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90例血脂代谢异常分析

尤义

关键词:血脂代谢异常, 糖尿病, 冠心病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方法 选取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空腹血糖以及血脂水平.结果 a组与对照组ApoB1、ApoA1、HDL、TG、FBG有明显差异(P<0.05).b组与对照组TG、FBG有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ApoB1、ApoA1、HDL、TG、FBG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三酰甘油是引发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病案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医院病案的作用是记录患者病历信息,病案管理的重要任务是保障病案的查考价值,但是,由于当前医院规模的扩大,病案数量大量增加,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病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与当前的医院病案管理要求相适应,管理效率较为低下,对于医院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制约.因此,就当前来讲,合理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提高病案管理水平,应引起医院的重视.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医院病案管理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并对其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李秀梅;王玮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危重症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新进展

    近年来,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被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中,危重症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被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所重视.该综述比较了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及口腔护理液,并且主张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口腔护理液配合新型口腔护理用具(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同时负压吸引)进行口腔护理,从而达到提高口腔护理质量、降低VAP的发生.

    作者:黄宁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措施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舒适护理措施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在我院治疗患者中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5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8%,实验组为88%;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上对于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能提高护理的效果,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帆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挑选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均匀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疏血通.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后的E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结论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其脑部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丽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肝胆术后胆瘘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肝胆术后胆瘘的动态监测及临床护理要点,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2013年10月20日至2014年11月20日收治的50例肝胆术后胆瘘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患者)和对照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动态监测综合护理.比较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肝胆术后胆瘘患者实施动态监测综合护理临床效果良好,深受患者青睐,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高岩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由于一般人群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传染病患者,一般出现传染病疫情易出现偏见和社会恐慌,多数人对传染病尤其是烈性传染病和性传播疾病有恐惧感,往往对患者报以排斥和歧视心理[1].

    作者:刘耀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本次主要探讨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并已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根据患者就诊住院的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为4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尿激酶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而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8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差距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凝血与纤溶指标优于常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差距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临床效果明显,疗效确切,药性安全,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刘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60例儿童肥胖症的预防保健体会

    目的 探讨儿童肥胖症的相关预防保健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儿科患者290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针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观察,针对患者的身体功能情况实施测量,对属于肥胖症的儿童进行统计.结果 针对本次研究的290例患儿,表现出肥胖症的患儿60例,所占比例为20.69%;其中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儿25例;在所有肥胖症患儿中,喂养方式为人工喂养的患儿25例,为母乳喂养的患儿24例,为混合喂养的患儿11例;对患儿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具有饮食过量习惯的患儿29例.其中年龄<1岁的患儿42例,患儿户外活动量相对较少.结论 患儿未均衡进行饮食搭配,患儿未进行一定程度的锻炼或者遗传因素的影响,均会导致出现肥胖症的情况.对此针对患儿的饮食需要给予必要的控制,将患儿的运动量显著增加,将患儿的心理负担显著消除,针对患儿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终对于患儿的健康成长可以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急性闭塞性脑梗死行介入溶栓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针对老年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分析患者在行介入溶栓术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影响情况.方法 本文选取2014年3月4日至2016年3月4日于本院进行治疗老年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15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优质护理干预)分别为90例,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71.4%患者各项症状明显改善,发生出血性梗死率28.6%;研究组87.5%患者各项症状明显改善,发生出血性梗死12.5%;且研究组中患者对其护理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5%,因此,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迅速改善各种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于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接收的94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分别选择护理干预模式以及常规护理模式,比对其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及不同护理模式后,比对其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的焦虑评分,差异性逐渐拉大,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 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其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现象有所减少.

    作者:王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评估

    目的 对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抽选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单双号随机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Piper疲乏评分与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Piper疲乏评分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缓解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洋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儿科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8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结果 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多,抗生素类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居多,产生不良发应时,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皮疹、静脉炎等现象较为常见,涉及其他器官的症状较少.结论 应关注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加强儿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臧亚勤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致脑出血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致脑出血的护理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8月到2015年7月接收的24例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致脑出血的患者,分为护理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护理结束后,观察护理的有效性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患者痊愈率为66.7%;护理组的患者痊愈率为91.7%;两组痊愈率进行比较,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跟踪调查数据显示,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5%);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科学有效的护理,对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致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康雪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90例血脂代谢异常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方法 选取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空腹血糖以及血脂水平.结果 a组与对照组ApoB1、ApoA1、HDL、TG、FBG有明显差异(P<0.05).b组与对照组TG、FBG有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ApoB1、ApoA1、HDL、TG、FBG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三酰甘油是引发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尤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药沙袋热敷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沙袋热敷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和中药沙袋热敷,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中药沙袋热敷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中药沙袋热敷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与传统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方法比较,效果值得肯定,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沈凤燕;黄蓉;梁婧婧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我院共治疗68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均符合WHO诊断的标准.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经常规药物治疗,而干预组额外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对疗效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病患的血压下降幅度及对疗效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且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对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促进病患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霍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乌司他丁联合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点乌司他丁连续7d及加用大黄粉鼻饲并保留灌肠,对照组患者仅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肠功能恢复时间、腹水吸收及住院时间以及炎性介质、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7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更佳,肠功能恢复时间、腹水吸收及住院时间缩短.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1、IL-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大黄治疗能抑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部分炎性介质的分泌和释放,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滢;刘景;王健;周晓燕;魏丽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药中三萜酸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目的 对中药中三萜酸类成分近十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方法 通过查阅近10年来关于三萜酸成分研究的文献,对三萜酸类成分的结构分类、提取分离、含量测定、药理作用等进行归纳综述.结果 中药中三萜酸类化合物多数为四环三萜酸和五环三萜酸,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结论 三萜酸类化学成分在中药中分布广泛,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亟待开发.

    作者:李富欣;孙丹丹;闫雪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改善子痫前期高危患者妊娠结局

    目的 探讨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改善子痫前期高危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65例子痫前期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孕期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后早期血压改善效果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用药后1、2个月,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65例患者孕期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结局均良好.结论 子痫前期高危患者孕12~20周起至产前5~6 d低剂量阿司匹林口服治疗预防子痫前期发病率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乌日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幼儿腹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幼儿腹泻健康教育开展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80例婴幼儿腹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主要指标、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主要指标、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与护理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幼儿腹泻的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好.

    作者:吴生蕊;陈秀英;曾荔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