情况,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炎性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作者:谢方伟;王国勇;邹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6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临床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结果常见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所致乏力、胎盘原因、软产道裂伤、凝血障碍等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结论对产后出血进行有效预防、及时发现确诊、治疗及护理措施和对产妇的宣传教育,可降低产后出血的病死率及伤残率。

    作者:孟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女性盆腔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女性盆腔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盆腔结核患者54例,均选用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与鉴别。结果54例患者经过超声诊断为盆腔结核30例,阳性率为55.6%,其中包裹性积液型9例,囊性肿块型11例,实性肿块型4例,混合性肿块型6例。结论盆腔结核性超声像图早期表现无特异性,而是随疾病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表现为多样性:囊性包块型、混合包块型、实性包块型及包裹性积液型。其动态发展过程符合疾病本身的病理变化,即肉芽肿、坏死液化、钙化、纤维化。

    作者:施彦华;米科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地尔硫卓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常规治疗上加用曲美他嗪片口服,20毫克/次,3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药物基础上给予地尔硫卓片口服,30毫克/次,3次/天。两组疗程均为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及∑ST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尔硫卓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乐;孙明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雾化疗法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雾化疗法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对照组使用氨溴索静脉滴注,试验组采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频率以及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呼吸频率以及氧饱和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雾化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筱昱;崔璐;杨霏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加速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患者所起到的临床作用

    目的:探讨加速外科护理的方法对于外大部切除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需要使用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数量为50例。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加速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进行护理完成后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效果,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需要使用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加速外科护理的方法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在临床对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多种免疫学抗体联合检测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多种免疫学抗体联合检测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风湿免疫科进行诊治的SLE疑似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终确诊为SLE的117例作为观察组,排除是SLE的3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取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使用欧蒙公司生产的专用试剂对患者ANA、抗Sm、AnuA、抗dsDNA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各项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计算观察组患者抗Sm、AnuA、抗dsDNA、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ANA、抗Sm、AnuA、抗dsDN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4.02%、29.06%、41.03%、43.59%,对照组分别为84.85%、12.12%、9.09%、9.09%。观察组患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计算发现,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要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特异性略低于抗Sm检测,但明显高于AnuA、抗dsDNA检测结果,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种免疫学抗体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作者:王秋波;张晓宏;王倩;祖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高压氧配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高压氧配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治疗组两组,每组分别有47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6.6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74%,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给予高压氧配合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脑电图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曦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结果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经过康复护理,术后较术前在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方面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可促进关节恢复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手术效果。

    作者:刘新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及新进展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长,且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临床上的X线、超声波、多层螺旋CT、红外线扫描、MRI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筛查、诊断及治疗中。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综合应用多种手段联合检测将成为乳腺癌检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对乳腺癌影像检查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师对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曹学胜;刘彪;郑进天;郑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护理。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不良心理反应降低,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是临床常见老年病,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紧张、恐惧心理,护士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并积极加强临床护理,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郝立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知信行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知信行的影响,因此了解社区护理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由笔者所在社区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资料,从档案中抽取14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社区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后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血压病的态度以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知识知晓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对疾病态度均有一定改善,同时以观察组患者的态度转变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血压控制良好比例是60%(42/70),观察组血压控制良好比例是95.71%(67/7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给予社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重视,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稳定血压,提高整体疗效。

    作者:朱娜;米学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腹腔镜手术发生颈肩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腹腔镜术后颈肩痛发病因素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护理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颈肩痛程度与颈肩痛发生率。结果护理组颈肩痛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为44.00%,护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颈肩痛持续时间为(21.12±4.20)h,对照组为(24.56±5.78)h,护理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能使腹腔镜患者术后颈肩痛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风险意识常在,护理质量亟待提高

    目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方法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组织,健全护理风险的监控系统;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及护士素质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优质服务到位,提高患者满意度;持续的质量改进、良好的团队协助及有效的沟通交流。结果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差错事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应贯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医学护理服务和生活护理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脑血栓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CD62p的观察研究,判定其对脑血栓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CD62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2、4、8周的血浆CD62p水平逐渐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血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使得患者脑血管内血液变成固状,血流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后而形成的一类综合疾病。

    作者:段慧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浅谈医院导诊护士的职责及素质要求

    门诊部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服务质量的优劣及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让门诊医护人员转变护理观念,明确护理职责,是提高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服务质量的关键。门诊医护人员应通过科学、正确的心理疏导来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无助等不良情绪,为其提供舒适的医疗服务及就医流程,这是关系门诊部建设的大事。

    作者:赵英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乡镇卫生院处方调配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直接关系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乡镇卫生院处方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为处方书写和用药合理性,通过分析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进乡镇卫生院的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周健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安全标志在导管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安全标志在导管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50例外科术后留置导管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中,应用普通导管护理,研究组中患者,采取基于安全标志的导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分析安全标志在临床中的作用。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安全标志的导管护理后,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效果,研究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外科术后留置导管患者中,对其进行基于安全标志的导管护理,不仅可以降低留置导管并发症的产生概率,也可以改善临床患者疗效,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杨晓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