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莲
目的:探讨妇科人工流产后遗症的类型、发病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接诊的100人工流产出现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来调查患者对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结果在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之后,有92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2%;95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措施赶到满意,满意度为95%。结论妇科人工流产后遗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
作者:田顺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孕妇血小板变化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以来在我院待产且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孕妇8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的79例血小板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孕妇血小板表面特异、非特异性抗体,分析抗体量与新生儿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患血小板减少症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率为32.09%,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孕妇所生新生儿的血小板减少率(6.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相关疾病会导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具有相关性,临床医师和护士需要根据妊娠不同时期孕妇血小板抗体的变化,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措施,避免造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作者:谢国勇;古国荣;朱伟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实行原因分析,提出预防举措。在ICU设置感染控制监控护士,实施相关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管理,以及实行感染监控。ICU要制订合理的预防机制,对医务人员实行正规的置管训练,还要培养无菌观念,切实抓好血管内导管的管理和监控。可以确保患者的置管安全,防止CRBSI的发生。
作者:华春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的原因,并分析二者超声图像特征,提高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4月至2013年10月24例超声诊断为甲状腺腺瘤(18例腺瘤,6例为囊腺瘤),而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资料。结果导致误诊的原因在于二者甲状腺大小、结节内超声回声比较相似。但过后仔细分析二者结节边缘晕环、包膜、周围组织及周边血流信息有差异。结论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超声图像有所差异,诊断时要全面仔细检查,做好鉴别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范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分子核医学在甲状腺癌影像诊断与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间收治的6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应用分子核医学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经过分子核医学的相关技术进行影像诊断,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更直观的表现出来,为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子核医学在甲状腺癌影像诊断与靶向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明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治疗骨伤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5例骨伤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37例)和实验组(38例),参考组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4%,参考组总有效率为75.7%;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考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治疗骨伤术后关节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疗效,可快速恢复患者关节功能,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高异男;房钢;李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脑创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各项指标均匀的SD大鼠80只,运用随机抓取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液压打击法模拟脑创伤症状。每组再分为12h、1d、2d、4d四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10只SD大鼠。实验组每3h给予尼莫地平1mg/kg,对照组只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在各时间点取SD大鼠静脉血,采取免疫放射法测血清IL-1、TNF-α浓度。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实验开始前、对照组和实验组SD大鼠两侧大脑皮层血流的变化。结果各时间点实验组IL-1、TNF-α浓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脑创伤后大脑皮层血流明显降低(P<0.01),使用尼莫地平后各时间点实验组大脑皮层血流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尼莫地平可以降低脑创伤后IL-1、TNF-α浓度,增加大脑皮层血流,对脑创伤后神经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勇朝;崔颖;崔建忠;张娟;张鸿翱;朱会兴;李冉;田艳霞;高俊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宾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对4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采用吉西他宾+顺铂联合化疗方案(第1天和第8天吉西他宾1000mg/m2,静脉输注;第1天顺铂100mg/m2静脉输注,治疗期间给予止吐及水化利尿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及一般治疗方案对照。结果治疗组21例中CR1例,PR9例,RR47.62%,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采用吉西他宾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小。
作者:程燕雯;王迎难;周俊;杜松涛;杜辛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30例,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支持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的15例患者进行常规输液,对支持组的15例患者在常规输液的基础上,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15例患者血红蛋白在手术之前为(101±1.34)g/L,手术15d后(94±1.21)g/L。白蛋白在手术之前为(38±1.56)g/L,手术15d后(33±1.59)g/L。排气时间为(72±1.39)h,下床时间为(4.5±1.41)d。支持组15例患者血红蛋白在手术之前为(102±1.23)g/L,手术15d后为(91±1.12)g/L,白蛋白手术前为(39±1.54)g/L,手术15d后(31±1.31)g/L。排气时间为(61±1.45)h,下床时间为(3.1±1.23)d。结论在胃癌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杰;黄华;李红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比较和分析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尿检方法的优劣。方法对我院收集的300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的方法为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主要的评价指标:尿液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蛋白质(PRO)。结果经过检测之后,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的结果中有237例为阳性,经过尿沉渣镜检检测,其中正常的有36例,假阳性率15.2%。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的结果中,阴性为63例,进行镜检,有8例出现异常,假阴性率12.7%。镜检检测,发现有10例患者的白细胞正常,假阳性率为19.2%。PRO和WBC两项指标都正常的患者有17例,WBC与RBC两项指标异常的患者有25例,RBC与PRO两项指标异常的有18例,PPO、WBC、RBC三项指标均异常的患者有13例。结论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其所检测出的阴性率比较高,所以,在临床上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来选择进行镜检。
作者:马泽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锝一二乙三胺五乙酸”(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是临床常用的测定GFR的检查方法。但多种因素可能影响测定结果,如“99Tcm-DTPA”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感兴趣区、本底、肾脏深度、患者的年龄等。本文将就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毕监莉;程维荷;张军;郑红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静脉注射联合吸入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美罗培南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美罗培南静脉注射,同时每日4次美罗培南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5%(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75.5%(30/40),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使用美罗培南静脉注射联合吸入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系数高,值得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长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118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总结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经验。结果114例痊愈,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2例出现休克,1例出现继发感染,经积极治疗和护理,达到治愈出院。结论及时正确的观察病情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对保障患者的有效治疗、降低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忠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采用针刀联合手法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刀疗法结合中医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刀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治疗骨性关节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提高骨性关节病治疗有效率。
作者:刘广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3例72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36眼,给予西药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1例36眼,给予同样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0.6%,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1.1%,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电生理改变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视网膜病变可以提高疗效,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媛媛;孙先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整体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对影响此类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所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均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自理以及血糖控制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的病残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整体护理干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其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因此,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吕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及饮食等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调查显示,在对治疗组进行综合护理后,患者的病情明显改善,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意识障碍看成早期诊断的依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质量。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对于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海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103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51例给予卤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可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总结并探讨胃镜碎石治疗胃石症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外行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采用胃镜碎石治疗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对胃结石使用胃镜碎石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使得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极大程度缓解,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姜晓艳;赵品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改善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参与率,探讨1岁以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参加儿童保健的300名儿童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入选儿童1岁以内的儿童保健效果。根据是否规律参加儿童保健将入选儿童分为观察组(规律儿童保健组)和对照组(非规律儿童保健组),比较两组儿童首次参加儿童保健时的月龄、1岁以内参加儿童保健的次数、母乳喂养情况、鱼肝油的添加情况、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出生时的身高、体质量、1岁时的身高、体质量。结果观察组儿童在1岁时的身高、体质量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儿童,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儿童鱼肝油添加情况、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与对照组儿童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儿童首次参与儿童保健的月龄、1岁内参加儿童保健的次数与儿童在1岁时的身高、体质量、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结论儿童保健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健康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锋 刊期: 2014年第15期