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多塞平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陶志敏;尚文玉

关键词:舒肝解郁胶囊, 血管性头痛, 盐酸多塞平
摘要:目的 对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多塞平片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诊治的血管性头痛患者104例(观察组)作为试验对象,让观察组成员接受舒肝解郁胶囊以及盐酸多塞平治疗,而让对照组102例患者接受盐酸多赛平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其中显效率73.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9%,其中显效率36.27%.两组相比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χ2=33.39 P<0.001),显效率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χ2=28.16,P<0.001).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多塞平片对血管性头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盐酸多塞平片,又充分发挥了盐酸多塞平片作用于体内特异受体的优势,二者合用,优势互补,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轻了不良反应.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探析

    目的 分析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26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用药周期12周,对比两组的治疗费用和治疗效果,分析两组的经济成本-效果.结果 治疗后HbA1c<7%的观察组有46例(73.0%),对照组35例(55.6%),FBG有效率观察组13例(20.6%),对照组11例(17.5%),PBG有效率观察组14(19.1%),对照组12(19.1%).观察组总费用928.70元,对照组总费用692.60元.两组降FBG、PBG效果略同,观察组降HbA1c优于对照组,以对照组为参照对象,疗效?E=17.40,费用增量?C=556.40元.观察组增量所需总费用增高.结论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相对于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效果更优,且更有经济优势,临床上建议进行推广,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孙科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CT与MR用于脑桥梗死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CT和MR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用于诊断脑桥梗死的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脑桥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出48例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分别行CT和MR检查,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的结果 .结果 MR诊断出55个脑桥梗死病灶,23个脑软化病灶,CT诊断出44个脑桥梗死病灶,18个脑软化灶;其中MR和CT在脑桥梗死病灶的上部病灶、中部病灶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下部病灶,P<0.05;在脑软化灶上,上部病灶和中部病灶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下部病灶,P<0.05.结论 CT对于上部和中部病灶的诊断正确率较高,对于疑似有上部和中部病灶的脑桥梗死患者可行CT检查辅助确诊.

    作者:马槐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5%米诺地尔液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5%米诺地尔液治疗斑秃的方法 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5%米诺地尔,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4.0%和64.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5%米诺地尔液治疗斑秃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雅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轻度子痫前期促宫颈成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终止妊娠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至2014年在我院住院并分娩的足月轻度子痫前期孕妇86例(A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分娩血压正常孕妇75例(B组)为对照,两组均选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对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A组剖宫产率18/86,B组剖宫产率12/75,无统计学差异.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在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在轻度子痫前期促宫颈成熟.

    作者:金良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经右心室切口根治与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根治小儿法洛四联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经右心室切口根治与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根治小儿法洛四联症(TOF)的疗效.方法 42例TOF患儿经右心室切口(对照组),另42例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研究组).结果 两组的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呼吸机时间、ICU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治疗小儿法洛四联症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的首选.

    作者:黄小伟;陈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冠状动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冠状动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在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100例患者,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比两次检查结果 ,分析冠状动脉CTA的临床价值.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CAG检查,73例确诊为冠心病,冠状动脉CTA检出74例,同时确诊为冠心病的有70例.根据病变血管:左主干病变CAG检出14例,冠状动脉CTA检出17例,二者共同检出13例;前降支病变CAG检出58例,冠状动脉CTA检出61例,误诊5例,漏诊2例;回旋支病变CAG检出41例,冠状动脉CTA检出44例,误诊5例,漏诊2例.结论 冠状动脉CTA在诊断冠心病上临床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海洪勃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不同时间制备的血浆及冷沉淀的质量对比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段制备的血浆及冷沉淀的质量并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8 h以内和8 h以外的血浆制品50份和冷沉淀制品50份,一共100份,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冷沉淀制品、对照组为血浆制品.将8 h以内制备的血浆和8 h以外制备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进行比较;将8h以内制备的冷沉淀和8h以外制备的冷沉淀中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进行比较;将8h以内制备的血浆和8h以内制备的冷沉淀中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8h以内制备的血浆和8h以外制备的血浆相比,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 h以内制备的冷沉淀和8 h以外制备的冷沉淀相比,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 h以内制备的血浆和8 h以内制备的冷沉淀相比,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浆及冷沉淀中的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出现下降趋势,制备好的血浆制品,应该在8h以内制成冷沉淀,保证纤维蛋白原活性、凝血因子Ⅷ、以及凝血因子Ⅴ的活性较好,这一应用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彬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神经性耳聋治疗中高压氧的辅助治疗作用分析

    目的 在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过程中,辅以高压氧治疗措施,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神经性耳聋患者70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划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35例.对常规组患者行一般性药物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行一般性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数据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结论 在治疗神经性耳聋患者过程中,辅以高压氧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立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作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 以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49例CR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患者行标准透析治疗,观察组则加入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经系统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0%(24/25),高于对照组的66.67%(16/24)(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将肾康注射液与血液透析联合作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效果优于单纯血液透析,值得借鉴.

    作者:王云成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浅谈我国儿童营养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重要性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营养是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正确的营养健康教育可以改善中国儿童营养状况、培养健康饮食行为.本文将从我国儿童营养健康教育的现状、儿童营养健康教育的意义、儿童营养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和展望4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马闯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小剂量硝普钠持续静点治疗扩张性心肌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在扩张性心肌病难治性心力衰竭中使用小剂量硝普钠持续静点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共选择60例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3~5 d的常规治疗,使用的主要药物为硝酸甘油以及洋地黄,因为治疗效果不明显而将小剂量硝普钠代替硝酸甘油对患者再次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超声心电图以及心率等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在60例患者中有55例患者心率以及BNP出现下降的情况,同时疾病相关症状等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在扩张性心肌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小剂量硝普钠对患者进行持续静点能够有效改善其症状,同时使其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

    作者:李晗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1例巨大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报道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良性肿瘤的25%左右,是一种少见的肝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其临床特点为发病年轻化、诊断困难、手术难度大等.我科曾对数十例FNH患者行手术切除,效果满意,目前就1例肝右叶巨大FNH作一报道.

    作者:杨步荣;叶秋文;李刚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究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抽签分为2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3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治疗.并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67.44%vs 88.37%),(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纤维蛋白质、血浆黏度与血小板聚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P>0.05).结论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使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效改善,使纤维蛋白含量、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液黏度有效降低.

    作者:杨秋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密闭式吸痰法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密闭式吸痰法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重症室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吸痰法.对比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35.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密闭式吸痰法较开放式吸痰法能够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韩少杰;樊文婧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的宫颈癌患者48例,其中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泌尿系感染2例,盆腔淋巴囊肿2例,下肢静脉栓塞1例.将四种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观察并发症的痊愈情况.结果 2例尿潴留患者,1周内完全恢复;2例泌尿系感染患者,1周后复查尿培养为阴性;2例盆腔淋巴囊肿患者,1个月内囊肿全部吸收;1例下肢静脉栓塞患者,1周后血栓消失.结论 通过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再做出相应的临床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燕;曾义;周英华;竭淑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超声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一个持续而可逆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是由于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下,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并且肝纤维化为早期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如果损伤因素长期没有得到去除,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必然会诱发肝硬化.因此,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成为阻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之所在.超声作为当前临床为常用的辅助诊断工具,因其清晰度及分辨率高、成像清晰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本次研究围绕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超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探讨当前先进的诊断技术,以为病症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多塞平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多塞平片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诊治的血管性头痛患者104例(观察组)作为试验对象,让观察组成员接受舒肝解郁胶囊以及盐酸多塞平治疗,而让对照组102例患者接受盐酸多赛平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其中显效率73.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9%,其中显效率36.27%.两组相比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χ2=33.39 P<0.001),显效率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χ2=28.16,P<0.001).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多塞平片对血管性头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盐酸多塞平片,又充分发挥了盐酸多塞平片作用于体内特异受体的优势,二者合用,优势互补,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轻了不良反应.

    作者:陶志敏;尚文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临床药师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应用指导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药师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应用指导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1例CAP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60例患者,对照组为61例患者,对照组依据的是传统的方式,即在CAP病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中不对其进行额外的专业指导;对于观察组则进行专业的临床药师用药指导.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的用药干预后CAP患者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上的合理性相对于没有临床药师用药指导的对照组有进一步的提升,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具体的用药量与用药方式的合理性以及联合用药上的合理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在更换药物以及用药疗程和相关的用药后检查方面的合理性相类似,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 临床药师的指导对于CAP病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率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雪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拇外翻畸形的治疗进展

    拇外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足部畸形,早在l8世纪末,拇外翻畸形的手术治疗就开始推广,手术方式也一直处于探索阶段.Helal等列出了130余种拇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 ,后来增至200余种,其中大多数手术方式已经逐渐被临床淘汰.然而有些手术方式确实有效,且不断得到改良,日益完善,成为了治疗拇外翻的主流术式.

    作者:赵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品管圈活动在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在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癌症疼痛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品管圈活动的癌痛护理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62例(60.19%),总有效率90.29%;对照组,显效42例(40.78%),总有效率71.85%.观察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癌症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茂新;迟丽梅;何丽颖;张春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