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腹泻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整体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止泻、退热以及住院等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就小儿秋季腹泻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秋季腹泻住院患儿,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继续饮食,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治疗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儿则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治愈35例(70%),好转13例(26%),无效2例(4%),有效率为96%;而对照组治愈25例(50%),好转13例(26%),无效12例(24%),有效率为76%;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小儿秋季腹泻患儿而言,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让他们情绪稳定,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智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银杏达莫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与临床意义。方法将92例入选的IC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入组第1、10、21天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临床进行欧洲卒中评分。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静滴,连用14 d;甘露醇静滴作为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第10、21天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治疗组第10、21天ESS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能促进脑出血血肿的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崔玉国;荣阳;荣根满;李兆丰;王俊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研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体会。方法取自我院收治的240例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不采用干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药物以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定期对患儿进行体检、神经运动检查以及智力水平测试,评估患儿的身体情况、运动状况以及智力水平。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会、适应行为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发育落后情况少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危儿实施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高危儿健康成长发育,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作者:孙玉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并发重症胰腺炎血透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0例,本组患者均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针对行治疗后,本组100例患者,78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占78%;8例持续接受治疗,占8%;9例患者放弃治疗,占9%;5例患者因病情加重死亡,占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并行针对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玲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外伤(sTBI)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相关危险因素,主要致病病原菌及护理对策,为临床防治重度颅脑外伤患者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淄博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使用呼吸机时长>48 h的共90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观察VAP的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及主要病原菌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sTBI患者VAP的发病率为65.6%,病死率为26.4%,。患者的年龄,与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连接方式,机械通气时间,是否误吸与VAP的发生相关,而患者的性别与VAP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强化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患者免疫力,防止误吸是降低VAP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景芝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气管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PS)与常规方法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对比。方法64例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气管滴入固尔苏,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12、24 h后治疗组PaO2、PaO2/FiO2、a/APO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滴入固尔苏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性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林莉;王桂田;杨玉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新医改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未来的发展策略。方法阐述我国临床药学目前的发展状况,分析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新医改的相关政策为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带来的机遇。结果新医改方案中,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药事服务制度以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层医疗共建等政策为我国临床药学发展提供了机遇。结论将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与新医改的政策紧密相连,完善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优化药学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深入探索临床药师深入基层开展医疗服务的方案是新医改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策略。
作者:郑卓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和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所收治1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开展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生活方式、血压控制情况的变化。结果予以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生活方式得以改善。结论科学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病情,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光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扫描在肺内磨玻璃样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09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内磨玻璃样结节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穿刺病理实验证实为良性结节34例,恶性结节46例。对所有患者行CT薄层扫描,并根据影像结果进行诊断及病情评估。结果薄层CT对肺内磨玻璃样结节病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结果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患者薄层CT表现与其结节性质具有密切关系。结论采用CT薄层扫描可有效提高肺内磨玻璃样结节病的诊断检出率,并且可根据CT表现较好鉴别结节性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梁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测定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的抑菌效力。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ⅩN“抑菌剂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的方法。结果根据各间隔时间的菌数lg值相对于初始值减少程度进行评价,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对细菌、真菌均有抑菌效力。结论莫西沙星滴眼液的抑菌效力对细菌和真菌能够达到1类药品的要求,该药品抑菌效力符合规定。
作者:杨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骨痛患者7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钙尔奇D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痛情况改善明显,总有效率(93.94%)与对照组(78.95%)比较相对较高,观察组治疗后BMD(0.50±0.09)g/cm2与对照组(0.34±0.07)g/cm2相比明显较高,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骨痛症状,增加骨矿密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韩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肿瘤干细胞学说的出现使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本文从肿瘤干细胞学说出发,对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策略的各种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蔡海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胃肠质瘤的内涵自提出之后几经变更,随着近年来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今方得以明确胃肠质瘤是一种具有特殊分子遗传学特征、病理与临床的肿瘤,与神经源性肿瘤与平滑肌瘤区别明显。由于胃肠质瘤的靶向治疗取得成功,胃肠质瘤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因此,研究胃肠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非常必要。
作者:高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加权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评价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的价值。方法应用基于加权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评价某医院四个科室的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反映整体护理质量的综合指数秩和比的排序及其数值分别为内一科(0.8336)>外一科(0.8313)>内三科(0.4484)>外二科(0.3862),其平方根反正弦代换值的95%CI分别为53.96~77.88、53.79~77.71、30.08~54.00和26.46~50.38,两两比较表明内一科和外一科、内三科和外二科护理质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科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可认为内一科和外一科护理质量较高,其余两个科室较差。结论加权秩和比法原理简单,算理清晰,与综合指数法排序相同,但可进行多重比较,用于整体护理工作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丽娟;孙爱峰;孙齐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产科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提高孕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在产科病房中采用“自学式健康教育”,总课时数根据孕产妇住院时间的长短来确定。健康教育完成后,采用问卷调查孕产妇及家属对“自学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满意度和存在的问题。结果99.6%以上的孕产妇和家属认为提高了孕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提高了新生儿护理保健质量,99%以上的孕产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非常满意。在自学式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专业术语理解困难,短期住院健康教育不够细致全面,病室嘈杂影响学习。结论自学式健康教育在产科病房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对母婴护理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孕产妇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可在产科临床中推广应用,而且可在社区及广大农村地区举办产科健康教育的讲座,进行宣教活动。
作者:喻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胰岛素抵抗及继发的代谢紊乱是发生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共同发病基础。传统祖国医学中无胰岛素抵抗这一概念,随着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也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对胰岛素抵抗具有改善及调整作用。中医药以其整体观念,通过中药复方进行多途径、多环境、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与特殊优势。
作者:李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街道卫生院进行康复的冠心病患者21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各105例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给予积极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干预周期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评定其健康功能,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情感行为、灵活性、社会关系与娱乐消遣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0%,对照组为91.4%,治疗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冠心病患者疾病状况的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志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12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分为:快速性室上性和快速性室性,快速性室上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例普鲁卡因胺组和30例胺碘酮A组,分别给予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快速性室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例利多卡因组和30例胺碘酮B组,分别给予利多卡因和胺碘酮。以接受治疗24 h为动态观察期。评价各组间服药24 h后治疗有效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①发生快速性室上性时,普鲁卡因胺组与胺碘酮A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发生快速性室性时,利多卡因组与胺碘酮B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胺碘酮能有效控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性好。
作者:梁传亮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保湿是否对使用不同时段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比较。方法将使用后的手术器械立即回收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300件。Ⅰ组用稀释后多酶清洗液保湿2 h,Ⅱ组用多酶稀释清洗液保湿12 h,Ⅲ组未保湿12 h,然后由同一台清洗机按日常使用程序清洗比较合格率。结果Ⅰ组和Ⅱ组用目测镜下和试纸法检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的清洗合格率高于Ⅱ组。Ⅰ组和Ⅲ组在目测镜下试纸检测合格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的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Ⅲ。Ⅱ组和Ⅲ组在目测镜下和试纸的检测合格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的清洗合格率高于Ⅲ组。结论对于保湿2 h的手术器械的清洗,能达到较高的洁净标准,保湿12 h的器械清洗达到的洁净标准次之。对于未保湿12 h的手术器械需要先保湿处理后,再按正常程序清洗才能达到洁净标准。
作者:闫琰;李直;张翠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