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槽骨吸收的影响因素

齐鹏鹏;王景云

关键词:牙槽嵴吸收, 雌激素, 应力, 骨移植材料
摘要:牙槽骨是一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组织,也是人体活跃的部分。正常生理情况下它处于吸收与新生的动态平衡中。因此牙槽嵴可维持一合适的高度和宽度。若牙槽骨受到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平衡被打破,使牙槽骨的吸收大于新生将会发生牙槽骨的萎缩,牙槽嵴高度降低,宽度减少给修复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将对影响牙槽骨吸收的有关因素如雌激素、应力、骨移植材料等作一综述。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配合推拿治疗老年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中药配合推拿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症状使用了不同的药物和按摩手法,治疗之后,观察效果。结果经过我院医师的精心治疗,患者抑郁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其中治愈者30例,占总数的60%,好转者15例占总数的30%,无效者5例,占总数的10%。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使用中药配合推拿治疗老年抑郁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柳冰;左潇;孙艳华;王东新;孙磊;马新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探讨螺旋CT薄层扫描在肺内磨玻璃样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扫描在肺内磨玻璃样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09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内磨玻璃样结节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穿刺病理实验证实为良性结节34例,恶性结节46例。对所有患者行CT薄层扫描,并根据影像结果进行诊断及病情评估。结果薄层CT对肺内磨玻璃样结节病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结果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患者薄层CT表现与其结节性质具有密切关系。结论采用CT薄层扫描可有效提高肺内磨玻璃样结节病的诊断检出率,并且可根据CT表现较好鉴别结节性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梁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的含量

    目的:对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中枸橼酸莫沙必利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枸橼酸莫沙必利含量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橼酸莫沙必利含量相比较。结果高效液相色谱含量结果为96.6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为96.8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中枸橼酸莫沙必利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含春;万霞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2例颌颈部肿块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颈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颌颈部肿块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实验完全知情同意,首先应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颌颈部肿块形态、结构、回声、血管以及累及范围,后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根据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影像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涎腺囊肿27例(27/28),涎腺混合瘤23例(23/25),涎腺慢性炎症12例(12/14),恶性肿瘤4例(4/5),确诊率为91.67%,与手术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确诊率明显高于常规二维超声(P<0.05)。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著提高颌颈部肿块的临床确诊率,检查简单、快速、无创,与常规二维超声比较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孙学芹;薛俊海;刘小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钴铬合金烤瓷牙和二氧化锆烤瓷牙修复的比较观察

    目的:对比钴铬合金烤瓷牙和二氧化锆烤瓷牙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进行烤瓷牙修复术的288例(516颗牙)的临床资料,采取二氧化锆烤瓷牙的患者有108例(210颗牙),纳入二氧化锆组;采取钴铬合金烤瓷牙的患者有180例(306颗牙),纳入钴铬合金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二氧化锆的有效率95.4%)与钴铬合金组的有效率(90.5%)相比,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钴铬合金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二氧化锆组。结论二氧化锆烤瓷牙的疗效优于钴铬合金烤瓷牙,若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应该优先考虑二氧化锆烤瓷牙。

    作者:林应良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结肠癌通过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结肠癌通过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8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而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各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在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肠道恢复时长以及镇痛时长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22.5%。结论结肠癌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可以有效保证手术效果,同时提升恢复速度和治疗舒适度,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光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无创机械通气(NIMV)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以及PaCO2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更加明显,同时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以及心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减轻心脏负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邓赶飞;安晓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探索实践与研究

    目的:通过人文关怀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提供较为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法和管理模式。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人文关怀理论和技能培训。培训前后进行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问卷调查、关怀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调查和患者关怀感知测评,进行培训前后对比。结果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受很多因素影响,经过多途径培养,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结论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需要临床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才能实现。

    作者:于薇;梁伍今;牛秀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冠心病伴发左心功能不全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伴发左心功能不全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为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患者治疗1周后心功能比照治疗前而言,并无显著的好转态势(P>0.05)。而其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心功能比照治疗前而言有了显著的提升(P<0.05)。共计5例发生了股动脉穿刺创口出血,经对症处理后即止血,无支架失败病例。结论冠心病伴发左心功能不全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在术后其心功能逐步显著恢复。

    作者:蔡蓉;潘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快速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0∶80∶0.5),柱温为室温;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81 nm。结果丹参素对照品在0.01~0.1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含量丹参素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89%。所测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平均含量为8.034 mg/g,符合2010年版药典对其含量的要求。结论 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的含量方法操作流程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8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3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为更好地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上报的83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对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品种、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人群集中在40岁以上患者51例(占61.5%)和10岁以下儿童21例(25.3%),累及多的系统为皮肤及皮下组织(63.9%),主要药物是参麦注射液23例(27.7%)、丹参注射剂17例(20.5%)。结论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重点人群和重点品种,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丽;王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强刺激不留针针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强刺激不留针针法对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为两组,分别为强刺激不留针治疗组与口服弥可保(甲钴胺片)药物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每组患者肌电图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症状改善评分。结果强刺激不留针针法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恢复情况,其肌电图的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评分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刺激不留针针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疗效肯定。

    作者:王明礼;段晓英;徐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单椎体不完全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单节段与短节段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压缩骨折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节段伤椎固定组12例,短节段跨伤椎固定组14例。测量手术前后侧位X片上的伤椎相对高度、伤椎复位率及术后腰痛按Denis分级评估等。结果随访10~24个月,平均(15.0±1.2)个月。两组患者的术后伤椎相对高度(P<0.05)均有显著性的改善,单节段固定组的伤椎复位率(100.8±20.4)%vs (64.8±30.7)%,P<0.05优于短节段固定组,随访期间腰痛按Denis分级评估:P1,22例,P2,4例。结论对于合适的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单节段伤椎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不完全压缩骨折是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于权;王业华;赵德勇;蒋建;董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多酶清洗液用于手术器械保湿处理后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保湿是否对使用不同时段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比较。方法将使用后的手术器械立即回收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300件。Ⅰ组用稀释后多酶清洗液保湿2 h,Ⅱ组用多酶稀释清洗液保湿12 h,Ⅲ组未保湿12 h,然后由同一台清洗机按日常使用程序清洗比较合格率。结果Ⅰ组和Ⅱ组用目测镜下和试纸法检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的清洗合格率高于Ⅱ组。Ⅰ组和Ⅲ组在目测镜下试纸检测合格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的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Ⅲ。Ⅱ组和Ⅲ组在目测镜下和试纸的检测合格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的清洗合格率高于Ⅲ组。结论对于保湿2 h的手术器械的清洗,能达到较高的洁净标准,保湿12 h的器械清洗达到的洁净标准次之。对于未保湿12 h的手术器械需要先保湿处理后,再按正常程序清洗才能达到洁净标准。

    作者:闫琰;李直;张翠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1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腹腔镜可直接观察盆腔的情况,明确病变的部位,结合术后恢复快,粘连轻等优点,6 h可进食并下床活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不仅提高了医院的医护质量,也使得患者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大大降低。结论加强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罗飞跃;李玉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自学式健康教育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产科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提高孕产妇对母婴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在产科病房中采用“自学式健康教育”,总课时数根据孕产妇住院时间的长短来确定。健康教育完成后,采用问卷调查孕产妇及家属对“自学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满意度和存在的问题。结果99.6%以上的孕产妇和家属认为提高了孕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提高了新生儿护理保健质量,99%以上的孕产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非常满意。在自学式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专业术语理解困难,短期住院健康教育不够细致全面,病室嘈杂影响学习。结论自学式健康教育在产科病房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对母婴护理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孕产妇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可在产科临床中推广应用,而且可在社区及广大农村地区举办产科健康教育的讲座,进行宣教活动。

    作者:喻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早期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在6 h内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以近年来我院治疗的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20例发病在6 h内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前组患者在发病2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发病2~6h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发病-就诊时间、就诊-溶栓时间和发病-溶栓时间分别为(1.2±0.84)h、(37.5±25.9)h和(1.8±0.87)h,对照组分别为(3.5±1.1)h、(59.9±26.1)h和(4.4±0.92),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就诊时间t=12.87,就诊-溶栓时间t=3.34,发病-溶栓时间t=12.50,P<0.05);治疗组患者的再通率为66.7%(40例),对照组为26.7%(16例),两组患者再通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70,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 h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确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得以推广应用。

    作者:史丹;张金瑞;于治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12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分为:快速性室上性和快速性室性,快速性室上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例普鲁卡因胺组和30例胺碘酮A组,分别给予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快速性室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例利多卡因组和30例胺碘酮B组,分别给予利多卡因和胺碘酮。以接受治疗24 h为动态观察期。评价各组间服药24 h后治疗有效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①发生快速性室上性时,普鲁卡因胺组与胺碘酮A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发生快速性室性时,利多卡因组与胺碘酮B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胺碘酮能有效控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性好。

    作者:梁传亮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腹泻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整体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止泻、退热以及住院等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护理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原位肝移植术且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实验组,统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好转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88%(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小雨;韩玉芳;谢海英;谢莉萍;冯燕;郭登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