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处理与防治方案研究

刘嫣;于丽

关键词:人工流产, 并发症, 防治方案,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处理与防治方案,为并发症的护理和治疗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行人工流产术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人数,制定相关防治措施。结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23.44%,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发生概率,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初次妊娠发生并发症人数为17例,其发生率为34.69%;多次妊娠发生并发症者为63例,占总数的79.75%,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所有并发症中,人流综合征是主要并发症类型,多次妊娠与8周以上终止妊娠者为并发症的好发人群,因此对于上述两个类型的患者,在处理上应特别谨慎。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透析仪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仪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护理观察。方法对6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保留灌肠,观察组患者结肠透析仪保留灌肠。结果经结肠透析仪治疗的观察组30例患者,总体有效率达到96.7%,采用传统的灌肠组治疗的对照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76.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结肠透析仪治疗慢性结肠炎较传统的灌肠法安全有效,且能使药液保留的时间延长,增加了临床的治疗效果。

    作者:裴月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上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研究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对上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的68例上颌骨骨折患者,随即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颌间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手术后口臭情况以及咬错乱的情况,并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间、口臭情况以及咬错乱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85.2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83%,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方法具有较快恢复咬关系、口腔功能等效果,且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段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治疗肝肾综合征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42例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同时采用基础治疗加前列地尔10μ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1 mg ih q8h/d,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腹水减少情况以及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1.43%)、腹水减少及肾功能好转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8.10%)(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奥曲肽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前列地尔。

    作者:于凤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在围生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围生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保健知识和保健能力,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得到健康发展。结果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健康教育大限度满足了围生期妇女心理需要。结论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护理不当将会影响两代人的健康。注意围生期的心理健康,分析围生期心理相关问题,做好宣教工作是保证母婴健康基础,是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也是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追求母亲安全,儿童优生是围生医学永恒的主题。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所以健康教育在围生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国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采用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6眼)。本组患者均在本院实施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等情况,并统计并发症情况,分析手术安全性。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裸眼及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 P <0.05。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高,与其他并发症相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硬核白内障患者给予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高,视力恢复较为理想,术后并发症较少,应推广应用该术式。

    作者:李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脑卒中国偏瘫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技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康复护理(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病例 ADL 评分>60分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脑卒中后偏瘫病例,重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可在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过程中就良好条件予以提供,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并发症的发生有防范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者:徐宇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与 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 FEV1%、FEV1/FVC 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呼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官宇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病房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多样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PBG)水平与护理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 <0.05),且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7.1%,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79.4%,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多样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护理效果良好,应用价值高。

    作者:冯朝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在胃癌诊断当中采取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胃癌的患者一共有93例,对93例患者采取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对其检查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超声对胃癌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3.55%(87/93),病变部位符合率为97.85%(91/93),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为75.26%(70/93)。结论在胃癌诊断当中采取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可以取得明显的诊断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立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尿潴留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拔管后残余尿量为(160±20.3)mL,显著高于观察组残余尿量(80±10.7)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12例,发生概率为30%,观察组术后出现尿潴留4例,发生概率为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尿潴留的产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作者:杨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管理之管见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是培养护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学习阶段,实习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护理专业学生的质量。因此,应做好临床实习带教管理工作。为了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带教老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用扎实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用精湛的操作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不断培养护生动手动脑能力,训练护生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不断巩固理论知识,使之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为进入临床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管理实践和文献[1-4]谈谈护生临床实习带教管理的看法。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口腔咽喉部肿瘤术后气道造瘘患者气道湿化方法的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口腔咽喉部肿瘤手术后气管造瘘患者湿化效果评价。方法将于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入院的90例口腔咽喉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A 组人工间断喷雾给予0.45%盐水,B 组使用人工间断滴入给予0.45%盐水进行气道湿化。对两组的湿化效果,湿化液污染和并发症观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结果 A 组湿化满意30例(66.7%),B 组湿化满意12例(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湿化液污染率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间断喷雾湿化效果更优于人工间断滴入,能有效提高湿化效果,减少湿化液污染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万显秀;石冬梅;刘桂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在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急诊胆结石患者112例患者,并应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心理情况、疼痛感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都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胆结石治疗中,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将患者忍受疼痛的程度提升,也有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其效果比较明显,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观察射干麻黄汤化裁配合布地奈德泵吸治疗婴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射干麻黄汤化裁配合布地奈德泵吸治疗婴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泵吸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射干麻黄汤化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随访1个月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是73.7%,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的复发率是47.4%,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是13.2%,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实施射干麻黄汤化裁配合布地奈德泵吸治疗的效果非常好,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症状,减轻患儿痛苦,降低复发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洪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

    目的:对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74例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患者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以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白昼 DBP 及 SBP、夜间 DBP 及 SBP 均得到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INS、2hPG、ISI 及2hINS 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食管癌患者放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放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的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针对容易产生的并发症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33例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2.1%,对照组为24.2%。结论在食管癌患者实施放疗治疗的过程中,针对容易发生的并发症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作者:王妍;张晶娥;王兰君;刘莹;杨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探究。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研究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于患者尽早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工作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工作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肺癌全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并发症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中共5例发生了并发症,而对照组中出现并发症人数达到了16例,研究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施肺癌全肺切除术手术治疗患者给予加强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康复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绳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共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围术期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围术期内除了常规护理外,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术前术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 SAS 和 SDS 评分术前、术后结果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 SAS 和 SDS 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剖宫产围术期中给予产妇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法莫替丁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法莫替丁和奥美拉唑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11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51/5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6%(42/55),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比法莫替丁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牛微微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