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华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肾病运用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 BUN、Cr、24 h 尿蛋白以及尿微量蛋白等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BUN、Cr、24 h 尿蛋白以及尿微量蛋白等各项指标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肾炎康和依那普利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进行联合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还能使肾损害减轻,对肾功能进行保护,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凯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喉癌患者手术术前以及术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总结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科室21例喉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对患者护理中加强人性化细节实施,注重心理护理开展,在呼吸道护理和专科指导体现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理念。结果21例喉癌患者实施手术前后心理平静,能够积极配合实施手术,手术后患者情绪稳定,负性反应减少均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无医疗纠纷患者满意出院。结论人性化护理工作的开展是医疗护理进步的体现,它不仅治疗身体疾患,也考虑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人性化护理特别对喉癌患者,能够使患者减轻不能发生的痛苦,而且护士积极做好心理护理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减轻了患者不适,优质的护理增加了手术成功率,促进医患和谐。
作者:吴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福利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的10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79.6%),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满意度(98.1%)明显高于对照组(79.6%),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9%)明显低于对照组(13.0%),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福利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卞洋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收治的5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优异(P <0.05)。结论针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洋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 I 的变化及其心肌受损状况。方法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选择心脏跳动中行房室缺修补术治疗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状况将患者分为 A 组(年龄<3岁;n=40)、B 组(年龄3~12岁;n=40)、C 组(年龄>12岁;n=40),对所有患者麻醉下进行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治疗,对三组患者切片前(t1)、体外循环开始前(t2)、体外循环停机后10min(t3)、术毕(t4)时间点抽取血液进行肌钙蛋白 I 浓度测定及对比,了解患者心肌损伤状况。结果 A 组、B 组、C 组患者 t3、t4时间点 cTnI 浓度与 t1、t2时间点相比均明显较高,P <0.05。B 组、C 组患者 t3、t4时间点 cTnI 浓度与 A 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 <0.05。C 组患者 t3、t4时间点 cTnI 浓度与 B 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 <0.05。结论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后存在一定心肌损伤,且患者年龄越小,损伤越严重。
作者:陈伟;黄小伟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急腹症患者9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急腹症的病因、诊断结果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9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急腹症,经研究,引起妇产科急腹症的原因有盆腔炎、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妇产科的诊断准确率为100%,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或者非手术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总有效率为95.56%,没有患者死亡。结论妇产科对急腹症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并能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树娟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骨科患者围术期低温进行护理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股骨干骨折患者630例,在所有手术患者的接送过程中,均实施保温护理措施,使用无创体温检测探头测试尿温,连续观察并记录患者多个时间点体温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共有89例出现围术期低温,占所有患者的28.7%。在使用了保温水毯和输液加温这部分患者中,低温的发生率为19.6%,与只采取传统保温方式的患者相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要加强体温监测与保温护理,减少热量的散失。在快速、大量输入液体或血制品时,注意预先的加温。多种保温护理措施复合使用可以收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作者:张璐璐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比较在治疗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别,找到适宜的手术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8例,分为两组:A 组18例,行 PFNA 内固定。B 组2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地时间、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结果38例患者经过12~36个月的随访(平均20.5个月),A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 B 组明显减少。首次下地活动时间:A组平均6.3 d,B 组平均4.4 d,A 组较 B 组时间长。髋关节 Harris 评分:A 组优良率(83.3%)优于 B 组(6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 PFNA 内固定术,固定可靠、创伤小、风险小、效果好,并发症少,应作为首选。而人工股骨头置换创伤较大,风险较大,但下地时间较早,对于严重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可选用。
作者:张磊 刊期: 2016年第31期
急性阑尾炎是当前外科临床为常见的病症类型,目前该病症发病率已经位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且仍然处于上升态势。由于急性阑尾炎病情变化多端,如果未得到及时处理将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成为阻断病情进展的关键之所在。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为此,本次研究将就高低频联合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展开综述,以为其进一步推广使用积累经验。
作者: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4例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并将74例患者分成试验组和一般组,给予一般组患者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在一般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GQOLI-74问卷(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实施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 GQOLI-74问卷评分、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均高于一般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加强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66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济生肾气丸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呋塞米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在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55.56%)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8.89%)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手术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曹福菊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用于根管治疗术中根管下段内器械折断治疗的充填效果。方法选择单根管离体前磨牙90颗,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颗。制作器械折断于根管下段的离体牙标本完成后,试验组以 MTA充填根尖区,对照组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方法充填根管。采用亚甲蓝染色法观察根尖的封闭性。结果试验组根尖微渗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TA 充填根管下段器械折断牙有较好的封闭效果。
作者:林晓霞;韩亚萍;张佳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 ICU 患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用金银花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因不同原发疾病在ICU 监护的患者,将患有口腔疾病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用金银花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患者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牙龈炎、牙龈出血等的纠正程度,再用口气检测计测试口气异味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牙龈炎、牙龈出血、口气异味度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 ICU 监护的重症患者,有口腔合并症患者用金银花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效果良好,并可长期使用。
作者:金利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旨在探讨牡荆素镇痛作用和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热板法测定痛阈值,以研究牡荆素的镇痛效果。通过对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趾肿胀试验,来观察牡荆素抗炎作用;利用醋酸影响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方法,观察牡荆素的免疫清除作用。结果牡荆素大剂量组痛阈提高值的百分率(%)大达(40.3±14.8),比同期对照组的(5.9±1.8)有显著差异(P <0.01);和模型组比较,牡荆素各剂量组在致炎后1、2、3、5 h 均有不同程度的足趾肿胀抑制(P <0.05),其中牡荆素大剂量组大鼠(200 mg/kg)在致炎后1 h 开始到3 h 达到高值(45.3±14.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 <0.01);与对照组比较,牡荆素大剂量组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吸收度 A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结论牡荆素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抗炎作用明显;并能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作者:程建忠;黄金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超声测定胎方位与无痛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无痛分娩患者197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者100例,进行常规无痛分娩;改良组患者97例,无痛分娩麻醉前进行超声监测下无痛操作,对两组的分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的各个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等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因无痛操作、用药等操作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对于无痛分娩患者在超声的监测下进行操作能有效的减少各个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增加无痛分娩成功比例等,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应用开展。
作者:丁晓燕;李慧;段志良;禄金祥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比组(n=31,给予血管内栓塞术加以治疗)和实验组(n=31,给予显微手术夹闭加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比组进行比较,均明显缩短(P <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优于血管内栓塞术,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应用推广。
作者:王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的联合用药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所接收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本组42例癫痫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12例患者痊愈,16例患者明显进步,10例患者为进步,4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对于癫痫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联合用药时,应注重心理护理干预,注重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了解,并给予相应的护理,以促进临床护理效果的提高。
作者:张尧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 OSAHS 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均给予改良 UPPP 术治疗,对照组在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详细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4 d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87±5.33)分,对照组为(90.23±4.09)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减少发生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行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究通络止痛汤配伍抗炎脱水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符合标准的临床病例,随机均分成单西药组、单中药组和中西药合用组,每组患者50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单西药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单中药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中西药结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中西药结合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依据硬膜囊受压程度分成轻、中、重3度,轻、中度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而轻度与重度、中度与重度之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轻度与中度治疗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通络止痛汤配伍抗炎脱水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单一中药或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贾明 刊期: 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