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权秩和比法在整体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赵丽娟;孙爱峰;孙齐蕊

关键词:加权秩和比, 可信区间, 整体护理, 工作质量, 综合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基于加权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评价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的价值。方法应用基于加权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评价某医院四个科室的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反映整体护理质量的综合指数秩和比的排序及其数值分别为内一科(0.8336)>外一科(0.8313)>内三科(0.4484)>外二科(0.3862),其平方根反正弦代换值的95%CI分别为53.96~77.88、53.79~77.71、30.08~54.00和26.46~50.38,两两比较表明内一科和外一科、内三科和外二科护理质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科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可认为内一科和外一科护理质量较高,其余两个科室较差。结论加权秩和比法原理简单,算理清晰,与综合指数法排序相同,但可进行多重比较,用于整体护理工作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是医院或卫生部门组织的一种护理教育模式,具有目的性和组织性,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变患者的健康观念,从而摒弃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同时也将某些影响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及时消除。因此健康教育的开展一方面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可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远离生活中的不良影响。

    作者:杨春玲;马秀艳;于文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探讨新医改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策略

    目的:探讨新医改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未来的发展策略。方法阐述我国临床药学目前的发展状况,分析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新医改的相关政策为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带来的机遇。结果新医改方案中,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药事服务制度以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层医疗共建等政策为我国临床药学发展提供了机遇。结论将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与新医改的政策紧密相连,完善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优化药学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深入探索临床药师深入基层开展医疗服务的方案是新医改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策略。

    作者:郑卓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全科门诊高血脂高危人群对高血脂认知情况的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全科门诊高血脂高危人群对高血脂认知情况,为临床制定高血脂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全科门诊收治的高血脂高危人群共320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入选的320例高血脂高危人群对于高血脂的认知情况。结果年龄越大对于高血脂后果的认知以及预防知识认知越低,而文化程度越高的对于高血脂的认知程度越高。结论对于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程度的高血脂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于高血脂的认知程度。

    作者:徐家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庆云县人民医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管理措施。在护理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并随访髋关节功能。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出院后6~12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疼痛程度,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腹泻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整体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止泻、退热以及住院等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GMP实务》课程职业道德渗透技巧初探

    本文通过论述高职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GMP实务》这门专业课为载体,探讨在理论课、软件操作课、实训课中进行职业道德渗透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具备较高职业道德水平的药学人才。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喘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喘证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喘证患者随机分为各45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结果出院随访12周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3.3%,对照组68.8%,两组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喘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赟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街道卫生院进行康复的冠心病患者21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各105例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给予积极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干预周期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评定其健康功能,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情感行为、灵活性、社会关系与娱乐消遣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0%,对照组为91.4%,治疗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冠心病患者疾病状况的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志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多酶清洗液用于手术器械保湿处理后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保湿是否对使用不同时段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比较。方法将使用后的手术器械立即回收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300件。Ⅰ组用稀释后多酶清洗液保湿2 h,Ⅱ组用多酶稀释清洗液保湿12 h,Ⅲ组未保湿12 h,然后由同一台清洗机按日常使用程序清洗比较合格率。结果Ⅰ组和Ⅱ组用目测镜下和试纸法检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的清洗合格率高于Ⅱ组。Ⅰ组和Ⅲ组在目测镜下试纸检测合格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的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Ⅲ。Ⅱ组和Ⅲ组在目测镜下和试纸的检测合格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的清洗合格率高于Ⅲ组。结论对于保湿2 h的手术器械的清洗,能达到较高的洁净标准,保湿12 h的器械清洗达到的洁净标准次之。对于未保湿12 h的手术器械需要先保湿处理后,再按正常程序清洗才能达到洁净标准。

    作者:闫琰;李直;张翠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策略

    肿瘤干细胞学说的出现使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本文从肿瘤干细胞学说出发,对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策略的各种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蔡海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体会。方法取自我院收治的240例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不采用干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药物以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定期对患儿进行体检、神经运动检查以及智力水平测试,评估患儿的身体情况、运动状况以及智力水平。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会、适应行为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发育落后情况少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危儿实施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高危儿健康成长发育,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作者:孙玉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护理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原位肝移植术且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实验组,统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好转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88%(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小雨;韩玉芳;谢海英;谢莉萍;冯燕;郭登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强化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沟通提升医疗质量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间的沟通,加强科室之间的配合,更好的提升医疗质量。方法通过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的相互学习与交流,相互理解和沟通,共同提高医学技术和服务理念,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疾病的治愈率。结果检验科室和临床科室建立了良好的沟通,真正保证了检验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结论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合作,对全面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促进医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冬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近些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给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如何有效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近年来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是肿瘤,绝大多数病灶位于盆腔,其次是卵巢、盆腔腹膜、腹壁切口、宫颈、输卵管、阴道及其他。临床治疗中,西医多采用激素及手术治疗,中医则通过辨证分析,扶正祛邪加以治疗。

    作者:旋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用于外伤性脑积水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积水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固定阀门阈值的抗虹吸分流管的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可调压式脑室腹腔分流管的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优26例,良好13例,差1例,优良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优20例,良好15例,差5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可调压式脑室腹腔分流管的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付洪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角膜塑形镜验配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角膜塑形镜验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我们眼科门诊接诊的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58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和实施后每组各29例。实施前采用一般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比较两组临床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并对两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均分98.28分,患者满意度达99%,实施前护理质量均分90.97分,患者满意度达90%。两组比较,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实施后在摘戴镜操作、镜片护理及保养、科学指导、配戴流程、并发症的护理和护士专业素质方面提高均优于实施前。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PDCA)管理模式可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在角膜塑形镜验配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

    作者:李俊;别远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性脑出血手术采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麻醉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实施急性脑出血手术的过程中,应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应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观察组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HR和MAP改善比较明显;而对照组改善较差,临床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急性脑出血手术的过程中,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王志杰;郭旭东;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探讨与研究

    目的:探讨与研究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探析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00例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服务不当、管理不当和患者因素等,各占43.0%、21.9%和19.3%。观察组患者护理基础评价、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其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服务不当、管理不当和患者因素等,风险管理护理可以预防危险因素,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于瑞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传染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是由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而来。传染科护士工作繁重而锁碎,感染风险系数高、在婚恋、孕育方面受影响等造成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以致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传染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提出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对保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丽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并发重症胰腺炎血透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并发重症胰腺炎血透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0例,本组患者均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针对行治疗后,本组100例患者,78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占78%;8例持续接受治疗,占8%;9例患者放弃治疗,占9%;5例患者因病情加重死亡,占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并行针对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玲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