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敏;尚文玉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5%米诺地尔液治疗斑秃的方法 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5%米诺地尔,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4.0%和64.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5%米诺地尔液治疗斑秃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雅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对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多塞平片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诊治的血管性头痛患者104例(观察组)作为试验对象,让观察组成员接受舒肝解郁胶囊以及盐酸多塞平治疗,而让对照组102例患者接受盐酸多赛平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其中显效率73.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9%,其中显效率36.27%.两组相比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χ2=33.39 P<0.001),显效率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χ2=28.16,P<0.001).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多塞平片对血管性头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盐酸多塞平片,又充分发挥了盐酸多塞平片作用于体内特异受体的优势,二者合用,优势互补,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轻了不良反应.
作者:陶志敏;尚文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的宫颈癌患者48例,其中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泌尿系感染2例,盆腔淋巴囊肿2例,下肢静脉栓塞1例.将四种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观察并发症的痊愈情况.结果 2例尿潴留患者,1周内完全恢复;2例泌尿系感染患者,1周后复查尿培养为阴性;2例盆腔淋巴囊肿患者,1个月内囊肿全部吸收;1例下肢静脉栓塞患者,1周后血栓消失.结论 通过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再做出相应的临床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燕;曾义;周英华;竭淑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降钙素原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4例重症肺炎患者为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时期的50例轻型肺炎患者为对照组的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以及常规检查,对降钙素原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于对照组相比,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白细胞计数与体温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在治疗和诊断中采用降钙素原的检测有重要意义,可以针对患者的检查指标,采取相应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作者:程广翠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本文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结果 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超声诊断,后对本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 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64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超声诊断后,其结果 显示:低回声肿块缺乏均匀性,在腹部各层均可见肿块,且形态不一,边界模糊.包膜回声不是十分明显,且部分低回声呈现为单个或多个小回声区.其肿块与月经周期存在相关性,月经前以及月经期间,肿块呈变大倾向,待月经结束后肿块呈缩小状态.结论 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行超声检查,优势较多,因此,该诊断方法 可以作为内膜异位症的检查手段.
作者:张婷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精细化护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14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观察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760例患者)和对照组(无静脉血栓的640例患者)的各方面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 分析总结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设计和实施针对性精细化护理方案,详细记录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高龄、下肢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流缓慢、高凝状态以及静脉内膜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P<0.05),针对性精细化护理后,临床治疗有效率92.63%,护理满意满意率94.2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诱发因素较多,根据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积极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精细化护理具有重要的防治价值.
作者:李景烨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26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用药周期12周,对比两组的治疗费用和治疗效果,分析两组的经济成本-效果.结果 治疗后HbA1c<7%的观察组有46例(73.0%),对照组35例(55.6%),FBG有效率观察组13例(20.6%),对照组11例(17.5%),PBG有效率观察组14(19.1%),对照组12(19.1%).观察组总费用928.70元,对照组总费用692.60元.两组降FBG、PBG效果略同,观察组降HbA1c优于对照组,以对照组为参照对象,疗效?E=17.40,费用增量?C=556.40元.观察组增量所需总费用增高.结论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相对于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效果更优,且更有经济优势,临床上建议进行推广,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孙科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双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前来我科就诊的6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双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及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并于疗程结束2个月后进行随访,进一步比较2组患者的肩痛的VA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后有效23例,总有效率71.88%,治疗组治疗后有效31例,总有效率96.88%,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7.585,P=0.013,P<0.05).治疗组治疗前VAS评分为(7.78±0.75),治疗后VAS评分为(3.72±1.25),2个月后随访VAS评分为(2.37±1.84);对照组分别为(7.97±0.82)、(5.16±1.98)、(5.16±1.98).两组自身对照,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有降低(治疗组Z=4.910,P<0.001;对照组Z=4.309,P<0.001),2个月后VAS评分进一步降低(治疗组Z=4.728,P<0.001;对照组Z=4.309,P<0.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对照,治疗后(Z=3.072,P=0.002)及2个月后(Z=4.116,P<0.001),双针组VAS评分降低程度均较普通毫针组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尤其是疼痛困扰较重的患者,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继续探索.
作者:王家莹;范德培;吴近珠;樊德群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抽签分为2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3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治疗.并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67.44%vs 88.37%),(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纤维蛋白质、血浆黏度与血小板聚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P>0.05).结论 丁苯酞与依达拉奉使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效改善,使纤维蛋白含量、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液黏度有效降低.
作者:杨秋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患者为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90例患者,对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治疗组患儿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两组患儿均接受14 d的治疗后对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 经过14 d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治疗组患儿,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在整个治疗用药期间,治疗组患儿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室血清检查也未见异常,对照组患儿出现1例青霉素过敏反应,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疗程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拇外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足部畸形,早在l8世纪末,拇外翻畸形的手术治疗就开始推广,手术方式也一直处于探索阶段.Helal等列出了130余种拇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 ,后来增至200余种,其中大多数手术方式已经逐渐被临床淘汰.然而有些手术方式确实有效,且不断得到改良,日益完善,成为了治疗拇外翻的主流术式.
作者:赵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7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入院时HRSD评分、SF-36评分比较统计没有差异(P>0.05),出院时试验组HRSD评分、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关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随着临床对医疗设备的使用依赖性增加,医疗设备的维修越来越受到医疗管理体系的重视.但是因为医院管理的缺失、维修水平的落后以及临床使用时的不重视,导致设备的维修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临床医疗出现的有关问题做出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侯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营养是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正确的营养健康教育可以改善中国儿童营养状况、培养健康饮食行为.本文将从我国儿童营养健康教育的现状、儿童营养健康教育的意义、儿童营养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和展望4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马闯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鹿茸、三七等中药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就诊号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以鹿茸为主药,三七、何首乌、龟甲、当归为辅药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中成药骨疏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8例(35.29%),有效24例(47.06%),无效9例(17.65%),总有效率82.35%;对照组显效14例(27.45%),有效19例(37.25%),无效18例(35.29%),总有效率64.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患者分别采用鹿茸联合三七等中药汤剂和骨疏康胶囊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均满意,但以鹿茸为主药联合三七等其它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优于骨疏康胶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低,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
作者:张维;尹宏兵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脑钠肽、脂联素及Ⅲ型前胶原蛋白的影响.方法 80例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期间,确诊为慢性心功能不全(NYHAⅡ~Ⅳ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应用雷米普利(ACEI)(北京赛诺菲)/不能耐受者给予缬沙坦胶囊(ARB)(北京诺华)、螺内酯、呋塞米、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针剂等药物治疗.其中只有治疗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以岭药业)4粒,每日3次,口服.观察用药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脑钠肽、脂联素及Ⅲ型前胶原蛋白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脑钠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前胶原蛋白治疗6个月后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清脂联素水平治疗后3个月、6个月有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能明显降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脑钠肽水平,改善心功能,具有抗炎,改善心室重构,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
作者:赵军;刘艳萍;张冬青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的1628例患者为观察目标,对其检测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影响检测结果 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1628例患者检测结果 准确性的因素具体如下:实验前标本准备工作不充足、检验人员的素质与水平较差、血清标本质量不达标、检验操作程序不规范、检验结果 研读不准确等.结论 乙型肝炎两对半应用ELISA法检测过程中,检验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负责、严谨慎重的工作态度,妥善安排实验前的标准准备工作,规范操作,准确评定检验结果 ,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切实提高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参考.
作者:王迪;张锦伟;韩亚男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对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85例胃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完全缓解42例,部分缓解21例,好转14例,稳定8例,无病情恶化患者,有效率为90.6%.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良好,通过加强胃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护理,可大幅度降低患者痛苦,缩短治疗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红;潘向红;袁红梅;王慧敏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手针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的55例患者,予手针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每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33例,好转20,效差2例.总有效率为96.4%.结论 手针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具有方法 安全、操作便捷、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冠状动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在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100例患者,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比两次检查结果 ,分析冠状动脉CTA的临床价值.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CAG检查,73例确诊为冠心病,冠状动脉CTA检出74例,同时确诊为冠心病的有70例.根据病变血管:左主干病变CAG检出14例,冠状动脉CTA检出17例,二者共同检出13例;前降支病变CAG检出58例,冠状动脉CTA检出61例,误诊5例,漏诊2例;回旋支病变CAG检出41例,冠状动脉CTA检出44例,误诊5例,漏诊2例.结论 冠状动脉CTA在诊断冠心病上临床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海洪勃 刊期: 2016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