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红梅
目的: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接受全面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研究组,另外随机抽选我院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对照组,患者于入院2h内采集静脉血液,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浓度,并进行对比。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8.03%,90.36%及84.62%;准确度88.46%,89.42%,及83.65%;特异性分别为78.84%,88.46%及82.69%。研究组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Myo,cTnI及CK-MB联合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度及灵敏度,其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尔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对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统计其临床应用影响,提供可供参照的护理方案。方法将102例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包括针对性护理、心理护理、给药护理、心血管毒性护理、胃肠道反应护理、感染护理、骨髓抑制护理、神经毒性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10项护理干预,观察102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并发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102例患者均坚持完成化疗,共有13例产生并发反应,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100%。结论在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宫颈癌患者化疗住院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精神状态,增加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对疾病治愈起到积极作用,是一种新的临床护理参考方案。
作者:姜霞;许大雪;许丹;张丽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中医体质特点及应用中药膳食调理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后的患者180例,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筛选出两种优势体质各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膳食调理,随访12个月,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体质变化和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80例ACS介入患者体质类型经中医体质评估系统测定,以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类型,经中药膳食调理治疗后症状评分两组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胸背部疼痛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药膳治疗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质和气虚质为ACS术后1年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中药药膳调理较一般治疗能更好的干预ACS介入术后患者血瘀体质、气虚体质的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秋霞;赵广香;陈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普外科患者腹腔镜手术中低体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8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有患者42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体温以及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心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普外科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干预的运用可以避免患者术中低体温情况的出现,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及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支气管哮喘护理,观察组则进行优质护理,然后将两组患儿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4周及8周时的PAQLQ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的PAQLQ量表评分比较,P均>0.05,而护理后1周、4周及8周时观察组的PAQLQ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生存质量,对于支气管哮喘患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秀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药物质量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药品检验是药物生产过程中保证和控制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国家实现药品监督的重要手段,药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与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息息相关,在药品检验中得出正确的结果非常重要,但是往往因为某些误差使得结果出现偏差,如何正确的控制并减少药品检验的偏差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总结了药品检验的偏差及结果的控制,以期能为药品质量检验以及检验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钟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脑梗死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NIHSS、Barthel、ESS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脑出血、再次脑梗死、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丹参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以优化神经功能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卫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旨在研究乳腺CR技术规范化特质与细节,以至有效提升CR技术照片质量和其临床核心应用。方法对500例乳腺CR照片患者乳腺类型信息和投照体位信息以及CR图像处理方案信息等加以逐步分类研究,之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有效乳腺CE技术准则与规范。结果运用双侧同时对照方案,保持内外侧斜位状态,对头尾加压放大位进行适时改良与调试,加之图像后处理要素的同时可满足95%以上患者诊断需求。结论按照上述病例信息可以得出结论,改良头尾加压放大位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基础性微钙化显示率,多类型窗口显示技术和打印技术二者为医师后续为患者治疗提供了有效照片诊断资料,对乳腺CR体位内容和影像处理内容以及相关影像显示内容等做出了规范划指导。
作者:王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试析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DL评分下降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90例,根据数学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在护理两个月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进行评分,根据HDS表进行康复训练评估,得分越高效果越好。再根据Barthel指数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效果越好。结果行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评分分别为(27.55±3.35)分、(84.56±3.46)分、(96.12±1.22)分;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评分分别为(21.23±3.02)分、(70.45±6.46)分、(85.06±1.23)分,观察组在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提升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优化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郑黎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患有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效果,以及在患者放疗前后采用相应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患者痊愈。方法对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患有头颈部肿瘤的164例患者进行精确性放疗,观察其放疗后效果,并对其进行指导,采用高质合理的临床护理,以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6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全部顺利完成了治疗过程,并得到因人而异的优质的护理方案。头颈部肿瘤患者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1.10%的。结论对患有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并采用优质合理的护理,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矫美玲;冯亚杰;熊晓艳;邹鸿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法测定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中盐酸赖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邻苯二醛(OPA)为衍生化试剂进行柱前衍生化,色谱柱为Kromasil5-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三乙醇胺(48∶52);检测波长为326 nm;流速:1.0 mL/min;柱温:20℃。结果盐酸赖氨酸在78.6~1100.4μ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γ=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1.59%,n=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可作为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林大专;惠春;孙全乐;殷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晚期胎盘早剥孕妇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经过对全部孕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23例孕妇存在妊娠高血压,是引起胎盘早剥的主要因素,轻型胎盘早剥孕妇31例,重型胎盘早剥孕妇19例,全部孕妇经过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并没有孕妇死亡,分娩胎儿死亡6例(12.0%)。结论妊娠晚期胎盘早剥会对母婴健康和生命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临床中要及时诊断,并给予科学的临床治疗,从而来对胎盘早剥孕妇的预后进行改善,让孕妇和围生儿病死率降低。
作者:孔繁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84例,进行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休息、出院指导等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84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恢复良好,显效62例,占73.81%;有效19例,占22.62%;无效3例,占3.57%;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病情凶险,发展迅速,临床上除了需及时治疗外,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有效的进行护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直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一般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麻醉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术后睁眼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麻醉恢复期发生寒颤概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抗焦虑,起到镇静和镇痛的治疗效果,还能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使患者血液动力得到稳定。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减少了麻醉剂的用量,降低了寒颤的发生率和心肌缺血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晓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治疗矽肺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矽肺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800万单位的青霉素并加入250 mL的静脉滴注和5%的葡萄糖注射液以及0.2 g的西地兰,入壶速尿为20 mg。观察组采用上述对照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60 mL的参麦注射液。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患者的病症出现显著改善的情况有38例,有病症改善现象的患者11例,治疗后病症无明显改善的有7例,而治疗后出现病情恶化的有4例。整体有效率为81.67%。采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在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病症出现显著改善的情况有45例,有病症改善现象的患者12例,治疗后病症无明显改善的有2例,而治疗后出现病情恶化的有1例。整体有效率为95.0%。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矽肺合并肺源性心脏病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率及心脏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有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分析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血清尿素氮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百令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姜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解决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住院艾滋病患者的精心护理,探讨人文关怀对住院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作用,减少患者痛苦。方法选取3000例艾滋病患者,护士通过日常专业精心护理以及宣传教育等方式,了解艾滋病患者的住院信息,引用非政府组织的帮助,提高对艾滋病患者的住院管理以及治疗护理质量,加强对患者治疗期间人文关怀的应用,与住院护理一起组成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护理模式。结果通过与患者的良好沟通,3000例住院患者中80.9%患者治疗有效,放弃治疗患者比例为7.9%,死亡人数为11.2%。结论人文关怀与护理管理在住院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和护理效果。
作者:李荣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用于静脉药物调配管理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静脉药物调配管理于2013年10月开始实施优化流程干预,以实施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两组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和送药准时率。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5%(24/250)、0.02%(7/250);试验组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送药准时率分别为94.40%(236/250)、99.20%(248/250);试验组送药准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流程用于静脉药物调配管理可有效降低配药差错率,提高送药准时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雅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反复发作,且单一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运用中医辩证用中药内服结合外用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海港;柳晓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