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戴秀丽

关键词:前列腺疾病, 经直肠彩超检查,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超声资料,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58例中有52例经直肠彩超为前列腺良性病变(其中急性前列腺炎12例;慢性前列腺炎8例;前列腺增生32例),6例超声诊断为前列腺癌(2例伴膀胱转移)。58病例经过手术后病理、临床表现、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经直肠穿刺活检病理等证实,除1例误诊(前列腺癌误诊为前列腺增生),其余超声诊断都正确,其总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8.3%。其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该方法易操作,价廉、易于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风湿性心脏病71例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对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所有患者综合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临床症状观察、饮食指导、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疾病预防等。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后,根据满意度评价标准进行满意度评定,其中非常满意31例(43.66%),满意38例(53.52%),不满意2例(2.82%),总满意度为97.18%。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护患关系荣融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吉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社区护理干预如何在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应用。方法经过问卷调查及粘贴通知的方法选取本社区内糖尿病患者72例,实施病情调查、心理护理、疾病护理、家庭护理指导、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应用于遵医行为中。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遵医行为中的实施,显效43例(59.72%),总有效率90.28%。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实施后,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了遵医行为的质量,减少了医疗费用,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得到了家属和患者的共同认可,可以临床推广应用于社区护理糖尿病。

    作者:鲁金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与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7例)和针对性护理组(38例)。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病因,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评价:①满意率;②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①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相比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较多,包括流产、药物滥用、机械性刺激等,通过针对性对症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才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性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54例。研究分析患者复发的原因与护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主要有季节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为降低患者复发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翠荣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3H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及分析3H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的4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3H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的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4个指标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护理后1周观察组的4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护理前的评分,P均<0.05。结论3H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类护理模式。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护理干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SAS、SDS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气管软化、肺部感染、声音嘶哑、皮下血肿、切口感染、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优化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淑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皮瓣移植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37例行皮瓣移植患者进行专科护理,采取患区和供皮区实施重点护理,并积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功能锻炼,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结果37例患者手术后皮瓣成活35例,2例足部植皮区皮瓣边缘坏死小部分,二次处理后成活。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良好,满意率97%,护患关系和谐。结论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护士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术区准备,而且在手术后对患者术区病情观察以及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都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任雪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提升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及观察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提升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外科治疗的17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70例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外科护理步骤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循环改进护理模式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基础生活护理、治疗配合及对症护理、心理疏导方面的总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基础生活护理、治疗配合及对症护理、心理疏导方面的总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提升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较好,因此在外科手术患者中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王崇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A242、CEA检测在不同分期胰腺癌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A199、CA125、CA242和CEA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不同分期胰腺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胰腺癌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实验者血清中CA199、CA125、CA242、CEA的含量。结果观察组的不同胰腺癌分期患者血清CA199、CA125、CA242、CEA含量均比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显著升高(P<0.05)。同时,随着胰腺癌病理分期的进行,上述四个肿瘤标志物在在胰腺癌Ⅲ期和Ⅳ期患者中提高更为显著。结论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A242和CEA对于不同分期的胰腺癌诊断均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以作为病理分期胰腺癌诊断的临床依据。

    作者:汤铁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用几丁糖预防人流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医用几丁糖来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人流手术的2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做比对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闭经、宫腔粘连、月经量减少的发生率以及术后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腹痛持续时间、术后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流术后使用医用几丁糖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减少术后闭经、月经量少的情况,在预防宫腔粘连方面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冯晶晶;刘志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奔豚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奔豚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于本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10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根据临床症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奔豚汤加减,在治疗期间排除3例,终符合研究患者106例,每组患者治疗1个月。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情况、症状疗效、心电图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硝酸甘油的使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44例(84.62%),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36例(6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3.8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11.1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奔豚汤对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起到重要作用,有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2012年某市麻疹抗体水平的监测报告

    目的:为了解我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为下一步控制麻疹策略提供监测依据。方法结合我市2012年计划免疫考评,在12个旗县区的2~25岁人群采集血清标本386份,每名调查对象采集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本次共检测386例,其中阳性385例、阳性率99.7%,各旗县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7.1%~100%,平均99.7%。其中林西县低,为97.1%;其余旗县为100%,各地区间达保护水平率为62.1%~100%,平均为86.8%。结论我市通过近几年狠抓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及时接种,适时安排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之后,在我市各地的免后人群中形成了稳固的免疫屏障。

    作者:鲍建光;张风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术后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较优,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各项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心理状态有改善作用,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白艳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术入后的体质辨识与药膳调理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中医体质特点及应用中药膳食调理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患者180例,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筛选出两种优势体质各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膳食调理,随访12个月,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体质变化和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80例ACS介入患者体质类型经中医体质评估系统测定,以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经中药膳食调理治疗后症状评分两组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胸背部疼痛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药膳治疗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质和气虚质为ACS术后1年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药药膳调理较一般治疗能更好的干预ACS介入术后患者血瘀体质、气虚体质的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秋霞;赵广香;陈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乳腺CR技术规范化的研究

    目的:旨在研究乳腺CR技术规范化特质与细节,以至有效提升CR技术照片质量和其临床核心应用。方法对500例乳腺CR照片患者乳腺类型信息和投照体位信息以及CR图像处理方案信息等加以逐步分类研究,之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有效乳腺CE技术准则与规范。结果运用双侧同时对照方案,保持内外侧斜位状态,对头尾加压放大位进行适时改良与调试,加之图像后处理要素的同时可满足95%以上患者诊断需求。结论按照上述病例信息可以得出结论,改良头尾加压放大位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基础性微钙化显示率,多类型窗口显示技术和打印技术二者为医师后续为患者治疗提供了有效照片诊断资料,对乳腺CR体位内容和影像处理内容以及相关影像显示内容等做出了规范划指导。

    作者:王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84例,进行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休息、出院指导等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8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恢复良好,显效62例,占73.81%;有效19例,占22.62%;无效3例,占3.57%;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病情凶险,发展迅速,临床上除了需及时治疗外,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有效的进行护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直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静脉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总结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实施相应对策,对比前后静脉输液外渗率,讨论品管圈活动在减少静脉输液外渗中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科室静脉输液患者为个体,2014年1月至6月患者为统计对象,7月至12月患者为活动对象,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统计现状、分析原因及实施对策,并对比活动前后患者的静脉输液外渗率情况和圈员的综合能力。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期间,我科室的静脉输液外渗率从10.36%降低至3.09%,差异显著(P<0.05),圈员综合能力评分由(1.85±0.28)分提高至(4.37±0.09)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输液外渗情况,提高护士的静脉输液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

    作者:朴日红;白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分析针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的作用价值。方法选我院7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方式,而对照组护士则进行常规管理。结果结果显示,分层级管理后,试验组护士知识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效绩、满意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可有效树立良好健康工作的风气,增强日常个人技能操作的技术。

    作者:贾莉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住院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及满意度。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住院的458例儿童静脉输液患者。结果儿童在静脉输液时紧张、恐惧、焦虑反应降低,合作性增强,提高了护士一针见血率,心理护理使患儿和家属满意率提高。结论儿童静脉输液常导致患儿的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心理护理干预不但缓解了儿童的生理反应,增加患儿合作性,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而且心理护理减少了医患矛盾,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朱少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对策分析

    目的: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间43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对其抢救、护理措施进行调查,并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43例患者在经过抢救、护理后均存活,存活率100%。患者抢救后2 h,出血情况陆续改善,产后并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产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7.6±2.1)d,母乳喂养情况良好。结论护理人员要了解子宫收缩乏力患者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要做好相关检测、抢救措施。

    作者:赵慧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