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多塞平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陶志敏;尚文玉

关键词:舒肝解郁胶囊, 血管性头痛, 盐酸多塞平
摘要:目的 对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多塞平片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诊治的血管性头痛患者104例(观察组)作为试验对象,让观察组成员接受舒肝解郁胶囊以及盐酸多塞平治疗,而让对照组102例患者接受盐酸多赛平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其中显效率73.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9%,其中显效率36.27%.两组相比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χ2=33.39 P<0.001),显效率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χ2=28.16,P<0.001).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多塞平片对血管性头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盐酸多塞平片,又充分发挥了盐酸多塞平片作用于体内特异受体的优势,二者合用,优势互补,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轻了不良反应.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轻度子痫前期促宫颈成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终止妊娠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至2014年在我院住院并分娩的足月轻度子痫前期孕妇86例(A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分娩血压正常孕妇75例(B组)为对照,两组均选用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对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A组剖宫产率18/86,B组剖宫产率12/75,无统计学差异.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在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在轻度子痫前期促宫颈成熟.

    作者:金良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用眼卫生习惯对学生视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 分析用眼卫生习惯对学生的视力影响,规范学生的不良用眼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视力水平.方法 对某校在校学生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在校学生的用眼卫生习惯及其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结果 看书、做作业、看电视、上网的时间以及用眼休息的时间、是否经常躺着看书或者在晃动的车厢内看书、每天做眼保健操的次数都会影响学生的视力水平.结论 规范学生的不良用眼卫生习惯是预防学生视力下降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李跃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药保留灌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患者为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90例患者,对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治疗组患儿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两组患儿均接受14 d的治疗后对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 经过14 d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治疗组患儿,且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在整个治疗用药期间,治疗组患儿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室血清检查也未见异常,对照组患儿出现1例青霉素过敏反应,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疗程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飞扬肠胃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飞扬肠胃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慢性胃肠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急、慢性胃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飞扬肠胃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飞扬肠胃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慢性胃肠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淑荣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双针刺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双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前来我科就诊的6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双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有效率及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并于疗程结束2个月后进行随访,进一步比较2组患者的肩痛的VA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后有效23例,总有效率71.88%,治疗组治疗后有效31例,总有效率96.88%,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7.585,P=0.013,P<0.05).治疗组治疗前VAS评分为(7.78±0.75),治疗后VAS评分为(3.72±1.25),2个月后随访VAS评分为(2.37±1.84);对照组分别为(7.97±0.82)、(5.16±1.98)、(5.16±1.98).两组自身对照,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有降低(治疗组Z=4.910,P<0.001;对照组Z=4.309,P<0.001),2个月后VAS评分进一步降低(治疗组Z=4.728,P<0.001;对照组Z=4.309,P<0.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对照,治疗后(Z=3.072,P=0.002)及2个月后(Z=4.116,P<0.001),双针组VAS评分降低程度均较普通毫针组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尤其是疼痛困扰较重的患者,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继续探索.

    作者:王家莹;范德培;吴近珠;樊德群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降钙素原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4例重症肺炎患者为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时期的50例轻型肺炎患者为对照组的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以及常规检查,对降钙素原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于对照组相比,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白细胞计数与体温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在治疗和诊断中采用降钙素原的检测有重要意义,可以针对患者的检查指标,采取相应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作者:程广翠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的宫颈癌患者48例,其中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泌尿系感染2例,盆腔淋巴囊肿2例,下肢静脉栓塞1例.将四种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观察并发症的痊愈情况.结果 2例尿潴留患者,1周内完全恢复;2例泌尿系感染患者,1周后复查尿培养为阴性;2例盆腔淋巴囊肿患者,1个月内囊肿全部吸收;1例下肢静脉栓塞患者,1周后血栓消失.结论 通过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再做出相应的临床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燕;曾义;周英华;竭淑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大黄粉与白芨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大黄粉与白芨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大黄粉治疗,治疗组采用大黄粉和白芨粉治疗,服药1周后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痊愈35例(54.69%),显效18例(28.12%),有效10例(15.63%),无效1例(1.56%),总有效率82.81%;对照组痊愈29例(45.31%),显效19例(29.69%),有效14例(21.87%),无效2例(3.13%),总有效率75.00%.两组数据比较,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3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69%.结论 大黄粉和白芨粉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止血率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超声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一个持续而可逆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是由于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下,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并且肝纤维化为早期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如果损伤因素长期没有得到去除,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必然会诱发肝硬化.因此,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成为阻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之所在.超声作为当前临床为常用的辅助诊断工具,因其清晰度及分辨率高、成像清晰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本次研究围绕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超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探讨当前先进的诊断技术,以为病症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乳腺肿瘤组织中GATA3的表达及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研究GATA3在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效果以及其推广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监测350例乳腺癌患者中GATA3的显示指标,从而得出与乳腺癌病理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①正常人乳腺腺腔细胞内GATA3完全可以得到表达,GATA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②其中显示GATA3在梭形细胞恶性肿瘤中不会出现表达现象;并且在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之中GATA3同样不显示.③三阴型乳腺癌中阳性GATA3表达的概率明显低于普通分子类型形成的乳腺癌中表达的概率(χ2=29.364,P<0.001).结论 乳腺癌产生的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是影响GATA3表达的主要因素,因此GATA3可以作为鉴定乳腺癌的标志因子.

    作者:张斌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分析综合护理在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借助数字随机抽选的方式,从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接收并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为此组的研究对象,并且按照不同的临床护理模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试验组,另一组为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常规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杨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果 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艳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案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是产科常见的合并症.严重危胁母儿健康的疾病[1].目前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尚未明确,处理仍以对症治疗和终止妊娠为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2]: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作者:廖维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CT与MR用于脑桥梗死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CT和MR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用于诊断脑桥梗死的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脑桥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出48例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分别行CT和MR检查,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的结果 .结果 MR诊断出55个脑桥梗死病灶,23个脑软化病灶,CT诊断出44个脑桥梗死病灶,18个脑软化灶;其中MR和CT在脑桥梗死病灶的上部病灶、中部病灶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下部病灶,P<0.05;在脑软化灶上,上部病灶和中部病灶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下部病灶,P<0.05.结论 CT对于上部和中部病灶的诊断正确率较高,对于疑似有上部和中部病灶的脑桥梗死患者可行CT检查辅助确诊.

    作者:马槐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14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71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71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法 能够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并且降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海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探讨当前影响中药疗效的几点因素

    目的 探讨当前影响中药疗效的几点因素.方法 结合自己工作20多年来的实践体会,从药品方面和医务人员方面两大因素分析;药品方面因素包括(产地的不同、品种的差异性、贮藏和保养、炮制的规范性、煎煮时间);医务人员方面因素包括(科学的配伍、医务人员的素质).结果 总结出当前影响中药疗效的多种因素.结论 提醒同行必须明确影响疗效的因素并加以注意,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尹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的1628例患者为观察目标,对其检测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影响检测结果 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1628例患者检测结果 准确性的因素具体如下:实验前标本准备工作不充足、检验人员的素质与水平较差、血清标本质量不达标、检验操作程序不规范、检验结果 研读不准确等.结论 乙型肝炎两对半应用ELISA法检测过程中,检验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负责、严谨慎重的工作态度,妥善安排实验前的标准准备工作,规范操作,准确评定检验结果 ,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切实提高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参考.

    作者:王迪;张锦伟;韩亚男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经右心室切口根治与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根治小儿法洛四联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经右心室切口根治与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根治小儿法洛四联症(TOF)的疗效.方法 42例TOF患儿经右心室切口(对照组),另42例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研究组).结果 两组的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呼吸机时间、ICU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治疗小儿法洛四联症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的首选.

    作者:黄小伟;陈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儿科静脉输液治疗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儿科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7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实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化护理,对比组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哭闹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哭闹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45%)和护理满意率(94.32%)显著高于对照组(80.68%,81.12%),经统计学软件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减少患儿的哭闹行为,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对于儿科静脉输液智力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5%米诺地尔液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5%米诺地尔液治疗斑秃的方法 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5%米诺地尔,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4.0%和64.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5%米诺地尔液治疗斑秃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雅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