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高洋洋;刘丹
随着经济和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在各种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方面做了很多研究,甲状腺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等均有了不少新观点与新方法。本文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以及甲状腺癌这三种甲状腺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的进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临床上治疗甲状腺疾病提供更有利的理论依据。
作者:高超;潘锋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在基层医院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4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高于对照组的7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和FEV1/FVC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困难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aO2和SaO2较对照组升高幅度大,PaCO2降低幅度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陈远山;宋文斌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51例接受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的就诊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效果。结果51例就诊者除皱总有效率为98.0%,且并未出现脱发、感染等并发症。就诊者额纹、眉间纹明显减轻,中面部松垂的组织显著提升,面部老化显现改善明显;3例患者出现头皮轻微麻木,2例患者面部出现淤血,1~2周头皮麻木及面部淤血者均恢复正常。结论额部小切口除皱联合弹力线中面部提升术,操作简便,美容效果显著,是一种综合性的面部年轻化手术,值得推广。
作者:高翔;路玮;孙一凡;蔚鹏;孙晶;谷明娟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致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甲巯咪唑提供参考。方法对甲巯咪唑致药物性肝炎病例进行回顾,并从临床表现、作用机制、危险因素、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71岁女性患者,药物性肝炎在服用甲巯咪唑后的1个月后发生,甲巯咪唑的剂量为30mg/d,停药1个月以及保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可能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故使用甲巯咪唑时应有用药指征,定期监测肝功能,尤其是在开始药物治疗的4周内,临床应注意监测肝功能,通常停药后6周内肝功能恢复正常。一旦发生肝损害应及时减量或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避免联合用药,并注意剂量和疗程等。
作者:杨金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血效果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和对照组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袁浩壬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超生雾化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可实现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早期控制,有效缩短患者的病程,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小儿荨麻疹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儿科小儿荨麻疹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复发率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瘙痒、红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的相应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明显提高小儿荨麻疹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淑梅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与e抗原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定量聚合酶连反应(PCR)、Abbott微粒子酶免疫荧光法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HBVDNA含量与e抗原含量,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HBeAg阳性组与HBVDNA含量明显高于e系统双阳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HBVDNA与HBeAg呈正相关性,随着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的不断下降,肝损害程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结论研究表明HBVDNA与HBeAg含量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恶化加重, HBVDNA水平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作者:王晓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产后出血病情凶险,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本文对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为临床降低产妇病死率提供依据。
作者:殷雪容 刊期: 2015年第31期
压疮又叫褥疮,也称压力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多发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患者,若有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吸烟等更易发生[1]。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血管病变的逐年上升,压疮的发生也逐年有所增加。从全球范围来看,至今仍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2]。临床研究表明,一旦患者有压疮形成,对患者的护理工作量将增加50%[3]。压疮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4]。近年来关于压疮发生的机制、诱因及方法作了多方面研究,现就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就压疮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在骨科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观察组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药物起效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给药后4h的VAS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后8h、12h、24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药物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莹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型)患者8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疗程14d,观察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脂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两组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对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也改善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相关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有效率95.7%,优于对照组72.5%(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能显著地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型)患者的血脂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相关临床症状。
作者:杜青;顾宝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组分层级管理价值。方法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组分层级管理办法,将40名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分层级后和实施分组分层级管理前进行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对比。结果实施分组分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较之前相比均有较大提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分组分层级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临床中应予以广泛推广。
作者:刘美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鼻窦炎患者经舒适护理干预后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共计接诊鼻窦炎患者1310例,根据其不同的护理方案可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610例患者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研究组700例患者接受舒适护理。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对于治疗护理效果的总满意度分别为70.49%和95.71%,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的护理方式相比,舒适护理措施可以使得患者能够以佳的状态接受治疗,所以能够很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高小晴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研究分析和总结近年来收治急、重、危型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争取时间配合医师进行急救,抢救患者生命并注重急性期病情观察及恢复期护理,尽可能缩短确诊至治疗时间,减少继发性脑干损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结果通过多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争取时间抢救及全身心的整体护理,在病程不同阶段分别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减少并发症。使其进入康复阶段,并重视康复期教育和胶体功能锻炼,使之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应加强专科护理,仔细做好生命体征观察,制定详细护理计划和康复锻炼方案,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单晓丹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细致护理对于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我科室180例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致化护理干预,以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38例(42.2%),显效24例(26.7%),有效21例(23.3%),无效7例(7.8%),总有效率为92.2%(83/90);对照组治愈25例(27.8%),显效19例(21.1%),有效30例(33.3%),无效16例(17.8%),总有效率为82.2%(74/90);两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0377,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能有效保障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李绍娟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接诊的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慢性健康和急性生理性状况评分(APACHEⅡ)、生活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7.2±3.1)分,低于对照组的(9.9±2.8)分;观察组患者总生活质量评分(82.1±7.3)分,高于对照组的(57.9±3.3)分,观察组量项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现状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丛丽文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精神病患者在行为、语言、思维、感知、认知、自知力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对患者存在伤人行为或存在自伤危险两种情况要做出紧急风险评估。评估的目的在于确定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后果;可能会诱发患者出现危险行为的因素;确定可能会阻止患者出现危险行为的因素;确定哪些措施可以立即采取。特别是妊娠期精神疾病的患者尤为引起重视。在评估之前应由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作者:付国兰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中医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医普外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进行对比观察,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5例,分析每1例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护理。结果在对89例中医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后,效果很好,观察组总满意率为52.27%,对照组有效率为35.5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舒适护理,易于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不仅能够提高其治愈率,保障患者进一步康复,同时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崇和应用。
作者:王娅民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为归纳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对老年性脑梗护理中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深讨。方法选取老年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前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后者在常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以6个月作为观察周期,比较两组患者身体康复状况,极其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满意度为97.5%。且观察组在FMA、ADL上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疗效,对增进护患关系也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张梅 刊期: 2015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