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宏博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用于静脉药物调配管理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静脉药物调配管理于2013年10月开始实施优化流程干预,以实施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两组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和送药准时率。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5%(24/250)、0.02%(7/250);试验组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送药准时率分别为94.40%(236/250)、99.20%(248/250);试验组送药准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流程用于静脉药物调配管理可有效降低配药差错率,提高送药准时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雅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与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7例)和针对性护理组(38例)。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病因,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评价:①满意率;②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①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相似,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相比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较多,包括流产、药物滥用、机械性刺激等,通过针对性对症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才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的具体情况以及预防贫血的措施。方法选择50例贫血患者及50例身体健康的人群进行常规血液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通过对两组进行比较,贫血组患者的RDW为(18.97±1.24)fL,MCV为(70.89±5.64)%, MCH为(20.69±4.59)pg;对照组分别为RDW为(12.26±1.07)fL,MCV为(89.70±4.33)%,MCH为(28.35±3.69)pg;贫血组患者的RDW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MCV、MCH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检验中,贫血患者可通过MCV、MCH及RDW水平来进行诊断,同时具备操作简便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范宏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务人员道德水平建设,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通过调查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案例,制定改进措施并执行。医院完善工作制度,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医务人员加强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和技术水平。医院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投诉率下降,医疗纠纷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
作者:阮丽;刘娟;刘存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和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妇科门诊手术患者140例为本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与观察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和心理的增强,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与疼痛状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而术后1 h与6 h的VA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增强认知和心理干预,可起到明显的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同时提高患者的心理防御,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李彩影;徐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术后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较优,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各项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心理状态有改善作用,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白艳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晚期胎盘早剥孕妇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经过对全部孕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23例孕妇存在妊娠高血压,是引起胎盘早剥的主要因素,轻型胎盘早剥孕妇31例,重型胎盘早剥孕妇19例,全部孕妇经过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并没有孕妇死亡,分娩胎儿死亡6例(12.0%)。结论妊娠晚期胎盘早剥会对母婴健康和生命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临床中要及时诊断,并给予科学的临床治疗,从而来对胎盘早剥孕妇的预后进行改善,让孕妇和围生儿病死率降低。
作者:孔繁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性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54例。研究分析患者复发的原因与护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主要有季节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为降低患者复发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翠荣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措施,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临床健康教育和护理提出有效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性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59.09%,满意度为86.36%,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31.81%,满意度为54.54%,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对疾病的恢复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普外科患者腹腔镜手术中低体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8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有患者42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体温以及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心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普外科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干预的运用可以避免患者术中低体温情况的出现,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对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护理方法的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8月18日至2014年9月18日期间收治的88例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88例骨折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以及实验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将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情况,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蔡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间43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对其抢救、护理措施进行调查,并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43例患者在经过抢救、护理后均存活,存活率100%。患者抢救后2 h,出血情况陆续改善,产后并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产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7.6±2.1)d,母乳喂养情况良好。结论护理人员要了解子宫收缩乏力患者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要做好相关检测、抢救措施。
作者:赵慧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中医体质特点及应用中药膳食调理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患者180例,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筛选出两种优势体质各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膳食调理,随访12个月,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体质变化和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80例ACS介入患者体质类型经中医体质评估系统测定,以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经中药膳食调理治疗后症状评分两组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胸背部疼痛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药膳治疗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质和气虚质为ACS术后1年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药药膳调理较一般治疗能更好的干预ACS介入术后患者血瘀体质、气虚体质的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秋霞;赵广香;陈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及分析艾迪注射液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4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4例患者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的24例患者则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5 d、10 d的细胞免疫状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指标比较,P均>0.05,而治疗后5d及10d观察组的细胞免疫状态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5d及10d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艾迪注射液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更为积极,对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突出,为患者化疗时的机体状态改善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总结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实施相应对策,对比前后静脉输液外渗率,讨论品管圈活动在减少静脉输液外渗中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科室静脉输液患者为个体,2014年1月至6月患者为统计对象,7月至12月患者为活动对象,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统计现状、分析原因及实施对策,并对比活动前后患者的静脉输液外渗率情况和圈员的综合能力。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期间,我科室的静脉输液外渗率从10.36%降低至3.09%,差异显著(P<0.05),圈员综合能力评分由(1.85±0.28)分提高至(4.37±0.09)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输液外渗情况,提高护士的静脉输液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
作者:朴日红;白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调查近7年我院就诊的青年胃癌患者的易患因素,分析青年胃癌发病的可能病因,为青年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有病理确诊的青年胃癌患者,对青年胃癌患者和对照组各71例进行饮食习惯、饮酒史、吸烟史、生活方式以及性格心理特点等调查。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饮酒(OR=2.002)、熏烤油炸食物(OR=3.389)、腌制食物(OR=1.993)、熬夜(OR=3.612)、急性子(OR=3.603)、精神焦虑(OR=3.007)是胃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其中熏烤油炸食物(OR=13.05)、熬夜(OR=7.739)、急性子(OR=7.665)、精神焦虑(OR=8.669)被选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与既往研究认为的行为因素中喜食腌制食物、高盐饮食、吸烟、饮酒为胃癌主要易患因素不同,熏烤油炸食物、熬夜、急性子、焦虑与青年胃癌患者发病似具有更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李燕;陆海林;曹婷华;段之佩;黄维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血清前清蛋白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感染性疾病患者,共计70例。根据临床病原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毒组和细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住院一天,于次日清晨6:00空腹采集静脉血液3 mL,采集完毕后分离血清,立即送检。对参与者的PA和CRP含量检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细菌组血清PA含量与其他两组相比明显较低,血清CRP检测结细菌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细菌组中CRP阳性例数43例,阳性率为95.6%;PA阳性例数为44例,阳性率为97.8%。病毒组中CRP阳性例数为5例,阳性率为20.0%;PA阳性例数为3例,阳性率为12.0%。对照组中CRP阳性例数为7例,阳性率为23.3%;PA阳性例数为2例,阳性率为6.7%。对比发现细菌组在CRP和PA阳性检测结果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比较CRP、PA检测结果发现,上述指标能有效地区分出细菌感染患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然而不能有效区分病毒诊断患者,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该指标的应用。
作者:卢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护理干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SAS、SDS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气管软化、肺部感染、声音嘶哑、皮下血肿、切口感染、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巨大甲状腺肿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优化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淑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患有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效果,以及在患者放疗前后采用相应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患者痊愈。方法对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患有头颈部肿瘤的164例患者进行精确性放疗,观察其放疗后效果,并对其进行指导,采用高质合理的临床护理,以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6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全部顺利完成了治疗过程,并得到因人而异的优质的护理方案。头颈部肿瘤患者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1.10%的。结论对患有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并采用优质合理的护理,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矫美玲;冯亚杰;熊晓艳;邹鸿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3H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的4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3H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的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4个指标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护理后1周观察组的4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护理前的评分,P均<0.05。结论3H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类护理模式。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