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霞
目的:探讨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与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7例)和针对性护理组(38例)。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病因,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评价:①满意率;②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①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相比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较多,包括流产、药物滥用、机械性刺激等,通过针对性对症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才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行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康复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首次活动、如厕以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进食时间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舒适护理应用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全切术治疗的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可充分促进患者的康复,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提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迎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血清前清蛋白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感染性疾病患者,共计70例。根据临床病原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毒组和细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住院一天,于次日清晨6:00空腹采集静脉血液3 mL,采集完毕后分离血清,立即送检。对参与者的PA和CRP含量检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细菌组血清PA含量与其他两组相比明显较低,血清CRP检测结细菌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细菌组中CRP阳性例数43例,阳性率为95.6%;PA阳性例数为44例,阳性率为97.8%。病毒组中CRP阳性例数为5例,阳性率为20.0%;PA阳性例数为3例,阳性率为12.0%。对照组中CRP阳性例数为7例,阳性率为23.3%;PA阳性例数为2例,阳性率为6.7%。对比发现细菌组在CRP和PA阳性检测结果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比较CRP、PA检测结果发现,上述指标能有效地区分出细菌感染患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然而不能有效区分病毒诊断患者,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该指标的应用。
作者:卢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对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统计其临床应用影响,提供可供参照的护理方案。方法将102例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包括针对性护理、心理护理、给药护理、心血管毒性护理、胃肠道反应护理、感染护理、骨髓抑制护理、神经毒性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10项护理干预,观察102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并发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102例患者均坚持完成化疗,共有13例产生并发反应,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100%。结论在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宫颈癌患者化疗住院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精神状态,增加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对疾病治愈起到积极作用,是一种新的临床护理参考方案。
作者:姜霞;许大雪;许丹;张丽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反复发作,且单一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运用中医辩证用中药内服结合外用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海港;柳晓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对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所有患者综合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临床症状观察、饮食指导、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疾病预防等。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后,根据满意度评价标准进行满意度评定,其中非常满意31例(43.66%),满意38例(53.52%),不满意2例(2.82%),总满意度为97.18%。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护患关系荣融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吉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超声资料,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58例中有52例经直肠彩超为前列腺良性病变(其中急性前列腺炎12例;慢性前列腺炎8例;前列腺增生32例),6例超声诊断为前列腺癌(2例伴膀胱转移)。58病例经过手术后病理、临床表现、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经直肠穿刺活检病理等证实,除1例误诊(前列腺癌误诊为前列腺增生),其余超声诊断都正确,其总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8.3%。其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该方法易操作,价廉、易于推广。
作者:戴秀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解决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住院艾滋病患者的精心护理,探讨人文关怀对住院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作用,减少患者痛苦。方法选取3000例艾滋病患者,护士通过日常专业精心护理以及宣传教育等方式,了解艾滋病患者的住院信息,引用非政府组织的帮助,提高对艾滋病患者的住院管理以及治疗护理质量,加强对患者治疗期间人文关怀的应用,与住院护理一起组成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护理模式。结果通过与患者的良好沟通,3000例住院患者中80.9%患者治疗有效,放弃治疗患者比例为7.9%,死亡人数为11.2%。结论人文关怀与护理管理在住院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和护理效果。
作者:李荣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及观察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提升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外科治疗的17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70例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外科护理步骤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循环改进护理模式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基础生活护理、治疗配合及对症护理、心理疏导方面的总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基础生活护理、治疗配合及对症护理、心理疏导方面的总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提升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较好,因此在外科手术患者中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王崇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法测定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中盐酸赖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邻苯二醛(OPA)为衍生化试剂进行柱前衍生化,色谱柱为Kromasil5-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三乙醇胺(48∶52);检测波长为326 nm;流速:1.0 mL/min;柱温:20℃。结果盐酸赖氨酸在78.6~1100.4μ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γ=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1.59%,n=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可作为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林大专;惠春;孙全乐;殷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患有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效果,以及在患者放疗前后采用相应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患者痊愈。方法对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患有头颈部肿瘤的164例患者进行精确性放疗,观察其放疗后效果,并对其进行指导,采用高质合理的临床护理,以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6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全部顺利完成了治疗过程,并得到因人而异的优质的护理方案。头颈部肿瘤患者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1.10%的。结论对患有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并采用优质合理的护理,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矫美玲;冯亚杰;熊晓艳;邹鸿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为了解我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为下一步控制麻疹策略提供监测依据。方法结合我市2012年计划免疫考评,在12个旗县区的2~25岁人群采集血清标本386份,每名调查对象采集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本次共检测386例,其中阳性385例、阳性率99.7%,各旗县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7.1%~100%,平均99.7%。其中林西县低,为97.1%;其余旗县为100%,各地区间达保护水平率为62.1%~100%,平均为86.8%。结论我市通过近几年狠抓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及时接种,适时安排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之后,在我市各地的免后人群中形成了稳固的免疫屏障。
作者:鲍建光;张风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脑梗死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NIHSS、Barthel、ESS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脑出血、再次脑梗死、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丹参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以优化神经功能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卫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分为两组,无手术指征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指征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良好率为70.84%,高于保守治疗组(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较佳,预后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连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护理干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SAS、SDS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气管软化、肺部感染、声音嘶哑、皮下血肿、切口感染、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优化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淑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根据就诊号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沙坦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沙坦治疗,每次50 mg,每天一次。两组的总疗程均为8周。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38.71%),总有效率为91.93%;对照组:显效22例(35.48%),总有效率为87.09%。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可以看出,二者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可以有效地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性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54例。研究分析患者复发的原因与护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主要有季节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为降低患者复发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翠荣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37例行皮瓣移植患者进行专科护理,采取患区和供皮区实施重点护理,并积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功能锻炼,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结果37例患者手术后皮瓣成活35例,2例足部植皮区皮瓣边缘坏死小部分,二次处理后成活。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良好,满意率97%,护患关系和谐。结论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护士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术区准备,而且在手术后对患者术区病情观察以及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都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任雪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3H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锻炼遵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在铁岭市中心医院诊治的5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的26例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步骤依次护理干预,观察组的26例患者则按照3H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4周的锻炼依从性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锻炼依从性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1周及4周观察组的锻炼依从性显著改善,且评估结果均好于对照组同时间的评估结果(P<0.05)。结论3H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锻炼遵从性的改善作用更好,因此为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晓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药物质量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药品检验是药物生产过程中保证和控制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国家实现药品监督的重要手段,药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与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息息相关,在药品检验中得出正确的结果非常重要,但是往往因为某些误差使得结果出现偏差,如何正确的控制并减少药品检验的偏差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总结了药品检验的偏差及结果的控制,以期能为药品质量检验以及检验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钟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