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梅;王琳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H型高血压住院患者57例随机分为安慰剂对照组(对照组)20例,黄连温胆汤治疗组(治疗组)37例。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及Hcy、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内皮功能水平。结果 NO与Hcy存在负相关,ET与Hcy存在正相关,黄连温胆汤可降低患者血压(P<0.05),并能明显升高NO、降低ET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可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毛拉提·努尔沙德克;付德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所致的精神异常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措施、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精神异常症状改善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症状改善时间为(3.1±1.6)d,显著低于对照组为(5.7±2.3)d(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生理、环境、社会文化方面的护理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加快结核药所致精神异常者症状的改善时间,提高患者的就医舒适度,强化整体护理服务质量,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对焦虑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焦虑症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生物反馈方法进行治疗,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6周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过为期6周的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6周时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出现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治疗2周时,观察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6周时,观察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临床上对焦虑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联合生物反馈的方法进行治疗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单纯的心理护理治疗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显著缩短,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玉霞;郭翠玲;闫洁;张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二级医院区域化集中供应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合理的布局流程,先进的设备资源,严格的质量控制,规范的灭菌效果监测,完善的质量追溯系统,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加强回收、清洗、消毒及灭菌过程各环节中的严格把关。结果区域化集中供应后,无菌物品和可重复使用器械等灭菌合格率达100%,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安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全县人们的生活质量。结论区域化集中供应能够确保消毒灭菌质量,降低消毒成本,满足乡镇卫生院对灭菌物品的供应,达到资源共享,实行统一管理,提高全县医疗水平。
作者:张德秀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对依拉达奉与吡拉西坦联用大面积脑梗死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主要应用吡拉西坦治疗,B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行依达拉奉与吡拉西坦联用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COS)、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行吡拉西坦治疗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选用。
作者:赵秋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在斜视矫正手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中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仪的作用。方法本院2013年1月~9月30例行斜视矫正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应用NT监测麻醉深度,记录开始唤醒试验即刻(NTI1)、患者遵照指令反应时(NTI2)和唤醒试验成功加深麻醉(NTI3)的NT指数(NT Index),以及唤醒试验期间NTI大值,并在手术后的第1天随访手术患者对唤醒试验的回忆情况。结果 NTI1NTI2和NTI3时NTI分别为(76±3)、(89±7)、(74±4),与NTI1、NTI3时比较,NTI2时NTI、MAP和HR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时点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TI1时比较, NTI3时NTI、MAP、RR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唤醒试验期间NTT2时NTI高,NTI大值与患者按照指令反应时间上同步。无患者对术中唤醒经过有记忆,且无患者对术中其他事件有回忆。结论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可应用于斜视矫正手术行术中唤醒试验,能够有效预测患者能否遵照指令反应,对唤醒试验起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曾伟;吴靦;周晓筠;胡慧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口腔专业护理培训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上颌第一磨牙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两部分,由6名护理人员分别于培训前与培训后配合同1名医师,通过采用四手操作方法进行根管治疗术。结果6名护理人员无论培训前还是培训后均能配合口腔医师完成根管治疗术,但实验组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口腔专业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能更主动介入并配合医师完成根管治疗中的四手操作,使医护人员在根管治疗中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且更加专业化的技能可使患者的焦虑心理等到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徐仰龙;邹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意义。方法55例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个月前后的排便情况的对比、直肠肛管测压、24 h结肠传输试验以及直肠和盆底肌电描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各型的FC均有一定疗效。结论对FC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后肛管直肠动力异常改善,盆底肌不协调运动消失,每周便次增加,便秘改善。
作者:卞秀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检测糖尿病(DM)大鼠尿水通道蛋白-2(AQP-2)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将10只雄性SD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按40 mg/kg体质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尿水通道蛋白-2(AQP-2)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尿水通道蛋白-2(AQP-2)尿排泄增加(P<0.01)。结论尿水通道蛋白(AQP-2)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诊断指标中占有很大的参数。
作者:胡曼丽;陈延春;杜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相关因素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4例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患者,1次多发性腔隙脑梗死后发生痴呆4例,2次以上40例,多2例达5次。1年内腔隙性脑梗死复发20例,占45%,3年内复发16例,占36%,5年内复发4例,占9%。结论临床研究表明,梗死的发生次数与痴呆的呈相关性因素,对已经发生脑血管病患者,预防复发,延缓病情进展尤为重要。
作者:王旖旎;荣阳;刘翠红;荣根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吸烟对于肺结核疗效的影响和二者之间的剂量与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近段时间某医院住院并完成了2个月的强化的疗程的肺结核患者共有261例,依据他们治疗之前的吸烟量的情况,并观察他们经过了2个月强化性抗结核的治疗后他们的痰菌的阴转的概率。结果患者们经过了2个月的强化治疗后,其中202例病患出现痰菌阴转。但是性别、年龄等和病灶范围等等因素对于痰菌的阴转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在吸烟的患者中,治疗前如果每天吸烟的平均值有所增加,那么他的痰菌阴转率就会明显下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每天吸烟的平均值与痰菌阴转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剂量与反应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结论吸烟对于肺结核的疗效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多加重视。
作者:张建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都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的患者不断增多。在我国,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都是有较高患病率的流行性疾病。但很多患者在发病后并没有及时去医院就医,此外在乡村医院或者医疗条件较差的诊所也不能保证得到正确的医治。本文通过对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的数据分析展开讨论。
作者:张明池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对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80例脑血栓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个组别。对照组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注射疏血通注射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治疗后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结束后,把观察组神经功能完好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对于治疗脑血栓形成有显著疗效,在临床治疗脑血栓形成上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卢漪;高义森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近年来,在妇科内分泌疾病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现已成为妇科疾病中备受关注的焦点。迄今为止,多囊软巢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还不是十分明确,但是在临床中,中医通过辩证分析对该病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并且也拥有着其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不断地对该病进行实验观察与临床研究,使得中西医对该病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旋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3年11月采用神经内镜辅助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消失,3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患者如期出院,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神经内镜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良好,而且可以避免术后血肿复发,是治疗CSDH安全、直观、微创的有效手段。
作者:贺亚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收治的21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切口感染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共发生感染47例,感染率为22.38%,其中直肠癌21例,占44.68%,结肠癌26例,45.32%;影响感染发生率的因素有手术时间、临床分期、BMI、糖尿病史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容易发生感染,以浅表切口感染为主,主要影响因素为肥胖、糖尿病、手术时间过长等,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王磊;吕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采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进行化疗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7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减少患者发生呕吐的概率,同时对患者心理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慧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本医院泌尿外科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泌尿外科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及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结果清洁中段尿标本共培养分离734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86株,占52.6%,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为207株,占53.6%;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较高,产ESBLs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根据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临床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时应该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金爱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80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回顾性分析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对窒息的新生儿给予助产护理,观察护理疗效。结果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因素为分娩因素、胎盘因素、胎儿因素、孕母因素、脐带因素,经过优质的助产护理,降低了窒息婴儿的病死率,复苏成功率高。结论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复杂多样,给予助产护理可明显提高窒息婴儿的复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兰维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2012年,我院剖宫产患者仅给予术中常规护理配合;2013年,我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在常规剖宫产术中护理配合基础上寻找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探讨护理对策,将所得结果实际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剖宫产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给予总结。结果对照组患者于剖宫产术中给予常规护理配合后,其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其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供针对性护理对策的研究组患者,而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则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则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患者给予常规术中护理基础上,对其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及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文凤今;金全官;郑美福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