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美玲;冯亚杰;熊晓艳;邹鸿雁
1例87岁男性脑出血患者,在输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和血塞通后出现红色点状斑丘疹,后换用红花注射液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过敏反应加重,专家会诊后确诊为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用静脉注射大剂量的地塞米松联合肌注大剂量的丙球蛋白的冲击疗法,取得了相当好的疗效。现将诊断治疗过程予以报道,旨在提醒临床医师,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江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用于静脉药物调配管理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静脉药物调配管理于2013年10月开始实施优化流程干预,以实施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两组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和送药准时率。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5%(24/250)、0.02%(7/250);试验组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送药准时率分别为94.40%(236/250)、99.20%(248/250);试验组送药准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流程用于静脉药物调配管理可有效降低配药差错率,提高送药准时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雅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CA199、CA125、CA242和CEA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不同分期胰腺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胰腺癌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实验者血清中CA199、CA125、CA242、CEA的含量。结果观察组的不同胰腺癌分期患者血清CA199、CA125、CA242、CEA含量均比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显著升高(P<0.05)。同时,随着胰腺癌病理分期的进行,上述四个肿瘤标志物在在胰腺癌Ⅲ期和Ⅳ期患者中提高更为显著。结论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A242和CEA对于不同分期的胰腺癌诊断均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以作为病理分期胰腺癌诊断的临床依据。
作者:汤铁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的具体情况以及预防贫血的措施。方法选择50例贫血患者及50例身体健康的人群进行常规血液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通过对两组进行比较,贫血组患者的RDW为(18.97±1.24)fL,MCV为(70.89±5.64)%, MCH为(20.69±4.59)pg;对照组分别为RDW为(12.26±1.07)fL,MCV为(89.70±4.33)%,MCH为(28.35±3.69)pg;贫血组患者的RDW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MCV、MCH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检验中,贫血患者可通过MCV、MCH及RDW水平来进行诊断,同时具备操作简便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范宏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行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康复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首次活动、如厕以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进食时间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舒适护理应用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全切术治疗的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可充分促进患者的康复,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提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迎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调查近7年我院就诊的青年胃癌患者的易患因素,分析青年胃癌发病的可能病因,为青年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有病理确诊的青年胃癌患者,对青年胃癌患者和对照组各71例进行饮食习惯、饮酒史、吸烟史、生活方式以及性格心理特点等调查。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饮酒(OR=2.002)、熏烤油炸食物(OR=3.389)、腌制食物(OR=1.993)、熬夜(OR=3.612)、急性子(OR=3.603)、精神焦虑(OR=3.007)是胃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其中熏烤油炸食物(OR=13.05)、熬夜(OR=7.739)、急性子(OR=7.665)、精神焦虑(OR=8.669)被选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与既往研究认为的行为因素中喜食腌制食物、高盐饮食、吸烟、饮酒为胃癌主要易患因素不同,熏烤油炸食物、熬夜、急性子、焦虑与青年胃癌患者发病似具有更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李燕;陆海林;曹婷华;段之佩;黄维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超声资料,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58例中有52例经直肠彩超为前列腺良性病变(其中急性前列腺炎12例;慢性前列腺炎8例;前列腺增生32例),6例超声诊断为前列腺癌(2例伴膀胱转移)。58病例经过手术后病理、临床表现、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经直肠穿刺活检病理等证实,除1例误诊(前列腺癌误诊为前列腺增生),其余超声诊断都正确,其总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8.3%。其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该方法易操作,价廉、易于推广。
作者:戴秀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及满意度。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住院的458例儿童静脉输液患者。结果儿童在静脉输液时紧张、恐惧、焦虑反应降低,合作性增强,提高了护士一针见血率,心理护理使患儿和家属满意率提高。结论儿童静脉输液常导致患儿的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心理护理干预不但缓解了儿童的生理反应,增加患儿合作性,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而且心理护理减少了医患矛盾,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朱少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对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统计其临床应用影响,提供可供参照的护理方案。方法将102例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包括针对性护理、心理护理、给药护理、心血管毒性护理、胃肠道反应护理、感染护理、骨髓抑制护理、神经毒性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10项护理干预,观察102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并发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102例患者均坚持完成化疗,共有13例产生并发反应,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100%。结论在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宫颈癌患者化疗住院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精神状态,增加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对疾病治愈起到积极作用,是一种新的临床护理参考方案。
作者:姜霞;许大雪;许丹;张丽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毒麻药管理已经上升到依法行医的高度,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关乎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作为临床科室务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在法律的框架内,按照管理制度、管理流程规范我们的毒麻药管理,避免因我们工作的疏忽导致毒麻药流向社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们认为毒麻药管理一些方面根据本单位特点还可以细化。细化我们的毒麻药管理程序,有利于消除毒麻药管理的隐患。有利于建章立制的完善,堵塞漏洞,达标可控。
作者:王丹;王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84例,进行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休息、出院指导等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8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恢复良好,显效62例,占73.81%;有效19例,占22.62%;无效3例,占3.57%;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病情凶险,发展迅速,临床上除了需及时治疗外,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有效的进行护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直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及观察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提升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外科治疗的17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70例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外科护理步骤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循环改进护理模式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基础生活护理、治疗配合及对症护理、心理疏导方面的总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基础生活护理、治疗配合及对症护理、心理疏导方面的总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提升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较好,因此在外科手术患者中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王崇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试析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DL评分下降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3H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的4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3H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的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4个指标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护理后1周观察组的4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护理前的评分,P均<0.05。结论3H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类护理模式。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护理干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SAS、SDS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气管软化、肺部感染、声音嘶哑、皮下血肿、切口感染、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优化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淑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对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所有患者综合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临床症状观察、饮食指导、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疾病预防等。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后,根据满意度评价标准进行满意度评定,其中非常满意31例(43.66%),满意38例(53.52%),不满意2例(2.82%),总满意度为97.18%。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护患关系荣融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吉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阐述了精神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心理压力主要为:人员不足;工作的高强度和高风险性;缺乏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人际交往受限及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角色转换产生的冲突。针对以上心理压力采取相应的对策。阐明减轻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和维护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作者:崔颖;刘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3H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锻炼遵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在铁岭市中心医院诊治的5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的26例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步骤依次护理干预,观察组的26例患者则按照3H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4周的锻炼依从性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锻炼依从性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1周及4周观察组的锻炼依从性显著改善,且评估结果均好于对照组同时间的评估结果(P<0.05)。结论3H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锻炼遵从性的改善作用更好,因此为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晓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性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54例。研究分析患者复发的原因与护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主要有季节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为降低患者复发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翠荣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和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妇科门诊手术患者140例为本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与观察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和心理的增强,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与疼痛状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而术后1 h与6 h的V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增强认知和心理干预,可起到明显的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同时提高患者的心理防御,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李彩影;徐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