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美玲;冯亚杰;熊晓艳;邹鸿雁
目的:旨在研究乳腺CR技术规范化特质与细节,以至有效提升CR技术照片质量和其临床核心应用。方法对500例乳腺CR照片患者乳腺类型信息和投照体位信息以及CR图像处理方案信息等加以逐步分类研究,之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有效乳腺CE技术准则与规范。结果运用双侧同时对照方案,保持内外侧斜位状态,对头尾加压放大位进行适时改良与调试,加之图像后处理要素的同时可满足95%以上患者诊断需求。结论按照上述病例信息可以得出结论,改良头尾加压放大位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基础性微钙化显示率,多类型窗口显示技术和打印技术二者为医师后续为患者治疗提供了有效照片诊断资料,对乳腺CR体位内容和影像处理内容以及相关影像显示内容等做出了规范划指导。
作者:王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对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护理方法的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8月18日至2014年9月18日期间收治的88例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88例骨折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以及实验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将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情况,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蔡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间43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对其抢救、护理措施进行调查,并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43例患者在经过抢救、护理后均存活,存活率100%。患者抢救后2 h,出血情况陆续改善,产后并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产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7.6±2.1)d,母乳喂养情况良好。结论护理人员要了解子宫收缩乏力患者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要做好相关检测、抢救措施。
作者:赵慧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反复发作,且单一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运用中医辩证用中药内服结合外用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海港;柳晓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对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统计其临床应用影响,提供可供参照的护理方案。方法将102例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包括针对性护理、心理护理、给药护理、心血管毒性护理、胃肠道反应护理、感染护理、骨髓抑制护理、神经毒性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10项护理干预,观察102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并发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102例患者均坚持完成化疗,共有13例产生并发反应,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100%。结论在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宫颈癌患者化疗住院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精神状态,增加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对疾病治愈起到积极作用,是一种新的临床护理参考方案。
作者:姜霞;许大雪;许丹;张丽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及观察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提升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外科治疗的17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70例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外科护理步骤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循环改进护理模式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基础生活护理、治疗配合及对症护理、心理疏导方面的总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基础生活护理、治疗配合及对症护理、心理疏导方面的总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提升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较好,因此在外科手术患者中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王崇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3H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的4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3H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的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4个指标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护理后1周观察组的4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护理前的评分,P均<0.05。结论3H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类护理模式。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奔豚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于本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10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根据临床症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奔豚汤加减,在治疗期间排除3例,终符合研究患者106例,每组患者治疗1个月。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情况、症状疗效、心电图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硝酸甘油的使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44例(84.62%),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36例(6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3.8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11.1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奔豚汤对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起到重要作用,有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法测定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中盐酸赖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邻苯二醛(OPA)为衍生化试剂进行柱前衍生化,色谱柱为Kromasil5-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三乙醇胺(48∶52);检测波长为326 nm;流速:1.0 mL/min;柱温:20℃。结果盐酸赖氨酸在78.6~1100.4μ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γ=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1.59%,n=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可作为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林大专;惠春;孙全乐;殷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中医体质特点及应用中药膳食调理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患者180例,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筛选出两种优势体质各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膳食调理,随访12个月,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体质变化和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80例ACS介入患者体质类型经中医体质评估系统测定,以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经中药膳食调理治疗后症状评分两组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胸背部疼痛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药膳治疗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质和气虚质为ACS术后1年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药药膳调理较一般治疗能更好的干预ACS介入术后患者血瘀体质、气虚体质的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秋霞;赵广香;陈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血清前清蛋白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感染性疾病患者,共计70例。根据临床病原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毒组和细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住院一天,于次日清晨6:00空腹采集静脉血液3 mL,采集完毕后分离血清,立即送检。对参与者的PA和CRP含量检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细菌组血清PA含量与其他两组相比明显较低,血清CRP检测结细菌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细菌组中CRP阳性例数43例,阳性率为95.6%;PA阳性例数为44例,阳性率为97.8%。病毒组中CRP阳性例数为5例,阳性率为20.0%;PA阳性例数为3例,阳性率为12.0%。对照组中CRP阳性例数为7例,阳性率为23.3%;PA阳性例数为2例,阳性率为6.7%。对比发现细菌组在CRP和PA阳性检测结果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比较CRP、PA检测结果发现,上述指标能有效地区分出细菌感染患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然而不能有效区分病毒诊断患者,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该指标的应用。
作者:卢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药物质量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药品检验是药物生产过程中保证和控制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国家实现药品监督的重要手段,药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与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息息相关,在药品检验中得出正确的结果非常重要,但是往往因为某些误差使得结果出现偏差,如何正确的控制并减少药品检验的偏差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总结了药品检验的偏差及结果的控制,以期能为药品质量检验以及检验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钟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超声资料,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58例中有52例经直肠彩超为前列腺良性病变(其中急性前列腺炎12例;慢性前列腺炎8例;前列腺增生32例),6例超声诊断为前列腺癌(2例伴膀胱转移)。58病例经过手术后病理、临床表现、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经直肠穿刺活检病理等证实,除1例误诊(前列腺癌误诊为前列腺增生),其余超声诊断都正确,其总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8.3%。其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该方法易操作,价廉、易于推广。
作者:戴秀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与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7例)和针对性护理组(38例)。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病因,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评价:①满意率;②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①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相比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较多,包括流产、药物滥用、机械性刺激等,通过针对性对症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才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37例行皮瓣移植患者进行专科护理,采取患区和供皮区实施重点护理,并积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功能锻炼,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结果37例患者手术后皮瓣成活35例,2例足部植皮区皮瓣边缘坏死小部分,二次处理后成活。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良好,满意率97%,护患关系和谐。结论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护士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术区准备,而且在手术后对患者术区病情观察以及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都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任雪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及满意度。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住院的458例儿童静脉输液患者。结果儿童在静脉输液时紧张、恐惧、焦虑反应降低,合作性增强,提高了护士一针见血率,心理护理使患儿和家属满意率提高。结论儿童静脉输液常导致患儿的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心理护理干预不但缓解了儿童的生理反应,增加患儿合作性,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而且心理护理减少了医患矛盾,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朱少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晚期胎盘早剥孕妇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经过对全部孕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23例孕妇存在妊娠高血压,是引起胎盘早剥的主要因素,轻型胎盘早剥孕妇31例,重型胎盘早剥孕妇19例,全部孕妇经过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并没有孕妇死亡,分娩胎儿死亡6例(12.0%)。结论妊娠晚期胎盘早剥会对母婴健康和生命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临床中要及时诊断,并给予科学的临床治疗,从而来对胎盘早剥孕妇的预后进行改善,让孕妇和围生儿病死率降低。
作者:孔繁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90例,根据数学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在护理两个月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进行评分,根据HDS表进行康复训练评估,得分越高效果越好。再根据Barthel指数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效果越好。结果行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评分分别为(27.55±3.35)分、(84.56±3.46)分、(96.12±1.22)分;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评分分别为(21.23±3.02)分、(70.45±6.46)分、(85.06±1.23)分,观察组在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提升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优化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郑黎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针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的作用价值。方法选我院7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方式,而对照组护士则进行常规管理。结果结果显示,分层级管理后,试验组护士知识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效绩、满意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可有效树立良好健康工作的风气,增强日常个人技能操作的技术。
作者:贾莉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措施,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临床健康教育和护理提出有效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性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59.09%,满意度为86.36%,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31.81%,满意度为54.54%,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对疾病的恢复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力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