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化管理流程用于静脉药物调配的管理效果探讨

陈雅凤

关键词:优化流程, 静脉药物, 调配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流程用于静脉药物调配管理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静脉药物调配管理于2013年10月开始实施优化流程干预,以实施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两组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和送药准时率。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5%(24/250)、0.02%(7/250);试验组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送药准时率分别为94.40%(236/250)、99.20%(248/250);试验组送药准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流程用于静脉药物调配管理可有效降低配药差错率,提高送药准时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在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肝叶切除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相关指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可以促进肝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优化患者心理状态并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90例,根据数学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在护理两个月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进行评分,根据HDS表进行康复训练评估,得分越高效果越好。再根据Barthel指数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效果越好。结果行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评分分别为(27.55±3.35)分、(84.56±3.46)分、(96.12±1.22)分;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评分分别为(21.23±3.02)分、(70.45±6.46)分、(85.06±1.23)分,观察组在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提升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优化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郑黎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及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支气管哮喘护理,观察组则进行优质护理,然后将两组患儿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4周及8周时的PAQLQ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的PAQLQ量表评分比较,P均>0.05,而护理后1周、4周及8周时观察组的PAQLQ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生存质量,对于支气管哮喘患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秀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用几丁糖预防人流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医用几丁糖来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人流手术的2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做比对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闭经、宫腔粘连、月经量减少的发生率以及术后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腹痛持续时间、术后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流术后使用医用几丁糖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减少术后闭经、月经量少的情况,在预防宫腔粘连方面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冯晶晶;刘志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奥美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根据就诊号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沙坦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沙坦治疗,每次50 mg,每天一次。两组的总疗程均为8周。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38.71%),总有效率为91.93%;对照组:显效22例(35.48%),总有效率为87.09%。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可以看出,二者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可以有效地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人文关怀与护理管理在住院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解决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住院艾滋病患者的精心护理,探讨人文关怀对住院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作用,减少患者痛苦。方法选取3000例艾滋病患者,护士通过日常专业精心护理以及宣传教育等方式,了解艾滋病患者的住院信息,引用非政府组织的帮助,提高对艾滋病患者的住院管理以及治疗护理质量,加强对患者治疗期间人文关怀的应用,与住院护理一起组成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护理模式。结果通过与患者的良好沟通,3000例住院患者中80.9%患者治疗有效,放弃治疗患者比例为7.9%,死亡人数为11.2%。结论人文关怀与护理管理在住院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和护理效果。

    作者:李荣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A242、CEA检测在不同分期胰腺癌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A199、CA125、CA242和CEA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不同分期胰腺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胰腺癌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实验者血清中CA199、CA125、CA242、CEA的含量。结果观察组的不同胰腺癌分期患者血清CA199、CA125、CA242、CEA含量均比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显著升高(P<0.05)。同时,随着胰腺癌病理分期的进行,上述四个肿瘤标志物在在胰腺癌Ⅲ期和Ⅳ期患者中提高更为显著。结论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A242和CEA对于不同分期的胰腺癌诊断均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以作为病理分期胰腺癌诊断的临床依据。

    作者:汤铁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全身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一般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麻醉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术后睁眼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麻醉恢复期发生寒颤概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抗焦虑,起到镇静和镇痛的治疗效果,还能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使患者血液动力得到稳定。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减少了麻醉剂的用量,降低了寒颤的发生率和心肌缺血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晓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3H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及分析3H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的4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3H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周的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4个指标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护理后1周观察组的4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护理前的评分,P均<0.05。结论3H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类护理模式。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超声资料,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58例中有52例经直肠彩超为前列腺良性病变(其中急性前列腺炎12例;慢性前列腺炎8例;前列腺增生32例),6例超声诊断为前列腺癌(2例伴膀胱转移)。58病例经过手术后病理、临床表现、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经直肠穿刺活检病理等证实,除1例误诊(前列腺癌误诊为前列腺增生),其余超声诊断都正确,其总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8.3%。其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彩超检查对前列腺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该方法易操作,价廉、易于推广。

    作者:戴秀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妊娠晚期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晚期胎盘早剥孕妇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经过对全部孕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23例孕妇存在妊娠高血压,是引起胎盘早剥的主要因素,轻型胎盘早剥孕妇31例,重型胎盘早剥孕妇19例,全部孕妇经过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并没有孕妇死亡,分娩胎儿死亡6例(12.0%)。结论妊娠晚期胎盘早剥会对母婴健康和生命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临床中要及时诊断,并给予科学的临床治疗,从而来对胎盘早剥孕妇的预后进行改善,让孕妇和围生儿病死率降低。

    作者:孔繁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关于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分析和对策

    阐述了精神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和对策。心理压力主要为:人员不足;工作的高强度和高风险性;缺乏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人际交往受限及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角色转换产生的冲突。针对以上心理压力采取相应的对策。阐明减轻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和维护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作者:崔颖;刘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对策分析

    目的: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间43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对其抢救、护理措施进行调查,并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43例患者在经过抢救、护理后均存活,存活率100%。患者抢救后2 h,出血情况陆续改善,产后并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产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7.6±2.1)d,母乳喂养情况良好。结论护理人员要了解子宫收缩乏力患者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要做好相关检测、抢救措施。

    作者:赵慧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试析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DL评分下降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舒适护理应用

    目的:探究行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胆囊完全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康复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首次活动、如厕以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进食时间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舒适护理应用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全切术治疗的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可充分促进患者的康复,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提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迎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疗效果观察及临床护理

    目的:观察患有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效果,以及在患者放疗前后采用相应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患者痊愈。方法对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患有头颈部肿瘤的164例患者进行精确性放疗,观察其放疗后效果,并对其进行指导,采用高质合理的临床护理,以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6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全部顺利完成了治疗过程,并得到因人而异的优质的护理方案。头颈部肿瘤患者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1.10%的。结论对患有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放疗并采用优质合理的护理,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矫美玲;冯亚杰;熊晓艳;邹鸿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艾迪注射液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及分析艾迪注射液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4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4例患者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的24例患者则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5 d、10 d的细胞免疫状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指标比较,P均>0.05,而治疗后5d及10d观察组的细胞免疫状态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5d及10d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艾迪注射液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更为积极,对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突出,为患者化疗时的机体状态改善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脑梗死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NIHSS、Barthel、ESS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脑出血、再次脑梗死、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丹参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以优化神经功能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卫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清前清蛋白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前清蛋白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感染性疾病患者,共计70例。根据临床病原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毒组和细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住院一天,于次日清晨6:00空腹采集静脉血液3 mL,采集完毕后分离血清,立即送检。对参与者的PA和CRP含量检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细菌组血清PA含量与其他两组相比明显较低,血清CRP检测结细菌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细菌组中CRP阳性例数43例,阳性率为95.6%;PA阳性例数为44例,阳性率为97.8%。病毒组中CRP阳性例数为5例,阳性率为20.0%;PA阳性例数为3例,阳性率为12.0%。对照组中CRP阳性例数为7例,阳性率为23.3%;PA阳性例数为2例,阳性率为6.7%。对比发现细菌组在CRP和PA阳性检测结果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比较CRP、PA检测结果发现,上述指标能有效地区分出细菌感染患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然而不能有效区分病毒诊断患者,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该指标的应用。

    作者:卢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2012年某市麻疹抗体水平的监测报告

    目的:为了解我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为下一步控制麻疹策略提供监测依据。方法结合我市2012年计划免疫考评,在12个旗县区的2~25岁人群采集血清标本386份,每名调查对象采集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本次共检测386例,其中阳性385例、阳性率99.7%,各旗县区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7.1%~100%,平均99.7%。其中林西县低,为97.1%;其余旗县为100%,各地区间达保护水平率为62.1%~100%,平均为86.8%。结论我市通过近几年狠抓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及时接种,适时安排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之后,在我市各地的免后人群中形成了稳固的免疫屏障。

    作者:鲍建光;张风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