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患者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的护理探讨

张春花

关键词:肺结核, 结核药, 精神异常,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所致的精神异常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措施、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精神异常症状改善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症状改善时间为(3.1±1.6)d,显著低于对照组为(5.7±2.3)d(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生理、环境、社会文化方面的护理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加快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者症状的改善时间,提高患者的就医舒适度,强化整体护理服务质量,适于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实施无痛内镜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无痛内镜是一种能顺利完成诊治同时又让患者免受内镜检查痛苦的方法。自2011年1月以来全面就引进了主要应用异丙酚麻醉实施无痛内镜诊治技术,深得临床医师和病患好评。现在将我院开展过的1000例无痛内镜诊治护理配合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翠竹;宫春晓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相关因素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相关因素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4例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患者,1次多发性腔隙脑梗死后发生痴呆4例,2次以上40例,多2例达5次。1年内腔隙性脑梗死复发20例,占45%,3年内复发16例,占36%,5年内复发4例,占9%。结论临床研究表明,梗死的发生次数与痴呆的呈相关性因素,对已经发生脑血管病患者,预防复发,延缓病情进展尤为重要。

    作者:王旖旎;荣阳;刘翠红;荣根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浅论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的就诊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都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的患者不断增多。在我国,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都是有较高患病率的流行性疾病。但很多患者在发病后并没有及时去医院就医,此外在乡村医院或者医疗条件较差的诊所也不能保证得到正确的医治。本文通过对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的数据分析展开讨论。

    作者:张明池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功能性便秘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意义。方法55例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个月前后的排便情况的对比、直肠肛管测压、24 h结肠传输试验以及直肠和盆底肌电描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各型的FC均有一定疗效。结论对FC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后肛管直肠动力异常改善,盆底肌不协调运动消失,每周便次增加,便秘改善。

    作者:卞秀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肺结核患者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所致的精神异常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措施、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精神异常症状改善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症状改善时间为(3.1±1.6)d,显著低于对照组为(5.7±2.3)d(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生理、环境、社会文化方面的护理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加快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者症状的改善时间,提高患者的就医舒适度,强化整体护理服务质量,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脑钠肽水平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特点,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急性进展组和急性非进展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脑钠肽水平和进行NIHSS评分。结果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急性非进展组(P<0.05),脑钠肽水平越高预后越差。结论血清BNP水平参与了急性脑梗死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海合;丁继岩;徐祥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糖尿病大鼠尿水通道蛋白-2的检测意义

    目的:检测糖尿病(DM)大鼠尿水通道蛋白-2(AQP-2)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将10只雄性SD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按40 mg/kg体质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尿水通道蛋白-2(AQP-2)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尿水通道蛋白-2(AQP-2)尿排泄增加(P<0.01)。结论尿水通道蛋白(AQP-2)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诊断指标中占有很大的参数。

    作者:胡曼丽;陈延春;杜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口腔颌面部常用组织瓣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常用组织瓣在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和适应证。方法对330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运用常用的13类组织瓣进行修复。结果游离组织瓣移植13例中1例前臂皮瓣坏死,带蒂皮瓣283例中部分坏死7例,肋骨、髂骨移植共34例,髂骨部分坏死1例;其余各类组织瓣(共321例)全部成活。结论区别应用不同组织瓣进行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可较好恢复患者口腔颌面部功能及形态,能够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淑荣;郑建金;吴双燕;董刚;李涛;齐方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体会

    目的:对2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运用舒适护理。方法保持环境舒适利于患者休息;运用良好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辅导,使患者感受到心理舒适;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采取适合患者的舒适体位,减轻患者不适感;肛周予清洁、药液坐浴等,减轻局部皮肤不适;运用镇痛泵、听音乐、家属陪伴交谈等措施减轻疼痛。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患者舒适度增加。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运用舒适护理,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促使患者保持愉快的状态,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刘丽;张锦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清人附睾蛋白4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的变化,及联合检测血清中CA125和人附睾蛋白4(HE4)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我院103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47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14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分析联合HE4和CA125检测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HE4和CA125水平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卵巢上皮性癌中平行升高,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HE4和CA125检测较单项检测提高了对卵巢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临床符合率。结论 HE4可作为卵巢肿瘤新的标志物,与CA125联合检测来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

    作者:张颖;赵倩;苏克;李留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Narcotrend监测在斜视矫正术患者术中唤醒的应用

    目的:在斜视矫正手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中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仪的作用。方法本院2013年1月~9月30例行斜视矫正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应用NT监测麻醉深度,记录开始唤醒试验即刻(NTI1)、患者遵照指令反应时(NTI2)和唤醒试验成功加深麻醉(NTI3)的NT指数(NT Index),以及唤醒试验期间NTI大值,并在手术后的第1天随访手术患者对唤醒试验的回忆情况。结果 NTI1NTI2和NTI3时NTI分别为(76±3)、(89±7)、(74±4),与NTI1、NTI3时比较,NTI2时NTI、MAP和HR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时点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TI1时比较, NTI3时NTI、MAP、RR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唤醒试验期间NTT2时NTI高,NTI大值与患者按照指令反应时间上同步。无患者对术中唤醒经过有记忆,且无患者对术中其他事件有回忆。结论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可应用于斜视矫正手术行术中唤醒试验,能够有效预测患者能否遵照指令反应,对唤醒试验起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曾伟;吴靦;周晓筠;胡慧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35~64岁农村妇女乳腺癌患病率调查与社区早期干预的作用

    目的:实施社区早期个性化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本地区农村妇女乳腺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逐项登记。结果411例妇女知晓乳腺癌防治知识,占总筛查人数的28.89%。1009例不知晓,占总筛查人数的71.05%;18.31%(260/1420)的妇女每年进行常规妇科检查,67.96%(965/1420)的妇女有检查但不规律,13.73%(195/1420)的妇女属第1次检查。结论农村妇女的乳腺癌预防意识有所提高,提高农村妇女依从性和遵医行为,降低妇科病和乳腺癌患病率。

    作者:植妙演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肺切除术围术期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胸膜腔与支气管相通称之为支气管胸膜瘘,其形成是由于慢性脓胸的脓液腐蚀临近肺组织后穿破支气管,或因肺内病灶直接侵袭胸腔或破溃至胸膜腔形成瘘管,也有因胸腔穿刺或手术切除脓腔感染造成。脓液可从支气管咳出,严重时大量脓液被吸进支气管,可使患者窒息而死。肺切除术后发生这一严重并发症,临床处理非常棘手。为此,笔者阐述肺切除术围术期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为预防和治疗该并发症提供依据。

    作者:陈俊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0例患ARDS的足月新生儿,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机械通气参数、X线胸片及胸肺总有效顺应性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情况明显改善,动脉氧气分压增大,二氧化碳分压减少,氧合指数减小,动脉血氧分压与肺泡氧分压比值增大,且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呼吸机设置参数FiO2、PIP、PEEP明显减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改善肺功能与肺泡充气程度,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而广之。

    作者:袁玉肖;姜凯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PDCA循环在提高导管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导管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介入导管室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医护人员6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依据是否实施PDCA循环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管理组)30例和观察组(PDCA循环措施组)30例。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CA循环在提高导管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妙桂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健康体检中心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健康体检中心收治的体检人员450例,随机将样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25例,对照组仅开展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服务,观察两组样本的临床体检效果,并开展统计学比较与分析。结果实验组样本护理满意调查中服务态度、礼仪规范、工作效率与疑难问题解答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样本的体检时间、体检效率与体检结果信任程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服务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受检者的临床满意程度,可被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术期时间位点的护理管理研究

    目的:对时间位点护理管理在无痛人流患者围术期中的管理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58例实施无痛人流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时间点位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有1例未按规定饮食患者,3例患者存在负面情绪,1例患者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无子宫穿孔、误吸患者;对照组患者有6例未按规定饮食,11例患者存在负面情绪,4例患者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无子宫穿孔、误吸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时间点位护理管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赵维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民营医疗机构及村卫生站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与干预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对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进行干预,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发175名进行现场调查,掌握医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手卫生相关知识和手卫生相关影响因素。结果①基层医务人员洗手干预效果良好,②基层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掌握水平有所提高。结论加强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张小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RICU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RICU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收住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158例患者,对其病原菌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在非多重耐药、多重耐药之间对比分析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结果多重耐药菌分离出160株,前三位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住RICU时间、留置导尿时间、留置胃管时间、深静脉置管时间、抗生素种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48 h)等因素构成多重耐药危险因素。结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发生率较高。患者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次数、与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有较大相关性。

    作者:宋飞;刘同滨;王衍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贾慧卿”品牌模式化管理在提高儿科门诊培训期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贾慧卿”品牌模式化管理在儿科门诊培训期护士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在儿科门诊实施“贾慧卿”品牌模式化管理,将实施前后的培训期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儿科门诊实施“贾慧卿”品牌模式化管理后培训期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较前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开展“贾慧卿”品牌模式化管理可提高儿科门诊培训期护士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薛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