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韩雪

关键词:高血压, 生存质量, 个体化延续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6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个体化延续护理,3个月后观察两组生存质量指标、血压水平、再就诊情况。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再就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领域广泛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39例确诊为NRDS的患儿早期给予INSURE技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吸氧浓度的变化及转归的情况。结果37例患儿经INSURE技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吸入氧浓度(FiO2)可快速下降,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SURE技术能减轻NRDS临床症状,改善血氧饱和度,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

    作者:刘小利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6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个体化延续护理,3个月后观察两组生存质量指标、血压水平、再就诊情况。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再就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领域广泛推广。

    作者:韩雪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上对于血液的检验在患者贫血的诊断以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进行血液检验的350例病患,以及200例正常血液检验的健康人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350例病患中,缺铁性的贫血患者(IDA)占250例,属于地中海贫血(MEAA)的病患占100例,正常的健康人血液检验作为平行对照组。对所有参与试验的病患与健康人进行血液检验,对其血中的MCH、RDW、Hb、RBC/MVCV、RBC、MCV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属于IDA性贫血的病患与MEAA性贫血的病患之间的MCH、RDW、Hb、RBC/MVCV、RBC、MCV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临床上在对病患进行贫血诊断以及鉴别时, MCH、RDW、Hb、RBC/MVCV、RBC、MCV可作为贫血诊断的一个标准指南,同时还可以进行不同种类贫血之间的鉴别,在临床上对于病患贫血的诊断以及具体类型的鉴别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永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方法对64例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患者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2例,通过不同护理措施护理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74±0.52)d、肛门排气时间为(3.71±0.54)d、住院时间为(18.02±3.02)d、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9.39%,同对照组患者的(2.71±0.42)d、(4.35±0.08)d、(22.16±5.17)d和34.39%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措施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肠内营养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席守茗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价值评述

    目的:对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临床价值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加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67.50%),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大呼气峰值流速、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分别为(92.94±3.04)L/min、(92.73±6.0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给予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罗文春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2种频次口腔护理联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腔护理结合冰刺激2种频次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加口腔护理结合冰冻好的长棉棒刺激咽喉部瘫痪的肌肉,A组为每日2次,B组每日4次。在操作前后分别进行洼田氏饮水实验的评分。结果 A组有效率88.3%,B组有效率93.3%,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每日4次的口腔护理结合冰刺激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程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丽文;井超;徐雄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脑出血后血肿持续扩大与高血压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增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合并高血压,将其分为血肿增大组(35例)和血肿不变组(65例),通过比较多项指标,找出差距。结果烦躁、血肿形态异常、甘露醇应用量大、血压始终升高及血肿量较大为高血压引起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扩大的关键因素。结论及时有效调整血压等危险因素,合理调用甘露醇,对血肿异常和出血量大者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以使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患者治疗获得益处。

    作者:焦美芝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不同入路方式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胸、腰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收治的54例脊柱结核患者,三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一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2周后根据分组,分别进行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采用脊髓损伤分级评价(FRANKEL)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评级。结果三种手术平均手术按时间长短依次为前后联合入路耗时长,后路次之,前路短;出血量后路手术少,前路次之,联合入路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前分级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分级可见三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三组均无A级病例;B级病例仅第一组有1例;C级第一组、第三组各1例;D级第一组、第二组各3例,第三组2例;E级第一组13例,第二组、第三组各15例。术后三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每组术前术后分级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较小,但手术时间、出血量各有不同,可以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选择佳手术方案。

    作者:熊英辉;刘建平;唐华军;张特;卢林军;吴礼扬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实施显微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率(81.8%)明显高于对照组(75.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显微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海玉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人性化护理在临产患者观察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临产患者观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产科病房的80例临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40例为观察组,另外40例选为对照组,80例均为能正常沟通的产妇。结果观察组临产产妇分娩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后给予产妇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作者:陈丽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护理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常见的医疗感染之一,其危险因素包括手术种类、手术切口清洁度、患者基础疾病等。手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的措施对预防SSI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玉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临床应用1122例观察

    目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专利号zl2007100724342)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病历1122例进行临床观察。其中对照组562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5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程度分级,心电图疗效,左室射血分数。结论提示中药治疗在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体征、心绞痛分级、缓解动脉粥样斑块程度较西医常规疗法更具有优势。

    作者:王海波;战树森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甲氨蝶呤(MTX)和扶他林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类风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2%;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江一帆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循证医学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和研究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50例则遵循循证医学理论,通过了解问题、获得循证支持、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等方案来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血糖控制理想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更具有目的性,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淑春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中药方剂治疗成年迟发性近视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中药方剂治疗成年迟发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成年迟发性近视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每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屈光度、视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屈光度以及视力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5.1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对成年迟发性近视患者应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的视力水平均有一定提升,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徐云频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对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过程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72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指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护理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骨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凤秋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概率,分析和研究治疗过程中舒适护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抽取120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即舒适护理,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感染发生率、对疾病知识熟知程度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三方面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占据优势,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场肺部感染采取舒适护理方案,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减少感染发生率,而且有利于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陈芳;杭从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中小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的问题探讨

    本文着重分析和研究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有关职业卫生管理方面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体制改革、管理机构健全程度、员工身体健康、法律法规内容以及职业卫生管理能力几方面,并针对上诉问题给予对应的解决策略,包括建立健全的法制、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建立对应管理模式、对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开展职业卫生服务、将新型网络化管理办法应用到日常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中等。通过以上内容,以期对于中小型企业在未来进行有关职业卫生管理时,能够拥有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作者:杨巨方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补白颗粒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补白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补白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补白颗粒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郑艳;郑怡 刊期: 2015年第34期

  • 探讨精神病康复防治网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神病康复防治网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精神病康复科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精神病康复患者89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精神病康复防治网络进行康复治疗,统计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社交能力、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身体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精神病康复患者应用精神病康复防治网络,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各项评分,可以在临床康复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洪刚 刊期: 2015年第3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