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质量工作中的应用观察

郑爱华

关键词:健康教育, 肛肠科,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质量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肛肠科收治的患者20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过程中是否实施健康教育进行分组,对照组100例和健康教育组100例。结果健康教育组肛肠科患者对于健康教育认知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组肛肠科患者术后疼痛分级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质量工作应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认知能力评分,降低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1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腹腔置管灌洗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究并总结重症胰腺炎患者行腹腔置管灌洗治疗的护理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4例 SAP 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微创腹腔置管灌洗术的治疗疗效及护理措施。结果14例患者接受腹腔灌洗治疗后,责任护士分别从灌洗前护理、灌洗护理、营养支持、患者病情监测和灌洗后护理角度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治疗前比较,SAP 患者的腹水淀粉酶含量、APACHE Ⅱ评分均得到了显著降低,且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合理的护理方案对于 SAP 患者顺利进行腹腔置管灌洗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杰;范明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疼痛管理模式在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研究

    目的:通过给予两组患者疼痛管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探讨其在缓解患者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床位单双号分组将选取的84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其两种护理模式,对护理后疼痛情况和睡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疼痛护理后,采用疼痛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术后疼痛改善效果非常显著,而对照组效果则较差。结论在创伤骨科护理中,疼痛管理模式可把握住改善疼痛的关键,对患者生理、心理和病理痛苦进行缓解,故效果显著。

    作者:汤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痔疮的发病与治疗综述

    痔疮在临床中发病率极高,是一种常见病症,虽然痔疮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如其他疾病那么严重,但是其仍然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生理和心理影响,降低了病患的生活质量。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痔疮的诱病因子较为繁复,不仅有病患生理原因,还有外部环境原因,痔疮具有难以彻底治疗,潜在发病人群跨度大、基数广等特点,一旦发病,会使病患异常难受且难以启齿。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临床治疗经验,对痔疮的发病机制与原因进行分析,参照当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总结出几点防治措施,以供临床分析、治疗参考。

    作者:李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合理用药探讨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用药。方法笔者结合文献复习,就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在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上,有5条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循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须全面考虑,权衡利弊,适当加减,不能简单地对疗效不显著的患者将药物常用日量大大提高。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老年人用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的: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老年人用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通过对老年人药代动力学改变、老年人药效学改变、麻醉药与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常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老年人用药的影响等几方面加以阐述。结果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老年人用药复杂,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尤其是用药史,不能忽略任何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有用信息。结论要实现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老年人用药的合理用药,尤其是使联合用药发挥佳的治疗效果,需要一名临床医师有深厚的药理学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时总结临床用药中药物效能在老年特殊群体的各种变化,注意老年患者的用药特点。

    作者:车广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45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45例在腹腔镜下进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45例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所有的患者都痊愈,手术切口都达到了Ⅰ期愈合,住院的平均天数为3~6 d,术后随访6个月没有发生复发的情况。结论利用腹腔镜来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的优点,再加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非常好。

    作者:马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6年~2010年某院门诊量季节变动的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人次季节变化规律。方法利用门诊工作月报表,采用时间序列季节指数分析法,对我院2006年~2010年的门诊量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量随季节变动出现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变化。每年7、8月份为高峰期,1、2月份为低谷期,季节方面以第3季度为峰顶,第1季度为谷底。结论根据门诊量季节变化规律,为合理有效利用医院医疗资源,科学制定医疗工作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周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见性观察及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晚期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而上消化道出血是本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突然大量的呕血和黑便,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高[1]。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均会有门脉增宽的表现。我们发现对于肝硬化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指导,可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盐酸溴己新配伍禁忌的研究进展

    盐酸溴己新注射液说明书上未明确有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其与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及其他一些常用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使用时单独更换输液器是保障输液安全的好方法。

    作者:于清;任丽芳;朱雪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市戒毒康复医院对戒毒康复模式的探索

    我国毒品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重新出现的,直至今日仍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随着时间推移将逐步转入接受社区康复,由于目前社区康复模式建设还不完善,康复工作面临巨大压力。2011年我兰州市戒毒康复医院挂牌成立,在创新管理模式的引导下,我们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是解决甘肃省戒毒康复面临的巨大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我院以“身心康复”为重点,以增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和重返社会能力为抓手,采取更社会化、亲情化、人性化的措施,对戒毒人员开展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和过渡性回归社会等一体化的戒毒康复工作,为戒毒人员搭建回归社会的安全平台。

    作者:毛彦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病理科质量管理探讨

    病理诊断在疾病的诊断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可直接影响诊断结果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就病理科进行病理诊断的整个过程的管理进行探讨,以期将病理诊断的作用发挥到好,更有效的帮助医师诊断疾病,达到良好地治疗效果。

    作者:徐青;王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实施手术治疗的74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园;曹雅俊;田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L”型巩膜切口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眼内异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眼内复杂异物患者行玻离体切割术联合不同手术切口异物取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54例单眼复杂异物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玻离体切割术联合眼内异物摘除术,观察组患者选择“L”扩大巩膜切口,对照组选择常规切口。结果54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取出,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平均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眼内复杂异物患者行异物取出术中选择“L”型扩大巩膜切口能够取得与常规切口相近的手术效果,有效提高术后视力恢复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安全性未明显变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覃旭方;杨新怀;全婵娟;聂鑫;袁建梅;黄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86例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使用胃肠镜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的86名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48例常规胃镜使用资料和38例无痛胃肠镜使用资料。结果使用胃肠镜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发现病灶的位置,为医师诊断病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结论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同时,鉴于无痛胃肠镜和常规胃肠镜的区别,即无痛胃肠镜能够较大程度的减小患者的痛苦,同时有很高的治愈率;常规胃肠镜在治疗过程中会使患者产生极大痛苦,使患者产生放弃治疗的心理,治愈率低。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方法。

    作者:李中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康宣教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予以健康宣传教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有助于培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地降低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并予以推广。

    作者:曾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痰热清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组)30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方法加痰热清组)30例,然后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 FPS-2R 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 FPS-2R 评分分别好于对照组,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痰热清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临床疗效较好,对于提升临床效果及改善患儿不适感均有极佳的临床作用。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经阴道 B 超检查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 B 超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经阴道 B 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23%(102/106),经腹部 B 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2.64%(77/106),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经阴道 B 超检查具有比经腹部 B 超更高的灵敏度,而且具有快捷、方便、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曾罹患肺结核的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3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既往罹患肺结核的状况,以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与肺结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方式,选取2013年3~7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和门诊的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完成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3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罹患肺结核的患病率为9.03%,其中男性6.67%,女性10.24%,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1, P <0.25)。②3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罹患肺结核的年龄中,76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为40%,显著高于25~75岁的平均患病率(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5,P <0.005)。结论3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既往罹患肺结核的患病率为9.03%,且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有上升趋势。

    作者:鄢静;马英琳;王怀振;李风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9年~2011年某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掌握血液报废原因,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收集2009年~2011年本站血液初筛、血液报废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初筛共淘汰2889人次,其中 ALT 淘汰1686人次,占58.36%,脂肪血淘汰774人次,占26.79%。三年共检测标本25117人次,不合格率为3.33%,其中 ALT 排在第一,占2.16%。三年全血和红细胞报废为3.66%,其中 ALT 报废占2.33%,是导致血液检验报废的主要原因。另外,三年制备血浆报废为3.92%,其中脂肪血浆报废占0.60%,是非检测因素引起血浆报废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执行《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做好献血前的宣传、征询、体检、初筛,建立自愿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等措施,是降低血液报废的主要手段。

    作者:吴爱霞;于俐丽;张剑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应用血清β-HCG 测定结合 B 超检查进行早期确诊的,未发生破裂或流产的异位妊娠患者94例,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47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照组47例患者单纯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即妊娠包块消失的时间、血β-HCG 下降至正常的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妊娠包块消失的时间、血β-HCG 下降至正常的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等情况。结论对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主要以血清β-HCG 测定结合 B 超检查确诊,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异位妊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