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朋甲;王巍;孙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健康信念模式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接收的72例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进行护理,首先按照随机序号法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信念模式护理,终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两组在干预前患儿生存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经干预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从多方面对患儿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明显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推广和使用。
作者:闫坤宁;聂翠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采用显微鉴别对处方中射干、三七、桔梗、白芍、金银花进行了专属鉴别,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进行了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了三七、金银花成分且阴性无干扰。对处方中的玄参进行了含量测定。提高消瘤含化丸质量标准。
作者:阚朋甲;王巍;孙秋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疗纠纷档案管理指的是医疗机构在接待、调查以及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资料总和,是医疗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对于医院正确处理医疗纠纷,为医院和患者双方提供有效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就当前医疗纠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蔡厚伦;姜玉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在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该院血透室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改革传统管理模式,重点做好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的血透室收治患者各40例,分别为传统组与改革组,观察两组感染发生率,总结患者满意度及对临床护理管理制度评价。结果传统组出现感染率为7例(17.5%),改革组为1例(2.5%)(P<0.05)。传统组患者对于感染知识宣教、安全防护、卫生消毒意识、定期护理质量监测等护理管理内容评分较低,改革组较高(P<0.05)。传统组患者满意度为77.5%,改革组为92.5%,改革组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血透室是主要针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集中场所,此科室由于患者特殊性,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几率较大,通过分析科室存在的高危感染因素从而制定一系列防范措施,大部分患者感染率较低且满意度较高,患者对于护理管理制度评价较高。
作者:刘峥;谢琼;潘红;张乾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90后医学生的性教育现状进行了解,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为科学的开展90后医学生的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从某医学院校中随机选择525名90后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医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性知识,但是在性知识尤其是性疾病知识方面还是存在欠缺,在性观念和性行为上更是存在问题。结论从现状和需要出发,十分有必要对90后医学生进行性教育,医学院校和各类高校都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的性教育。
作者:张玲;朱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在急诊科护理过程中对护理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方法该院急诊科从2013年7月开始正式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急诊科的护理情况,并在实施分层管理1年后进行比较。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在急诊科在职的护理人员,数量25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5~47岁之间,平均(33.62±6.49)岁。在职称上,主管护师3例,护士17例,护师5例。在学历上,本科15例,大专6例,中专4例。在该次研究中,需要比较在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前后在急诊科中的差错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在对满意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均使用该院自制的满意程度评分表的方法进行评价,满分均为10分。结果在急诊科中实施分层管理后,急诊科中的差错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均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提升,所有差异通过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后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急诊科中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的手段,可明显提升急诊科中的护理质量,对患者的正常治疗以及身体恢复均有着重要意义,有很高应用价值。
作者:李颖;李晓英;安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双语教学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已经开展多年。双语教学的目是使用英语或中文来教授医学基本知识、临床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本文从教材、教师、学生等方面探讨了医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作者:沈光思;徐又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产前检查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5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25例(采取非定期产前检查)和观察组25例(实施定期产前检查)两组,比较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高危妊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8.24%),对照组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为9(36.17%),观察组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产前检查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通过及时有效的产前检查对产妇是否存在高危妊娠情况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防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及减少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秦宇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了解公众对无偿献血的意愿和需求,为采供血机构制订宣传和招募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设计针对单位和个人的A、B两种问卷调查表,向该市的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和12000名个人发放,包括已献过血的和从未献过血的,调查其已往献血的目的或不曾献血的原因及今后的献血意愿。结果大部分已献血单位的目的是“为完成指令性献血任务”,占71.4%;公众个人的献血目的以“为完成单位组织的献血任务”和“为他人奉献爱心、拯救生命”为主,分别占38.5%和37.7%。而许多单位不曾组织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抽不出献血时间”和“献血会影响本单位的正常工作”;公众个人不曾献血的原因主要是“献血可能影响本人身体健康”和“采血针穿刺时,怕痛”。结论已献过血的单位团体和个人,大部分仍会继续献血,而从未献过血的单位和个人献血意愿却不强,以观望者居多,有待针对性的宣传和动员。
作者:单明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基础医学与临床影像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教学难度系数较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名词多,难以记忆。如何提高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从讲授式教学法、板图授课法、口诀记忆法、直观教学法、解剖操作法和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法等方面,谈一些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与体会。
作者:黄大;吴国运;梁成青;向志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网络信息化逐渐被应用到多个行业中,而在我国的所有医院中,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网络信息化。不过,由于网络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为医院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状况,进一步分析了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相关措施,构建医院完整的、安全的网络信息化系统,同时也为医院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吴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收入状况和医务人员的数量以及中医药人员的数量是否满足该省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卫生需求。方法采用药物流行病学整群调查为主,抽样调查为辅的研究方法,统一填报调查表收集相关信息,分析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收入状况和医务人员数量以及中医药人员的具体情况。结果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之间收入严重不均衡,医务人员数量,特别是中医药人员匮乏,不能够满足该省群众基本卫生需求。结论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中医药人员的必要性和途径。
作者:李春晓;李学林;唐进法;刘培;徐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尝试在该院药学部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结合互联网+药学服务理念,提升药事服务质量。方法2016年1月起,率先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尝试推行QCC活动,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结果通过QCC开展,提升了药学服务的质量。结论在药学人员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
作者:彭昊帅;余茜;李广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从不良事件数据分析与挖掘角度研究中医脏腑相关性理论,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以ClinResearch电子数据管理系统目前在研及存储的研究数据为基础,以统计学方法分析、挖掘心系不良事件的特征。结果 ClinRe-searc电子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心系不良事件的特征较好的印证了中医“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肺为君臣相傅之官”等脏腑相关性理论。结论从不良事件数据分析与挖掘角度研究中医脏腑相关性理论具有可行性及意义,但尚局限于不良事件的低报告率、研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下一步可以提高不良事件报告率及从不同角度回溯不良事件发生的方法,增加数据量、提高其数据质量以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及挖掘。
作者:吴东宁;何丽云;王鑫;艾艳柯;天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海陵区伤害死亡情况、构成特点,为本地区伤害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海陵区网络报告的死亡数据通过根本死因ICD10编码进行分类,运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海陵区伤害平均死亡率为33.91/10万,占全死因构成比的6.31%,男性意外伤害死亡率大于女性死亡率;伤害前五位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溺水和意外中毒,合计占总伤害构成比的83.73%。0~14岁伤害以溺水为首位,其次为交通事故,15~44岁、45~64岁均以交通事故为首位,其次为意外跌落;65岁以上老年人以意外跌落为伤害死因首位,其次为交通事故。结论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主要疾病,根据不同年龄组伤害死亡特点,有针对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对伤害认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周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积极作用。方法141例脑卒中患者依据健康教育模式差异分组,对比治疗依从性发生率与出院4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95.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8%(P<0.05);观察组出院4个月后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较对照组理想(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可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与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鲁娟娟;薛芬;和振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湛江地区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了解分析该地区骨质疏松患者并发肿瘤情况。方法随机选取50岁以上2011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期间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194例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初步的医学检查、静脉血检测及骨密度检测。194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根据有无肿瘤分为肿瘤组与非肿瘤组,肿瘤组又分为运动系统肿瘤,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肿瘤。结果骨质疏松患者中非肿瘤组和各个类型的肿瘤组在年龄、身高、体重、腰椎骨密度、血清磷和血清碱性磷酸酶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系统肿瘤组的股骨骨密度和血清钙小于非肿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系统肿瘤患者可能是累及患者活动功能造成活动减小,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和流失的平衡,从而影响骨密度值。
作者:王朝军;陈广谋;黄成硕;孔俊超;刘怀毫;蔡家尚;曾荣;魏波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