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评价

谢辉;王月军;肖新超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 精准肝切除, 临床疗效, 并发症
摘要: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疾控中心及县医院收治的78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精准肝切除治疗组(观察组)和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芬太尼联合丙酚泊在瘢痕子宫早孕患者无痛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在瘢痕子宫早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早孕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模式行人工流产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和手术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不良反应率3.33%(2例),手术不良反应率13.33%(8例),各项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早孕患者实施无痛流产手术,能够明显改善手术效果,降低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梁艳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疾控中心及县医院收治的78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精准肝切除治疗组(观察组)和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辉;王月军;肖新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即溶灵芝的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即溶灵芝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结果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3.44~17.19μg/mL,回归方程为y=5.4036m+0.0370(r=0.9996);三批样品中灵芝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9.0±0.25),(24.1±0.93)及(14.6±0.17)g/100 g。结论本法简便灵敏,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稳定性强,能对即溶灵芝的实际样品进行质量检测。

    作者:张佳丽;宋翔;李云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应及时给予诊断与治疗。具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发病现状、病理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表现,进一步对急性心肌梗死者进行积极的诊断与治疗,总结新的治疗方法与诊断手段,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陵;贾春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运用QCC方法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

    目的:应用QCC方法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方法成立QCC小组,培训QCC圈员,选定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呼铃原因,制订相应对策,实施6个月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骨科病区呼叫铃的使用率由原来的87.25%下降到32.93%。结论 QCC活动能明显降低骨科病区呼叫铃率的使用率,让患者享受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作者:肖翠梅;古会苑;李桂宝;林雪米;成少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刘铁军教授对肝硬化腹水病因病机的认识

    从继承、整理名老中医经验角度,系统阐释刘铁军教授对肝硬化腹水病因病机的独特认识。刘铁军教授提出气虚血瘀(脾气虚、肝血瘀),日久及肾,络瘀水停是肝硬化腹水发生的根本原因,认为饮食、情志不节均可化毒,毒邪不解,致人体气化代谢功能障碍,水津代谢失常,继而发生肝硬化腹水。并指出肝硬化腹水在病理上必累及它脏,从而出现多脏腑受累的表现。

    作者:王亚红;吉兴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肿瘤标志物在检验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分析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乳腺癌患者49例,将其设为A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乳腺良性疾病患者49例,将其设为A2组(对照组1);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49例,将其设为A3组(对照组2);针对所有患者的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等实施临床检测,终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完成检测后,在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几方面,同A2组以及A3组进行比较,A1组表现为明显升高(P<0.05);针对A1组患者,对其完成临床手术后,在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几方面,同手术前比较,表现为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其自身血清CA15-3水平、CA125水平以及CEA水平表现为显著的升高,临床研究有效方法完成手术后,三项指标表现为显著降低,将三种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疾病临床诊断的敏感度。

    作者:成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阴式与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阴式与腹式两种途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8例将要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腹式组和阴式组,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观察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观察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症状、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无论是术中出血量还是手术时间,阴式组均显著低于腹式组(P<0.05)。阴式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少于腹式组(P<0.05);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显著少于腹式组(P<0.05);术后患者疼痛例数较少,显著少于腹式组(χ2=22.940,P<0.05);与腹式组相比,并发症较少,切口出现感染的患者明显减少(χ2=5.856,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腹式,优势较多,患者接受程度较高,更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礼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在肝胆外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肝胆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肝胆患者的治疗方案中选择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且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任建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疗效和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1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进行优质化护理;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的疗效和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临床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患有口腔黏膜溃疡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口腔黏膜溃疡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西医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口腔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口腔溃疡病灶消失时间、口腔溃疡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口腔黏膜溃疡疾病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停药后口腔溃疡疾病再次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患有口腔黏膜溃疡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邵云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精准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作用

    肝胆管结石病是目前一种较为常见的顽固慢性疾病,同时也会对于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因此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有研究显示,通过使用精准肝切除术能够较好的对于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文章探讨了精准肝切除术在对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赵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炎性体mRNA表达及血清IL-18水平的研究

    目的:检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PBMCs)中NLRP3炎性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的变化,探讨该炎性体及IL-18在AGA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RT-PCR法检测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C)和100例AGA患者(观察组,T)治疗前(D0)及应用药物治疗后第3天(D3)、第7天(D7)、第14(D14)天NLRP3炎性体mRNA表达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应IL-18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生理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NLRP3 mRNA表达水平D0、D3及D7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阶段ASC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0、D3及D7 vs C(P<0.01)、D14 vs C(P<0.05);观察组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D0及D3 vs 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7及D14 vs 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0、D3、D7、D14血清IL-18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NLRP3炎性体及IL-18在AGA患者治疗过程中水平异常,提示它们在AGA发病中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丁焕发;徐晓辰;王尚云;刘淑娟;兰立强;韦涌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尿患者的相差显微镜检查及肾脏病理分析

    对血尿患者进行尿红细胞相差显微镜检查及肾脏病理分析,以明确血尿的原因及其评价肾脏疾病的重要作用。对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患者做相差显微镜检查,对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做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血尿患者的病因诊断非常重要。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应进行肾活检明确病理改变,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夏宇欧;许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思维导图在防止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在防止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中应用效果,为护士提供便携式化疗泵化疗安全指引,保障患者静脉化疗用药安全。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随机抽样法选取使用便携式化疗泵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形式进行护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发生率及对其护理满意率。结果应用后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发生率低于应用前(P<0.05),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应用“思维导图”有效降低便携式化疗泵导管滑脱发生率,增强护士对静脉化疗安全和风险认识及防范,提高临床操作执行力,是提高患者静脉化疗用药安全有效手段,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张娟;吴光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心外科ICU应用不同吸痰装置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心外科术后患者在ICU更适合应用的吸痰方式。方法选取136例心外科术后入住ICU的患者,随机分为密闭组和开放组,分别采用两种吸痰方式,比较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气道黏膜损伤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密闭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稳定,气道黏膜损伤率显著低于开放组(χ2=5.849,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χ2=7.809,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血氧饱和度维持稳态水平,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相比开放式吸痰装置更适合在心外科应用。

    作者:隋红艳;王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足月妊娠分娩产妇76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38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产妇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妇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早期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方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60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运用护理技术给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用。方法在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来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选出60例,运用平均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运用护理技术为护理组患者实施看护,对照组患者则接受普通看护。对比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疾病治愈有效程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疾病治愈有效概率为96.67%,对照组是73.33%;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采取护理技术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看护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因此基层医院应普及临床护理模式。

    作者:冯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吸氧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入水湿化方法吸氧,观察组采用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湿化噪音影响和湿源物质细菌培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受湿化噪音影响情况现在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湿源物质细菌培养阴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噪音,不影响患者睡眠,杜绝医源性肺部感染,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蒋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联用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FHD)与血液透析滤过联用(HDF)治疗尿毒症各种并发症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收治的1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里选择高血压(难治性)12例,不安腿综合征8例,皮肤瘙痒20例等尿毒症并发症共40例,采取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联用治疗。结果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不同尿毒症并发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联用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刘丽萍;李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