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欧;王淑美;李舒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实施护理风险紧急预案的患者1000例作为试验组;并选择本院同期收治的未实施护理风险紧急预案的常规护理患者100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按照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制度给予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的概率,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出现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对卫生环境、服务质量、护理态度、护患关系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护理风险紧急预案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室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田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增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合并高血压,将其分为血肿增大组(35例)和血肿不变组(65例),通过比较多项指标,找出差距。结果烦躁、血肿形态异常、甘露醇应用量大、血压始终升高及血肿量较大为高血压引起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继续扩大的关键因素。结论及时有效调整血压等危险因素,合理调用甘露醇,对血肿异常和出血量大者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以使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患者治疗获得益处。
作者:焦美芝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补白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补白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补白颗粒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郑艳;郑怡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临产患者观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产科病房的80例临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40例为观察组,另外40例选为对照组,80例均为能正常沟通的产妇。结果观察组临产产妇分娩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后给予产妇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作者:陈丽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应用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39例确诊为NRDS的患儿早期给予INSURE技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吸氧浓度的变化及转归的情况。结果37例患儿经INSURE技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吸入氧浓度(FiO2)可快速下降,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SURE技术能减轻NRDS临床症状,改善血氧饱和度,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
作者:刘小利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100例妊娠合并ITP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实验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对比2组妊娠合并ITP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妊娠合并ITP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妊娠合并ITP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娜娜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究分析尤瑞克治疗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所选患者分为尤瑞克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然后在血管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不同亚型的分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改善血液循环、调脂等对症治疗;尤瑞克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增加尤瑞克林治疗。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远远高于对照组(8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姝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焦虑情绪改变情况;采用舒适状况量表对评定两组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自评分和舒适度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和舒适度评分分别与本组干预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和舒适度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和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手术室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护理舒适度高,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可艳;冯丹;王茜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对应用左氧氟沙星对患有耐药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耐药肺结核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82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抗肺结核药物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抗结核药物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肺结核疾病症状消失时间、结核疾病病原痰菌检测结果的转阴时间、结核疾病药物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耐药肺结核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停止治疗后结核疾病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对患有耐药肺结核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继业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护理方法以及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了全新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心理压力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显著,不但使患者用药规范化,遵医嘱用药,而且心理压力减轻,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了医患关系和谐,增加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葛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 of thyroid,PMLT)是一种甲状腺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有报道称占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3.0%~5.0%,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常被误诊为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等。我院201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甲状腺恶性淋巴瘤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张炯;郭千弘;车康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针对急慢性咽喉炎患者采取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90例急慢性咽喉炎患者做以回顾性分析,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方法的效果分析。结果共90例急慢性咽喉炎患者,经过治疗后有36例患者治愈,32例患者显效,15例患者有效,7例患者无效,治愈率达到92.22%。结论针对急慢性咽喉炎患者采取雾化吸入治疗有显著效果,提高了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邹秋雁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缺陷发生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发生的58例精神科护理缺陷临床记录,总结护理缺陷发生原因。结果精神科护理中缺陷发生的原因包括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责任心不强,管理中存在制度缺陷,违反临床护理操作规程,护理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等。结论分析护理缺陷的原因,同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是精神科护理人员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作者:陈风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甲氨蝶呤(MTX)和扶他林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类风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2%;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江一帆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专利号zl2007100724342)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病历1122例进行临床观察。其中对照组562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5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程度分级,心电图疗效,左室射血分数。结论提示中药治疗在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体征、心绞痛分级、缓解动脉粥样斑块程度较西医常规疗法更具有优势。
作者:王海波;战树森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采用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肺炎后使用呼吸机的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呼吸状况,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治疗后的随访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宫颈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碘染色后确定病变范围,切除病变组织,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病毒检测复查,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复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残留量(6.7%)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5,观察组患者上皮内瘤变复发率(15.6%)明显大于对照组(6.7%),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病毒检测能够提高宫颈病变复查的检出率,为宫颈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要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组织实施、效果确认以及制定标准化入院宣教流程。结果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由原来的62%提高到87%,护士的综合工作能力也显著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入院宣教进行改进,规范了入院宣教的时机、方法和流程,提高了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的知晓率。
作者:宋秀娟;李淑萍;谢雪茹;蔡彩桑;刘岚岚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病例共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分别为43例和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风险因素管理。评定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定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质量、护理操作质量、病例书写质量、患者风险评估、应急能力方面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健康教育质量、护理操作质量、病例书写质量、患者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满意30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2例。满意和基本满意所占比例为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8%(满意21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11例。满意和基本满意所占比例为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因素管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作者:李俊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为了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家庭减轻负担,笔者从老年慢性病的特点着手,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进行如下综述,以期能够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