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传亮
目的:探讨单节段与短节段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压缩骨折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节段伤椎固定组12例,短节段跨伤椎固定组14例。测量手术前后侧位X片上的伤椎相对高度、伤椎复位率及术后腰痛按Denis分级评估等。结果随访10~24个月,平均(15.0±1.2)个月。两组患者的术后伤椎相对高度(P<0.05)均有显著性的改善,单节段固定组的伤椎复位率(100.8±20.4)%vs (64.8±30.7)%,P<0.05优于短节段固定组,随访期间腰痛按Denis分级评估:P1,22例,P2,4例。结论对于合适的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压缩骨折是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于权;王业华;赵德勇;蒋建;董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以及PaCO2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更加明显,同时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以及心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减轻心脏负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邓赶飞;安晓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促中药饮片传统与现代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分析传统中药饮片、现代小包装饮片及颗粒饮片的具体应用,分析其利弊,总结其应用的合理性。结果传统中药饮片与现代中药饮片在应用中各具特色、各有利弊。结论新型科学技术促进了传统中药饮片的改革与发展,但是现代中药饮片难以取代传统饮片的作用。要加强现代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与现代生产工艺的研究,促进其健康科学发展。
作者:金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扫描在肺内磨玻璃样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09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内磨玻璃样结节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穿刺病理实验证实为良性结节34例,恶性结节46例。对所有患者行CT薄层扫描,并根据影像结果进行诊断及病情评估。结果薄层CT对肺内磨玻璃样结节病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结果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患者薄层CT表现与其结节性质具有密切关系。结论采用CT薄层扫描可有效提高肺内磨玻璃样结节病的诊断检出率,并且可根据CT表现较好鉴别结节性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梁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胰岛素抵抗及继发的代谢紊乱是发生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共同发病基础。传统祖国医学中无胰岛素抵抗这一概念,随着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也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对胰岛素抵抗具有改善及调整作用。中医药以其整体观念,通过中药复方进行多途径、多环境、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与特殊优势。
作者:李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评价生物补片在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18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行生物补片阴道成形术。结果18例患者均获成功,随访3~18个月,11例有性生活者术后性功能正常。结论生物补片阴道成形术简便可行,安全有效。
作者:张颖;赵倩;赵艳红;李灵燕;李留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肿瘤干细胞学说的出现使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本文从肿瘤干细胞学说出发,对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策略的各种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蔡海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中枸橼酸莫沙必利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枸橼酸莫沙必利含量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橼酸莫沙必利含量相比较。结果高效液相色谱含量结果为96.6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为96.8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中枸橼酸莫沙必利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含春;万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牙槽骨是一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组织,也是人体活跃的部分。正常生理情况下它处于吸收与新生的动态平衡中。因此牙槽嵴可维持一合适的高度和宽度。若牙槽骨受到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平衡被打破,使牙槽骨的吸收大于新生将会发生牙槽骨的萎缩,牙槽嵴高度降低,宽度减少给修复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将对影响牙槽骨吸收的有关因素如雌激素、应力、骨移植材料等作一综述。
作者:齐鹏鹏;王景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快速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0∶80∶0.5),柱温为室温;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81 nm。结果丹参素对照品在0.01~0.1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含量丹参素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89%。所测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平均含量为8.034 mg/g,符合2010年版药典对其含量的要求。结论 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操作流程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伴发左心功能不全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为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患者治疗1周后心功能比照治疗前而言,并无显著的好转态势(P>0.05)。而其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心功能比照治疗前而言有了显著的提升(P<0.05)。共计5例发生了股动脉穿刺创口出血,经对症处理后即止血,无支架失败病例。结论冠心病伴发左心功能不全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在术后其心功能逐步显著恢复。
作者:蔡蓉;潘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间的沟通,加强科室之间的配合,更好的提升医疗质量。方法通过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的相互学习与交流,相互理解和沟通,共同提高医学技术和服务理念,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疾病的治愈率。结果检验科室和临床科室建立了良好的沟通,真正保证了检验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结论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合作,对全面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促进医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冬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健康教育是医院或卫生部门组织的一种护理教育模式,具有目的性和组织性,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变患者的健康观念,从而摒弃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同时也将某些影响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及时消除。因此健康教育的开展一方面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可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远离生活中的不良影响。
作者:杨春玲;马秀艳;于文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就小儿秋季腹泻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秋季腹泻住院患儿,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继续饮食,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治疗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儿则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治愈35例(70%),好转13例(26%),无效2例(4%),有效率为96%;而对照组治愈25例(50%),好转13例(26%),无效12例(24%),有效率为76%;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小儿秋季腹泻患儿而言,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让他们情绪稳定,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智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药物咨询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实际意义。方法对临床药学服务的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介绍,并进行总结。结果临床药学服务是临床药师的工作职责之一,在如今的医疗环境中,进行一定的临床药学服务是很有必要的,开展这类服务可以对临床的患者或医护人员进行一定的指导,加强临床用药的安全保障,减少患者用药的风险。结论药物咨询在临床的药学服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药物咨询的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水平的评价,因此,在实际中,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作者:陈素文;高建滨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研究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体会。方法取自我院收治的240例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不采用干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药物以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定期对患儿进行体检、神经运动检查以及智力水平测试,评估患儿的身体情况、运动状况以及智力水平。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会、适应行为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发育落后情况少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高危儿实施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高危儿健康成长发育,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作者:孙玉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街道卫生院进行康复的冠心病患者21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各105例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给予积极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干预周期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评定其健康功能,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情感行为、灵活性、社会关系与娱乐消遣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9.0%,对照组为91.4%,治疗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冠心病患者疾病状况的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志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结肠癌通过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8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而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各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在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肠道恢复时长以及镇痛时长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22.5%。结论结肠癌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可以有效保证手术效果,同时提升恢复速度和治疗舒适度,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光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艾滋病(AIDS)早期发现和诊断,是重要的防控其流行的手段,为重要的预防控制裁AIDS的组成部分。HIV检测,对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有较高的要求,这对早期诊断艾滋病病,使检验准确性提高意义重大,另外,检验学技术的进步,对抗艾滋病药物疗效的评价有促进作用,可用于病程和病情变化的监测,故如何使检测灵敏性提高,对感染的情况及早发现,是主要的检验诊断HIV的方向,高特异性、敏感性检查,对促进艾滋病诊治有推动作用,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田立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探析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00例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服务不当、管理不当和患者因素等,各占43.0%、21.9%和19.3%。观察组患者护理基础评价、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其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服务不当、管理不当和患者因素等,风险管理护理可以预防危险因素,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于瑞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