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检查在良、恶性肾脏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王淑杰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检查, 肾脏肿瘤, 良性, 恶性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良、恶性肾脏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4肾脏肿瘤患者的CT影像表现,将CT检查、手术病理结果二者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出CT检查良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结果经CT检查,诊断出恶性肿瘤45例,43为肾癌,2例为肾结核,病灶面积小值为1~2cm;良性肿瘤9例,纤维瘤2例,血管脂肪瘤5例,2例不能肯定。病灶面积小值为1.2~2.5cm。CT检查的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3.5%,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根据肿块的CT值、钙化、边缘、形态、密度等情况,多层螺旋CT检查可有效鉴别肾脏肿瘤的良性与恶性,针对CT影像和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要结合其他影像检查、临床病史等进行诊断。总之CT检查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其诊断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护理模式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对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各项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优越性(P<0.05)。结论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尿酸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谢泽娟;钟晓珊;陈嘉迪;温小丽;陈惜遂;杨佩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氟哌噻吨联合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氟哌噻吨联合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推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14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其中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即给予促动力药多潘立酮,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氟哌噻吨联合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不良反应及精神状态,采用胃肠症状评分法(GSR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显效43例(59.72%),有效22例(30.56%),无效7例(9.72%)。对照组显效29例(40.28%),有效22例(30.56%),无效21例(29.1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2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83%。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表明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服用氟哌噻吨联合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高晶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关节松动术治疗骨伤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治疗骨伤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5例骨伤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37例)和实验组(38例),参考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4%,参考组总有效率为75.7%;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考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治疗骨伤术后关节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疗效,可快速恢复患者关节功能,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高异男;房钢;李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吉西他宾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观察吉西他宾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对4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采用吉西他宾+顺铂联合化疗方案(第1天和第8天吉西他宾1000mg/m2,静脉输注;第1天顺铂100mg/m2静脉输注,治疗期间给予止吐及水化利尿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一般治疗方案对照。结果治疗组21例中CR1例,PR9例,RR47.62%,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采用吉西他宾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小。

    作者:程燕雯;王迎难;周俊;杜松涛;杜辛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视网膜病变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3例72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36眼,给予西药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1例36眼,给予同样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0.6%,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1.1%,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电生理改变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视网膜病变可以提高疗效,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媛媛;孙先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谈骨质疏松的防治

    骨质疏松是以骨组织结构受损,骨矿成分钙、磷、镁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致使骨质量下降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钙溶出、脊柱压缩性病变,并伴有老年呼吸困难、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的强度下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高髋部骨折及脊椎骨折发生率也在增高,并发症严重,长期卧床,生活能力丧失,病死率可高达15%~30%,因此防治骨质疏松提高骨质量减少骨质的流失增强骨的牢度,是现代医学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

    作者:肖胜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孕妇血小板抗体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孕妇血小板变化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以来在我院待产且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孕妇8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的79例血小板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孕妇血小板表面特异、非特异性抗体,分析抗体量与新生儿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患血小板减少症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率为32.09%,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孕妇所生新生儿的血小板减少率(6.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相关疾病会导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具有相关性,临床医师和护士需要根据妊娠不同时期孕妇血小板抗体的变化,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措施,避免造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作者:谢国勇;古国荣;朱伟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支持进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no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表皮破损或出现裂纹,继而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阻塞所致。它包括了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机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机梗死(STEMI)[1]。恶性心律失常即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或心脏停搏。ACS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较高,因此要求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护士做好尽早识别及判断、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并进行相应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挽回患者生命[2,3]。为ACS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支持,现对相关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作者:崔英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00例,将这6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30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的30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的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在护理之前,患者的收缩压为(148.3±8.62)mmHg,在护理后,患者的收缩压为(129.2±7.32)mmHg。在护理前,患者的舒张压为(96.3±9.54)mmHg,在护理后,患者的舒张压为(87.2±8.43)mmHg。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之上,采取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在护理之前,患者的收缩压为(149.2±8.12)mmHg,在护理之后,患者的收缩压为(126.2±6.14)mmHg。在护理前,患者的舒张压为(94.2±9.32)mmHg,在护理后,患者的舒张压为(84.3±7.41)mmHg。在临床护理前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的程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的方法,能够提高健康管理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碘海醇在某院门诊磁共振检查中的退药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处方碘海醇的使用情况,分析退药原因及减少患者退药频率的方法。方法对2013年10月、11月、12月部分因患者不签署磁共振检查志愿书而实施碘海醇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32份碘海醇退药处方的退药原因是由于患者检查当日心率过快,不符合磁共振检查安全标准;10份碘海醇退药处方的退药原因是由于患者患有哮喘疾病,服用茶碱类药物,放弃检查;5份碘海醇退药处方退药原因是患者担心磁共振检查过程中或过程后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拒绝签署检查志愿书,自行放弃检查。结论通过临床医师与患者的充分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磁共振检查的注意事项、风险分析,药剂科在磁共振检查中心备有一定量的碘海醇,实行患者先行检查后取药的流程,减少门诊药房窗口碘海醇的退药现象,降低患者的不满意率。

    作者:刘淼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48例,对这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且研究对其的治疗方法。结果血糖控制理想17例,占总临床人数的35.4%,血糖控制较理想29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60.4%,血糖控制不良2例,占临床总人数的4.2%。48例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48例患者肺结核治疗痊愈19例,占总临床人数的39.6%,好转26例,占临床总人数的54.2%,血糖控制不良3例,占临床总人数的6.2%。48例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8%。结论在进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中,需要积极的控制血糖,并且进行早期抗结核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婷;詹雨林;林春婵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及饮食等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调查显示,在对治疗组进行综合护理后,患者的病情明显改善,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意识障碍看成早期诊断的依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质量。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对于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海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高危妊娠患者的筛查、监护与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高危妊娠患者的筛查、监护与管理。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200例高危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孕周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对观察组进行高危妊娠管理;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对症治疗和相应护理。结果观察组中89例孕妇顺利生产保证胎儿成活,对照组中65例孕妇顺利生产保证胎儿成活,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人员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应该积极采用高危妊娠管理。

    作者:欧阳云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Lp-PLA2浓度变化及与左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变化,探讨Lp-PLA2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及与A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8例和对照组27例。用ELISA法和超声心动图检测血浆Lp-PLA2浓度及左室收缩功能指标。结果①AMI组和UAP组Lp-PLA2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亦高于对照组(P<0.05);②血浆Lp-PLA2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693,P<0.001),与LVEDV、LVESV呈显著正相关(r=0.509,P<0.001;r=0.658, P<0.001)。结论Lp-PL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心脏收缩功能显著相关,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上可能有指导意义。

    作者:鹿秀霞;陈德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5例,随机分组。A组接受开颅手术,B组接受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对比发现,B组住院时间较短,治疗费用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前者恢复快、花费低,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作者:肖伟利;元少鹏;胡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对产科产妇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科产妇术后疼痛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选择手术生产的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产妇,对观察组产妇进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的护理服务,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中重度疼痛概率为43.3%,对照组产妇中重度疼痛概率为31.1%;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可以降低产妇的疼痛感,提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玉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4例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难易度低和风险少,呼吸机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动脉氧分压早期改善缓慢,远期无明显差别。结论序贯(无创-有创-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翁云龙;沈勇;黄鑫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予他克莫司治疗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103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51例给予卤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可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丸中黄芩和大黄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丸中黄芩(以黄芩苷计)和大黄(以大黄素计)含量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黄芩苷和大黄素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以上),回收率分别为97.97%(n=6)、95.41%(n=6)。结论本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更好的控制药品的质量。

    作者:敖立实;孙宇光;赵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内镜下胃石取出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并探讨胃镜碎石治疗胃石症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外行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采用胃镜碎石治疗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对胃结石使用胃镜碎石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使得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极大程度缓解,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姜晓艳;赵品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