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谭振超
目的:观察和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0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哮喘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自我护理情况,以及治疗1年后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和入院次数。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8.13%,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察组患者正确使用干粉剂例数、按期复诊例数及记录哮喘情况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发作次数,入院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发病频率和入院次数,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泉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以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和发病特点。结果这60例研究患者当中,有7.5%的患者发生了继发性癫痫。其中早发性癫痫患者占有83.3%的比例,迟发性癫痫的比例为16.7%。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主要类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机制有很多种,其临床症状也比较复杂。而且发生继发性癫痫与患者的脑卒中类型、时间以及部位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和军;程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不同中医证型的各实验室指标(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血气)的比较。方法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按中医证候分型,分为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肺肾气虚、阳虚水泛、痰蒙神窍等5型,分别对比各证型患者在治疗前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血气的水平,通过对比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AECOPD患者主要有痰热郁肺、痰浊阻肺和肺肾气虚三型,其中痰热郁肺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动脉血二氧化碳水平高于痰浊阻肺型,而痰浊阻型又高于肺肾气虚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主要表现为痰热郁肺、痰浊阻肺和肺肾气虚三种证型,痰热郁肺型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动脉血二氧化碳水平均高于其他两型患者,表明痰热郁肺型患者的炎性反应明显,更易引起高凝及二氧化碳的潴留。
作者:李勇;黄振炎;卢育明;龙文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方法在我院护理部中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模式,观察分析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效果变化。结果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之后我院护理部门员工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由初的80%,上升到9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并且还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凝聚力,使得医院的发展进入一个健康课持续的发展过程。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鼻胆引流管(ENBD)联合奥曲肽泵入预防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术后胰腺炎作用。方法随机收集本院于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80例行EST术的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行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奥曲肽治疗的基础上给予ENB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胰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胰腺炎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ST术后应用ENBD联合奥曲肽泵入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减少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伊永富;唐彬;唐家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的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9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愈率88.89%,并发症发生率2.78%;对照组治愈率66.67%,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除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效果明确,骨折恢复快且稳定,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刘惠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治疗小儿肾炎性肾病综合征机制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80例患有小儿肾炎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实验组服用西药同时加服中药进行治疗。在治疗24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辅助治疗小儿肾炎性肾病综合征,使得皮质激素(GC)与外周血白细胞(GCR)的有效结合增加,疗效更优。
作者:刘阳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接收的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仅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腮腺肿痛消失时间,患儿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明显缩短患儿腮腺肿痛时间及退热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俊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良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的诊断中MRI和CT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MRI和CT影像学表现,分析其诊断准确率。结果良性骨折中69例患者中82个椎节中椎体形态主要以楔形为主,椎体后缘多见成角畸形。而39例恶性骨折中,47个椎节中椎体形态以倒楔形为多见;椎体后缘成角畸形少见、多见为后缘膨隆;椎弓根正常形态改变;椎管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良性骨折69例中,外伤性压缩性骨折占67例,CT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是椎体及小梁密度增高、附件骨出现骨折线、骨折碎片侵入椎管、椎体前后缘出现双边征或骨皮质断裂、椎体内出现明显的骨折线。恶性压缩性骨折39例CT影像表现主要包括椎体软组织病变侵入椎管、椎体边缘发现软组织肿块影、椎体的高度下移、骨质破坏区可见软组织密度影。CT诊断良性脊柱压缩骨折准确率高于恶性骨折准确率(P<0.05)。结论 MRI和CT对于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病因的诊断都有很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范传朝;康子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选取我院10个科室的15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75例以及对照组75例,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次管理,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工作积极性、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相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无论是理论知识、操作评分、患者满意度以及工作积极性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护理管理相比较,分层次管理更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各方面的操作技能,同时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整体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阴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预防VD的发生。方法收集我科3年来收治的VD患者共8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分析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饮酒史均与VD发病相关,早期监控和治疗可控性的血管性因素有助于防止VD的发生。脑萎缩、脑白质疏松为VD的主要影象学改变,大灶脑梗死的痴呆发生率高。结论防治血管性痴呆,主要是防治危险因素及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早期诊治,进行有效干预,可延缓和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作者:田杨;李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治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共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有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共38例,占55.9%,其临床表现均为胸闷、心悸、下肢水肿以及恶心等。采取相应治疗后全部出院。结论在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医师应当重视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多种伴随疾病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从而提升治疗水平。
作者:宿延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支气管扩张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16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在治疗上给予患者抗感染和排痰治疗,在护理上则应给予基础护理、严密观察和对症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160例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后,有157例患者临床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咯血症状停止,反复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炎症消失,其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8.13%,有3例患者病情出现恶化,继续接受综合治疗。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医护人员应该给予合理的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治疗上以抗感染为主,护理上讲究对症护理,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改善其预后。
作者:唐洪晓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收集明确股骨偏心距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响。方法以6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换术后术侧与健侧偏心距差值分为三组,分组依据是手术侧股骨偏心距和非手术侧股骨偏心距的差值。比较三组股骨柄及股骨头假体类型,并且于手术前后用各项评分系统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SF-12量表、WOMAC及Harris评分。结果在假体类型方面得出:该手术中使用标准偏心距股骨柄假体为大多数,扩展偏心距股骨柄假体次之,减少偏心距股骨柄假体少;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实验患者均获随访,并且术后1年对三组间患者的SF-12量表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WOMAC评分中,躯体功能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标准,得三组间优良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适宜的增大偏心距有利于术后关节疼痛的缓解以及功能恢复,偏心距减小可能会导致术后关节疼痛加重以及功能减退。
作者:余新林;陈庆泉;王万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单人操作方法与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共2200例患者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对其施行全结肠检查。结果在2200例患者结肠镜单人操作检查中,2111例到达回盲部,回盲部到达率为95.95%;1980例到达回肠末端,末端回肠到达率为90%。到达回盲部时间长30 min,短2 min;所有患者均无结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一种安全、省时、省力、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的操作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述团;王文超;岳发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性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心理状态都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乙肝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作者:欧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有关文献,对阿莫西林胶囊的药品罕见不良反应进行整理综述和分析,供临床参考。临床应用阿莫西林胶囊时可出现剥脱性皮炎、全身药疹、血尿和蛋白尿、严重头晕耳鸣、失眠、牙龈出血、哮喘、头晕、皮肤瘙痒、轻度急性肾功能衰竭、出血性肠炎、偏盲等罕见不良反应。该药在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也较多。临床医师合理规避用药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霍自香;廖胜斌;林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文从不同辅料吸湿性的考察、浸膏粉与单一辅料混合吸湿率考察、两种辅料配比的吸湿性考察等方面综述了使用为普遍的防潮辅料的新应用进展。
作者:王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丹参川芎嗪与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50例,给予丹参川芎嗪与天麻素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血压及肝肾功能指标,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降血压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8%、87.5%(P<0.05)。结论联合应用丹参川芎嗪与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病者安全且效果好。
作者:郑世文;郑仕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精神分裂症中突出的表现就是自我异常,这种疾病在前驱期表现是为明显的,若精神分裂症没有及时得到治疗,那么非常容易引起其他病症。基于此,本文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自我异常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赖飞翔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