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孙连军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 保守治疗, 临床效果,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分为两组,无手术指征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指征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良好率为70.84%,高于保守治疗组(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较佳,预后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血清尿素氮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百令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姜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与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7例)和针对性护理组(38例)。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病因,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评价:①满意率;②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①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相比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较多,包括流产、药物滥用、机械性刺激等,通过针对性对症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才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青年胃癌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近7年我院就诊的青年胃癌患者的易患因素,分析青年胃癌发病的可能病因,为青年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有病理确诊的青年胃癌患者,对青年胃癌患者和对照组各71例进行饮食习惯、饮酒史、吸烟史、生活方式以及性格心理特点等调查。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饮酒(OR=2.002)、熏烤油炸食物(OR=3.389)、腌制食物(OR=1.993)、熬夜(OR=3.612)、急性子(OR=3.603)、精神焦虑(OR=3.007)是胃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其中熏烤油炸食物(OR=13.05)、熬夜(OR=7.739)、急性子(OR=7.665)、精神焦虑(OR=8.669)被选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与既往研究认为的行为因素中喜食腌制食物、高盐饮食、吸烟、饮酒为胃癌主要易患因素不同,熏烤油炸食物、熬夜、急性子、焦虑与青年胃癌患者发病似具有更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李燕;陆海林;曹婷华;段之佩;黄维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提升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及观察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提升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外科治疗的17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70例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外科护理步骤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循环改进护理模式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基础生活护理、治疗配合及对症护理、心理疏导方面的总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宣教、基础生活护理、治疗配合及对症护理、心理疏导方面的总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提升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较好,因此在外科手术患者中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王崇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在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肝叶切除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相关指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可以促进肝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优化患者心理状态并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护理干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SAS、SDS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气管软化、肺部感染、声音嘶哑、皮下血肿、切口感染、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优化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淑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社区护理干预如何在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应用。方法经过问卷调查及粘贴通知的方法选取本社区内糖尿病患者72例,实施病情调查、心理护理、疾病护理、家庭护理指导、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应用于遵医行为中。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遵医行为中的实施,显效43例(59.72%),总有效率90.28%。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实施后,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了遵医行为的质量,减少了医疗费用,控制了病情的发展。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得到了家属和患者的共同认可,可以临床推广应用于社区护理糖尿病。

    作者:鲁金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舒适护理应用

    目的:探究行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康复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首次活动、如厕以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进食时间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舒适护理应用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全切术治疗的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可充分促进患者的康复,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提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迎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认知和心理干预对妇科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及疼痛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和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妇科门诊手术患者140例为本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与观察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和心理的增强,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与疼痛状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而术后1 h与6 h的V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增强认知和心理干预,可起到明显的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同时提高患者的心理防御,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李彩影;徐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90例,根据数学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在护理两个月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进行评分,根据HDS表进行康复训练评估,得分越高效果越好。再根据Barthel指数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效果越好。结果行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评分分别为(27.55±3.35)分、(84.56±3.46)分、(96.12±1.22)分;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评分分别为(21.23±3.02)分、(70.45±6.46)分、(85.06±1.23)分,观察组在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提升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优化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郑黎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药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体会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反复发作,且单一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运用中医辩证用中药内服结合外用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海港;柳晓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全身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一般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麻醉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术后睁眼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麻醉恢复期发生寒颤概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抗焦虑,起到镇静和镇痛的治疗效果,还能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使患者血液动力得到稳定。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减少了麻醉剂的用量,降低了寒颤的发生率和心肌缺血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晓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乳腺CR技术规范化的研究

    目的:旨在研究乳腺CR技术规范化特质与细节,以至有效提升CR技术照片质量和其临床核心应用。方法对500例乳腺CR照片患者乳腺类型信息和投照体位信息以及CR图像处理方案信息等加以逐步分类研究,之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有效乳腺CE技术准则与规范。结果运用双侧同时对照方案,保持内外侧斜位状态,对头尾加压放大位进行适时改良与调试,加之图像后处理要素的同时可满足95%以上患者诊断需求。结论按照上述病例信息可以得出结论,改良头尾加压放大位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基础性微钙化显示率,多类型窗口显示技术和打印技术二者为医师后续为患者治疗提供了有效照片诊断资料,对乳腺CR体位内容和影像处理内容以及相关影像显示内容等做出了规范划指导。

    作者:王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术入后的体质辨识与药膳调理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中医体质特点及应用中药膳食调理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患者180例,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筛选出两种优势体质各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膳食调理,随访12个月,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体质变化和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80例ACS介入患者体质类型经中医体质评估系统测定,以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经中药膳食调理治疗后症状评分两组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胸背部疼痛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药膳治疗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质和气虚质为ACS术后1年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药药膳调理较一般治疗能更好的干预ACS介入术后患者血瘀体质、气虚体质的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秋霞;赵广香;陈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3H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及分析3H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的4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3H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的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4个指标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护理后1周观察组的4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护理前的评分,P均<0.05。结论3H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类护理模式。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及预防

    目的:研究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的具体情况以及预防贫血的措施。方法选择50例贫血患者及50例身体健康的人群进行常规血液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通过对两组进行比较,贫血组患者的RDW为(18.97±1.24)fL,MCV为(70.89±5.64)%, MCH为(20.69±4.59)pg;对照组分别为RDW为(12.26±1.07)fL,MCV为(89.70±4.33)%,MCH为(28.35±3.69)pg;贫血组患者的RDW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MCV、MCH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检验中,贫血患者可通过MCV、MCH及RDW水平来进行诊断,同时具备操作简便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范宏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风湿性心脏病71例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对策,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所有患者综合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临床症状观察、饮食指导、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疾病预防等。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后,根据满意度评价标准进行满意度评定,其中非常满意31例(43.66%),满意38例(53.52%),不满意2例(2.82%),总满意度为97.18%。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护患关系荣融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吉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疗效果观察及临床护理

    目的:观察患有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效果,以及在患者放疗前后采用相应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患者痊愈。方法对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患有头颈部肿瘤的164例患者进行精确性放疗,观察其放疗后效果,并对其进行指导,采用高质合理的临床护理,以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6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全部顺利完成了治疗过程,并得到因人而异的优质的护理方案。头颈部肿瘤患者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1.10%的。结论对患有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并采用优质合理的护理,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矫美玲;冯亚杰;熊晓艳;邹鸿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药品检验的偏差分析及结果控制

    药物质量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药品检验是药物生产过程中保证和控制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国家实现药品监督的重要手段,药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与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息息相关,在药品检验中得出正确的结果非常重要,但是往往因为某些误差使得结果出现偏差,如何正确的控制并减少药品检验的偏差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总结了药品检验的偏差及结果的控制,以期能为药品质量检验以及检验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钟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关于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分析和对策

    阐述了精神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心理压力主要为:人员不足;工作的高强度和高风险性;缺乏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人际交往受限及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角色转换产生的冲突。针对以上心理压力采取相应的对策。阐明减轻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和维护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作者:崔颖;刘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