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

蔡莉莉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筛查, 溶血性输血反应, 预防
摘要:目的:观察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本院行择期手术987例需输血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测患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结果为阳性的标本进行进一步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予以分析。结果对987例需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发现有6例患者(4例男性,2例女性)出现抗体阳性,阳性概率为0.60%,6例不规则抗体患者中有2例抗-E、3例抗-cE、1例抗-D,后有2例患者未输血,经血液中心配合血液输血患者有4例,均没有发生输血反应。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良好,可以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的疗效,对相关溶血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一定临床及研究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研究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病例观察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创伤性骨折手术患者93例,将其根据手术床位编号分为疼痛控制组45例与常规组48例。常规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康复干预;疼痛控制组患者术后在常规康复干预同时辅以疼痛控制护理,对比12周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疼痛评分。结果疼痛控制组患者干预12周后关节功能评分、满意度、疼痛评分均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其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提升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阳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职业性汞中毒对患者睡眠及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职业性汞中毒对患者睡眠及心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诊断为慢性职业性汞中毒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职业病体检健康的患者。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和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抑郁、焦虑3项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中强迫、人际化、敌对、恐惧、偏执、精神6项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睡眠质量指数中各项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职业性汞中毒对患者睡眠有一定影响,对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3项。

    作者:孙力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甲状腺疾病诊断中MRI与CT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人体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中,甲状腺疾病处于首要位置。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甲状腺疾病诊断方法有很多,其中MRI、CT等无论是诊断、治疗还是改善预后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本文旨在分析MRI与CT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后期的研究进展,现进行以下综述。

    作者:黄江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分析及策略研究

    目的:研究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并制定研究策略。方法搜集本院急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给予院外急救的167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原因,从而制定提高院外急救的措施。结果①在167例实行院外急救的患者中,发生医疗纠纷30例,发生率为18.0%,P<0.05;②引起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以服务态度不满意7.2%为主,其次急救资源短缺延误派车4.2%、收费过高3.6%,P<0.05;③13例服务态度不满意发生纠纷中,其中对出诊医护人员服务不满意占46.2%;调度室工作人员服务不满意占53.8%,P<0.05。结论院外急救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所以医院应该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急救资源储备,增加车辆和车次、降低收费等方式,提高医院院外急救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余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肿瘤标志物在检验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分析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乳腺癌患者49例,将其设为A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乳腺良性疾病患者49例,将其设为A2组(对照组1);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49例,将其设为A3组(对照组2);针对所有患者的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等实施临床检测,终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完成检测后,在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几方面,同A2组以及A3组进行比较,A1组表现为明显升高(P<0.05);针对A1组患者,对其完成临床手术后,在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几方面,同手术前比较,表现为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其自身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表现为显著的升高,临床研究有效方法完成手术后,三项指标表现为显著降低,将三种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疾病临床诊断的敏感度。

    作者:成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运用QCC方法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

    目的:应用QCC方法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方法成立QCC小组,培训QCC圈员,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呼铃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实施6个月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由原来的87.25%下降到32.93%。结论 QCC活动能明显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率的使用率,让患者享受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作者:肖翠梅;古会苑;李桂宝;林雪米;成少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骨折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骨折患者院前急救措施,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对患者均采取院前急救,同时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采取干预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均安全送至医院,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因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对照组二次伤害发生率8.3%;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对比, 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稳定患者情绪变化。

    作者:冯建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不仅是了解患者病情、加强合理用药的关键,也是提高医疗效益的基础,因此,发展我国的临床药学服务十分重要。本文就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内容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对目前我国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基本分析,后,本文对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做出了总结并对未来的药学服务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展望。

    作者:金志恒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刘铁军教授对肝硬化腹水病因病机的认识

    从继承、整理名老中医经验角度,系统阐释刘铁军教授对肝硬化腹水病因病机的独特认识。刘铁军教授提出气虚血瘀(脾气虚、肝血瘀),日久及肾,络瘀水停是肝硬化腹水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饮食、情志不节均可化毒,毒邪不解,致人体气化代谢功能障碍,水津代谢失常,继而发生肝硬化腹水。并指出肝硬化腹水在病理上必累及它脏,从而出现多脏腑受累的表现。

    作者:王亚红;吉兴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产后出血不同手术止血效果的观察

    目的:综合评价目前临床常用产后出血止血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类型将我院136例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动脉栓塞组(A组)、血管结扎组(B组)、联合止血组(C组)、压迫缝合组(D组)、宫腔填塞组(E组),比较各术式手术时间、总出血量、红细胞悬液输入量及止血效果。结果 A、E组手术时间短,较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总出血量A、D组低,与其他组比较(P<0.05),红细胞悬液输入量A、D组低,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与总出血量负相关;A组止血成功率96.8%,显著高于另外4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讨论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医师操作技巧是产后出血治疗的基本原则,动脉栓塞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显著,对红细胞悬液输入依赖较小,综合价值较高,应作为计介入治疗的优选方案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20例,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控制感染,按照2014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点滴,一天2次,连用5 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单位:U/L)、磷酸肌酸酶同工酶(CK-MB;单位:U/L)、肌钙蛋白(cTnT;单位:ng/L)、乳酸(Lac;单位:mmol/L)、胱抑素(scr;单位:μmol/L)水平,比较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单位:mm Hg)、平均心率(HR;单位:次/分钟)、呼吸频率(R;单位:次/分钟),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水平变化,对比分析2组患者血浆钠尿肽(BNP)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磷酸肌酸酶同工酶、肌钙蛋白、乳酸、胱抑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平均动脉压上升,平均心率、呼吸频率及APACHEⅡ水平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浆钠尿肽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较为显著,2组组内前后以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武文华;曹华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采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持续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限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在肝胆外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肝胆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肝胆患者的治疗方案中选择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且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任建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肿瘤化疗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1]。在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过程当中,化疗是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但是化疗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厌食、乏力、腹胀、腹泻,脱发、末梢神经炎等,终导致患者的营养状态不断恶化,甚至终发展到恶液质。因此,对肿瘤化疗的患者及早的给予营养风险筛查及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对放疗的敏感性、顺应能力,并且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现对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李会影(综述);杨丽萍(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细节管理在护士长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在护士长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护士长管理下的护理人员18例,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从护士长管理工作计划、护理工作内容以及护理工作的实施等多方面实施细节管理。结果实施管理后,护士长管理工作中的护理安全性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士长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朱秋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指导临床选择佳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诊治的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3例患者进行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与此同时,观察记录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临床治疗效果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研究对象的术后CT检查血肿清除彻底。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恢复良好患者33例,中残患者19例,植物生存患者2例。讨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具有创口小、血肿清除得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作者:郎沛灵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探究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坠积性肺炎患者,将采用常规吸痰器吸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将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后平均氧分压和总有效率上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治疗坠积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薛洪刚;于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探讨前瞻性艾灸加腹部按摩干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

    探讨入院后患者未出现腹胀时予艾灸加腹部按摩干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便秘的疗效。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60例老年股骨骨折便秘患者,将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是在患者入院后未出现腹胀时开展艾灸天枢、大横、气海、支沟、足三里穴位加腹部穴位按摩。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出现便秘后采用开塞露塞肛及口服麻仁软胶囊常规的方法通便。比较两组缓解便秘的效果,患者接受及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率均显示前瞻性艾灸加腹部按摩干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便秘效果更好。

    作者:刘秀环;谢艳玲;李燕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即溶灵芝的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即溶灵芝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结果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3.44~17.19μg/mL,回归方程为y=5.4036m+0.0370(r=0.9996);三批样品中灵芝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9.0±0.25),(24.1±0.93)及(14.6±0.17)g/100 g。结论本法简便灵敏,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稳定性强,能对即溶灵芝的实际样品进行质量检测。

    作者:张佳丽;宋翔;李云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分析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探索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25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展开护理效果对比分析。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15%,护理满意度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结论全面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患儿恢复。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