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芸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喘证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喘证患者随机分为各45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结果出院随访12周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3.3%,对照组68.8%,两组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喘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赟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就小儿秋季腹泻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秋季腹泻住院患儿,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继续饮食,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治疗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儿则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治愈35例(70%),好转13例(26%),无效2例(4%),有效率为96%;而对照组治愈25例(50%),好转13例(26%),无效12例(24%),有效率为76%;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小儿秋季腹泻患儿而言,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让他们情绪稳定,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智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应用于妇科宫腔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妇科宫腔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R和F组,每组各40例,R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维持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维持麻醉,监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观察患者意识消失时间、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MAP、HR、SpO2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中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同组内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AP在F组与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均明显低于F组(P<0.05),麻醉效果优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宫腔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是确切、安全的,具有镇痛效果好、可控性强、起效迅速、苏醒快而完全,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只要加强术中呼吸管理,不失为行宫腔镜检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叶丽群;麦丽芬;梁成霞;何娟明;何志新;植碧清;黄国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在6 h内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以近年来我院治疗的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20例发病在6 h内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前组患者在发病2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发病2~6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发病-就诊时间、就诊-溶栓时间和发病-溶栓时间分别为(1.2±0.84)h、(37.5±25.9)h和(1.8±0.87)h,对照组分别为(3.5±1.1)h、(59.9±26.1)h和(4.4±0.92),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就诊时间t=12.87,就诊-溶栓时间t=3.34,发病-溶栓时间t=12.50,P<0.05);治疗组患者的再通率为66.7%(40例),对照组为26.7%(16例),两组患者再通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70,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 h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确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得以推广应用。
作者:史丹;张金瑞;于治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本文通过论述高职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GMP实务》这门专业课为载体,探讨在理论课、软件操作课、实训课中进行职业道德渗透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具备较高职业道德水平的药学人才。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银杏达莫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与临床意义。方法将92例入选的IC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入组第1、10、21天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临床进行欧洲卒中评分。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静滴,连用14 d;甘露醇静滴作为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第10、21天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治疗组第10、21天ESS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能促进脑出血血肿的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崔玉国;荣阳;荣根满;李兆丰;王俊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用于外伤性脑积水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积水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固定阀门阈值的抗虹吸分流管的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可调压式脑室腹腔分流管的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优26例,良好13例,差1例,优良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优20例,良好15例,差5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可调压式脑室腹腔分流管的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付洪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我院3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为更好地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上报的83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对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品种、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人群集中在40岁以上患者51例(占61.5%)和10岁以下儿童21例(25.3%),累及多的系统为皮肤及皮下组织(63.9%),主要药物是参麦注射液23例(27.7%)、丹参注射剂17例(20.5%)。结论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重点人群和重点品种,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丽;王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扫描在肺内磨玻璃样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09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内磨玻璃样结节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穿刺病理实验证实为良性结节34例,恶性结节46例。对所有患者行CT薄层扫描,并根据影像结果进行诊断及病情评估。结果薄层CT对肺内磨玻璃样结节病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结果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患者薄层CT表现与其结节性质具有密切关系。结论采用CT薄层扫描可有效提高肺内磨玻璃样结节病的诊断检出率,并且可根据CT表现较好鉴别结节性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梁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心力衰竭是由不同原因导致患者器官血流供应不足而出现的一类心血管疾病,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患者经常伴有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常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产生严重影响,病情危险,如没有得到积极治疗,病死率处于较高水平[1]。临床实践中,救治心力衰竭的同时,必须积极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作者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利尿、强心和扩血管等治疗的同时,加用胺碘酮和联合应用厄贝沙坦进行综合治疗,结果表明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用药的疗效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温红岩;齐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研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体会。方法取自我院收治的240例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不采用干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药物以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定期对患儿进行体检、神经运动检查以及智力水平测试,评估患儿的身体情况、运动状况以及智力水平。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会、适应行为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发育落后情况少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危儿实施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高危儿健康成长发育,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作者:孙玉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近些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给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如何有效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近年来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是肿瘤,绝大多数病灶位于盆腔,其次是卵巢、盆腔腹膜、腹壁切口、宫颈、输卵管、阴道及其他。临床治疗中,西医多采用激素及手术治疗,中医则通过辨证分析,扶正祛邪加以治疗。
作者:旋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快速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0∶80∶0.5),柱温为室温;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81 nm。结果丹参素对照品在0.01~0.1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含量丹参素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89%。所测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平均含量为8.034 mg/g,符合2010年版药典对其含量的要求。结论 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操作流程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艾滋病(AIDS)早期发现和诊断,是重要的防控其流行的手段,为重要的预防控制裁AIDS的组成部分。HIV检测,对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有较高的要求,这对早期诊断艾滋病病,使检验准确性提高意义重大,另外,检验学技术的进步,对抗艾滋病药物疗效的评价有促进作用,可用于病程和病情变化的监测,故如何使检测灵敏性提高,对感染的情况及早发现,是主要的检验诊断HIV的方向,高特异性、敏感性检查,对促进艾滋病诊治有推动作用,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田立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MSCT在血液病并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血液病患者治疗中并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位于双肺13例,右肺3例,左肺2例。所有病例都有明确微生物学检查,病源菌以曲霉菌9例者为常见,其次白色念珠菌7例,克柔假丝酵母菌2例。7例行2次以上CT复查。病变多分布于肺野外带及胸膜下,CT影像学表现为单发、多发结节状、肺实变、磨玻璃样改变、晕征、空洞、空气半月征。结论 MSCT在血液病治疗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武玉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以及PaCO2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更加明显,同时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以及心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减轻心脏负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邓赶飞;安晓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颈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颌颈部肿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实验完全知情同意,首先应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颌颈部肿块形态、结构、回声、血管以及累及范围,后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根据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影像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涎腺囊肿27例(27/28),涎腺混合瘤23例(23/25),涎腺慢性炎症12例(12/14),恶性肿瘤4例(4/5),确诊率为91.67%,与手术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确诊率明显高于常规二维超声(P<0.05)。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著提高颌颈部肿块的临床确诊率,检查简单、快速、无创,与常规二维超声比较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孙学芹;薛俊海;刘小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1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腹腔镜可直接观察盆腔的情况,明确病变的部位,结合术后恢复快,粘连轻等优点,6 h可进食并下床活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不仅提高了医院的医护质量,也使得患者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大大降低。结论加强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罗飞跃;李玉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胰岛素抵抗及继发的代谢紊乱是发生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共同发病基础。传统祖国医学中无胰岛素抵抗这一概念,随着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也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对胰岛素抵抗具有改善及调整作用。中医药以其整体观念,通过中药复方进行多途径、多环境、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与特殊优势。
作者:李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安全用于眼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眼科患者104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干预护理。结果护理研究组患者的研究人员在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护理差错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3.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管理用于眼科护理管理中能大幅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率,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葛芸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