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泽英
目的:探讨桐皮杜仲泥联合红光综合治疗老年性颈椎病的可行性。方法将中药桐皮杜仲泥外敷于颈部,利用红光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老年性颈椎病100例。结果本组临床愈合61例,显效28例,改善8例,无效3例。有效率97%,明显愈合率89%。结论桐皮杜仲泥联合红光综合治疗老年性颈椎病效果显著,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有可行性。
作者:张金东;马建林;周卫波;刘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危妊娠患者的筛查、监护与管理。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200例高危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孕周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对观察组进行高危妊娠管理;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对症治疗和相应护理。结果观察组中89例孕妇顺利生产保证胎儿成活,对照组中65例孕妇顺利生产保证胎儿成活,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人员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应该积极采用高危妊娠管理。
作者:欧阳云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宾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对4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采用吉西他宾+顺铂联合化疗方案(第1天和第8天吉西他宾1000mg/m2,静脉输注;第1天顺铂100mg/m2静脉输注,治疗期间给予止吐及水化利尿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一般治疗方案对照。结果治疗组21例中CR1例,PR9例,RR47.62%,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采用吉西他宾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小。
作者:程燕雯;王迎难;周俊;杜松涛;杜辛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丸中黄芩(以黄芩苷计)和大黄(以大黄素计)含量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黄芩苷和大黄素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以上),回收率分别为97.97%(n=6)、95.41%(n=6)。结论本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更好的控制药品的质量。
作者:敖立实;孙宇光;赵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5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各76例,常规组7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组7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对比常规组与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2%,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8.4%,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1.4)d,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1.5)d,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改善,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雷艳丽;白茹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静脉注射联合吸入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美罗培南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美罗培南静脉注射,同时每日4次美罗培南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5%(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75.5%(30/40),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使用美罗培南静脉注射联合吸入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系数高,值得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长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B超诊断宫内妊娠组织的残留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的80例患者,B超检查前,病患应保持膀胱充盈,并将探头放置于耻骨进行多向扫描子宫附件,重点观察宫内变化与子宫内膜的回声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中有50例的超声图像为混合图像,其中47例的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测相同,占94%;30例患者的超声图像为光点图像,有24例的B超检测和病理检测相吻合,占80%,二者之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超诊断不仅能准确判断宫腔内有无妊娠组织的残留,而且还能明确显示出残留物质的大小、部位及其和子宫肌壁的关系。此外,在超声诊断的有效引导下开展清宫手术,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黄安理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是抗生素应用更加合理。方法①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②加强检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③加强监管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定。结果抗菌药物的用量减少,联合用药减少,患者的负担减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更加合理。结论加强抗生素的管理是非常有效的。
作者:张舒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在积极的护理干预后本组10例患者痊愈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100%。结论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荆松宾;郭薇;巴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骨质疏松是以骨组织结构受损,骨矿成分钙、磷、镁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致使骨质量下降脆性增加,骨折的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骨钙溶出、脊柱压缩性病变,并伴有老年呼吸困难、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的强度下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高髋部骨折及脊椎骨折发生率也在增高,并发症严重,长期卧床,生活能力丧失,病死率可高达15%~30%,因此防治骨质疏松提高骨质量减少骨质的流失增强骨的牢度,是现代医学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
作者:肖胜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对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各项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优越性(P<0.05)。结论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尿酸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谢泽娟;钟晓珊;陈嘉迪;温小丽;陈惜遂;杨佩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常见护理差错的原因,为精神科护理工作规范开展,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参考。方法病历资料回顾分析。结果护理制度执行不严,专业技术水平低,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大,沟通不到位等是精神科护理工作常见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为避免精神科护理工作差错的出现,应认真落实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培训,依法施护,强化责任。科学合理排班,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王盈盈;周玉来;柴晓萍;严凤;薛苗;高杨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治疗骨伤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5例骨伤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37例)和实验组(38例),参考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4%,参考组总有效率为75.7%;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考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治疗骨伤术后关节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疗效,可快速恢复患者关节功能,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高异男;房钢;李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近、远期效果的差异。方法158例患者分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A组),药物保守治疗(B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较B组住院天数短,血HCG下降快,术后腹痛发生率低,再次宫内妊娠机会高,而对预防再次同侧异位妊娠无明显效果。结论相对于药物保守治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有优势,值得应用。
作者:王阿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5例,随机分组。A组接受开颅手术,B组接受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对比发现,B组住院时间较短,治疗费用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前者恢复快、花费低,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作者:肖伟利;元少鹏;胡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当代医学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和超声医学的飞速发展,超声诊断已成为医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和临床带教实习,摸索出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以PBL教学模式展开课堂教学,教学相长,规范实习,以现代前沿技术,带动互动讨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高晓丽;李玲玲;张桂萍;迪利努尔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加辛伐他汀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硝酸甘油5mg于5%葡萄糖250mL中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速,1次/天,10d为1个疗程;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硝酸甘油加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 PaO2和PaCO2有明显改善,脑利尿钠肽明显降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硝酸甘油加辛伐他汀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中与强心、利尿、抗感染、改善肺功能等综合治疗有机结合,可显著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作者:耿瑶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MRI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以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手术前进行MRI平扫以及动态增强检查,在MRI上观察肿瘤信号的相关特点,并根据FIGO进行分期,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关于子宫内膜的表现为:患者的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出现不规则增厚的现象。增强后患者肿瘤呈重度强化现象,其强化的程度要比子宫肌层要低。动态MRI对子宫内内膜癌的准确率为82.0%。结论MRI能够多方位显示子宫内膜癌的范围和深度,对于子宫内膜癌在手术前的定位具有较高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黄文飞;龙小武;冯渭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改善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参与率,探讨1岁以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参加儿童保健的300名儿童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入选儿童1岁以内的儿童保健效果。根据是否规律参加儿童保健将入选儿童分为观察组(规律儿童保健组)和对照组(非规律儿童保健组),比较两组儿童首次参加儿童保健时的月龄、1岁以内参加儿童保健的次数、母乳喂养情况、鱼肝油的添加情况、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出生时的身高、体质量、1岁时的身高、体质量。结果观察组儿童在1岁时的身高、体质量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儿童,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儿童鱼肝油添加情况、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与对照组儿童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儿童首次参与儿童保健的月龄、1岁内参加儿童保健的次数与儿童在1岁时的身高、体质量、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结论儿童保健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健康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维生素D不仅具有经典的调控钙、磷代谢和骨稳定作用,而且还参与宿主防御、炎症、免疫调节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朱文卓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