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郑怡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的潜在风险及对策展开对比分析,总结解决措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尽可能防止手术室护理潜在风险变为现实。方法选取我院86例需实施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将其手术室护理潜在风险归为技术责任风险、管理责任风险和法律风险三类,并针对其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应对措施。结果科学有效的对策可大大降低手术室护理潜在风险事件发生率。结论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面临风险事件逐渐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应对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并寻找应对措施,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刘彩慧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病例共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分别为43例和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风险因素管理。评定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定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质量、护理操作质量、病例书写质量、患者风险评估、应急能力方面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健康教育质量、护理操作质量、病例书写质量、患者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满意30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2例。满意和基本满意所占比例为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8%(满意21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11例。满意和基本满意所占比例为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因素管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作者:李俊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放射线治疗诱发脑肿瘤的临床表现,确保反射线治疗对病患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医院放射线治疗的效果分析,从而对其是否诱发脑肿瘤的临床表现进行探讨。结果病患在接受放射线治疗过程中诱发脑肿瘤具有多重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根据病患实际情况对病患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结论了解病患的病情,熟悉放射线治疗诱发脑肿瘤的病因,针对病患的诱发类型,在放射线治疗之前,对病患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放射线治疗诱发脑肿瘤现象的发生。
作者:吴雪杨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增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合并高血压,将其分为血肿增大组(35例)和血肿不变组(65例),通过比较多项指标,找出差距。结果烦躁、血肿形态异常、甘露醇应用量大、血压始终升高及血肿量较大为高血压引起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扩大的关键因素。结论及时有效调整血压等危险因素,合理调用甘露醇,对血肿异常和出血量大者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以使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患者治疗获得益处。
作者:焦美芝 刊期: 2015年第34期
近年来,中小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常发生,造成了对学生健康安全的损害,也影响了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是学校管理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必须要加以重视。本文对校园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校园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的对策与方法。
作者:王建慧 刊期: 2015年第34期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常见的医疗感染之一,其危险因素包括手术种类、手术切口清洁度、患者基础疾病等。手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的措施对预防SSI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玉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补白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补白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补白颗粒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郑艳;郑怡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采用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肺炎后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呼吸状况,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对应用左氧氟沙星对患有耐药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耐药肺结核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82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抗肺结核药物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抗结核药物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肺结核疾病症状消失时间、结核疾病病原痰菌检测结果的转阴时间、结核疾病药物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耐药肺结核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停止治疗后结核疾病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对患有耐药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继业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生物电反馈治疗仪治疗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集288例盆底功能性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150例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治疗组138例患者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盆底肌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经生物电反馈治疗后临床效果满意。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效的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同时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军;李玉霞;袁德利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治疗后的随访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宫颈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碘染色后确定病变范围,切除病变组织,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病毒检测复查,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复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残留量(6.7%)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5,观察组患者上皮内瘤变复发率(15.6%)明显大于对照组(6.7%),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病毒检测能够提高宫颈病变复查的检出率,为宫颈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合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心儿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7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均对其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外用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口腔疼痛感消失的时间以及口腔疱疹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合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能够较好的改善症状,增强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要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组织实施、效果确认以及制定标准化入院宣教流程。结果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由原来的62%提高到87%,护士的综合工作能力也显著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入院宣教进行改进,规范了入院宣教的时机、方法和流程,提高了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的知晓率。
作者:宋秀娟;李淑萍;谢雪茹;蔡彩桑;刘岚岚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每组2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优,采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四肢肌力恢复情况,调节呼吸肌麻痹病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21/22),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18/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125,P<0.05)。观察组患者在呼吸机麻痹、四肢肌力方面的恢复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采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比单一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效果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志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衰退患者的特征和护理方式。方法选取60例来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情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导致患者发生精神分裂症衰退的因素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自我性格缺陷,住院次数,婚姻情况等。结论结合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够在大程度上提升其生活品质与身体素质。
作者:贾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全程体位管理矫正枕后位枕横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分娩的病例,将发生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253例)。将持续性枕后位的患者定义枕后位组(91例),将持续性枕横位患者定义为枕横位组(162例)。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分娩、无剖宫产史、均为头位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253例)。结果研究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而中初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经产妇的剖宫产率(P<0.05)。枕后位组经产妇的剖宫产率高于枕横位组经产妇的剖宫产率(P<0.05),枕后位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高于枕横位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P<0.05)。结论体位管理对于持续性枕后位患者的效果差于对于持续性枕横位患者。体位管理对于经产妇的效果好于初产妇。体位管理对于持续性枕后位患者效果不佳时,应尽快终止试产,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吴迪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耳鸣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护理要点。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耳鸣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这些患者的耳鸣发病原因有:①遗传因素或者基因突变;②听神经的自发性放电活动;③与人体中枢方面、记忆以及自主神经反应有关;④螺旋神经节以及毛细胞缺氧;⑤高血压;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然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综合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综合护理模式背景下,其总满意率为97.6%,而对照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其总满意率为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患的耳鸣发病原因后,综合护理模式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宇慧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口腔护理结合冰刺激2种频次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加口腔护理结合冰冻好的长棉棒刺激咽喉部瘫痪的肌肉,A组为每日2次,B组每日4次。在操作前后分别进行洼田氏饮水实验的评分。结果 A组有效率88.3%,B组有效率93.3%,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每日4次的口腔护理结合冰刺激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程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丽文;井超;徐雄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应用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39例确诊为NRDS的患儿早期给予INSURE技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吸氧浓度的变化及转归的情况。结果37例患儿经INSURE技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吸入氧浓度(FiO2)可快速下降,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SURE技术能减轻NRDS临床症状,改善血氧饱和度,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
作者:刘小利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对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治疗2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本院28例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妊娠例数为11例,妊娠率为78.57%;对照组患者的妊娠例数为5例,妊娠率为35.71%,并且实验组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改善情况更加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加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王晓丽;孙丽艳 刊期: 2015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